便秘的中医治疗方法,便秘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方剂

阴阳便秘四般医,白术大黄贵合机。解郁疏肝增液法,补虚解冻莫迟疑。

便秘之要,分阴结与阳结。阳结为热秘、气秘;阴结为虚秘、冷秘。

实热便秘,见于阳旺之人,喜食辛辣,嗜好烟酒,肠胃有实火,口唇生疮,口渴喜饮,大便干结。单一味大黄,即有效验。由于大黄既含有蒽醌类衍生物,可以促使排便,又含有大黄鞣酸而起收敛止泻作用,故用量宜在10克以上,且稍稍煎煮或用鲜开水泡服,才有明显的泻下通便之功,如果量少或者久煎,则收敛作用掩盖了泻下作用,治便秘无效。仲景用大黄通下,均用生品,或后下或汤渍,确有至理。反复使用一味大黄,虽一时能通便,继则便秘更甚,也是收敛成分之咎。仲景以麻子仁丸治脾约,方内有麻仁、杏仁、蜂蜜、芍药,配合大黄、厚朴、枳实,协同起泻火、润下、通气作用,则无上述之弊。

虚热便秘,肠胃津液不足,舌光红、口干、脉细数,用增液汤滋阴生津,增水行舟,收效颇捷,但用量宜重:麦冬30克、玄参30克、生地30克。

气秘,或因恼怒暴食,气机横逆;或因精神抑郁,气机不畅。横逆属实,宜用五磨饮:槟榔、沉香、乌药、木香、枳壳;抑郁多虚实挟杂,可用四磨饮:人参、槟榔、沉香、乌药。肝脾郁热,气阻胸膈,饮食减少,也可引起便结,治宜疏肝解郁,佐以润下,作者用小柴胡汤加火麻仁、郁李仁等,上焦得通,津液下行,大便即畅。

虚秘,多因肝脾不足,气血两虚,兼见头晕头痛、短气无力、自汗、舌淡、脉弦细等。作者用自制乌麻汤颇有效验。处方:制何首乌18克、天麻6克、当归身12克、白芍12克、黄芪12克、白术12克、火麻仁30克、陈皮3克、藿香3克、甘草3克,加蜂蜜30克兑服。气虚甚加红参;血虚甚加肉苁蓉。

虚秘,还见于脾肾阳虚者,便结甚至十多天不排便,兼见腹胀、短气面白、精神萎靡、四肢冷、舌胖有齿印、脉沉细等,宜附子理中汤并重用白术。白术健脾补气,为通便妙药。

冷秘,多兼腹痛面青,舌苔白腻,脉紧。先用大黄附子细辛汤温下,便通之后,再以附子理中汤治疗。古称开冰解冻,信而有微。

对于习惯性便秘,除用药之外,应嘱病人养成按时登厕排便的习惯。对于大病之后而大便干结、舌淡少苔者,则应嘱病人少吃多餐,饮用牛乳或鸡汤,食用花生米、核桃仁等滋润食物,多吃蔬菜水果,这比吃药还有效果。倘再禁口不食,津亏肠燥,便秘永无愈期。

——本文摘自《中医精华浅说》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72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金铃泻肝汤治疗各类肝区疼痛

    主治:急性病毒性肝炎恢复期肝区疼痛,慢性活动性肝炎肝区疼痛,细菌性及阿米巴肝脓疡肝区疼痛,肝内胆管结石肝区疼痛,原发性及继发性肝癌肝区疼痛,也可用于治疗原因未明的胁肋疼痛。 处方:…

  • 感冒难治愈原是汞中毒

    一位患者因头痛、头晕、发烧、牙龈肿胀10余天到我院就诊。患者为一电焊工,两周前曾用气焊切割乙醛冷凝器,工作一天后出现头痛、头晕、乏力、咽干、恶心等症状,即去附近医院就诊。经检查诊断…

  • 治疗感冒的偏方5

    紫苏叶30克(干品),生姜5片。[制用法]水煎服,每日2剂,连服1-2天。[适应证]重感冒。

  • 《中国中草药配伍大全》

    内容介绍本书荟集现代常用中草药753味,分20章介绍了每一味中草药的别名、性、味、归经、功效、配伍应用等,并附载古籍和现代方例667首。全文目录第一节 辛温解表药第一章 辛散解表药…

  • 天王补心丹组方用药的规律

    摘要:探讨古代名方天王补心丹的组方规律及深刻内涵,结合历代著名医家方论,研究该方的组方规律,发掘其蕴藏的丰富理论内涵,以期对临床组方用药及更好地运用此方有所启示。 天王补心丹是一首…

  • 补肺阿胶汤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 1 【补肺阿胶汤组成】2 【补肺阿胶汤方歌】3 【补肺阿胶汤方解】4 【补肺阿胶汤主治】5 【补肺阿胶汤医案】6 【医案分析】【补肺阿胶汤组成】 阿胶(烊)9g 牛蒡子3…

  • 嗓子嘶哑的中医辨证论治及处方用药

    “金实不鸣”、“金破不鸣”,在整个辨证中的概括性、原则性方面,还有它的指导作用,但在细节上已感到太笼统而用起来大有捉襟见肘之叹。 把古书上所没有的,现在经过检查出来的阳性体征,怎样…

  • 鱼脑石散(经验方)

    鱼脑石散(经验方):鱼脑石15克、冰片3克、辛夷花10克、细辛3克,共为极细末,每日吹鼻3~4次。

  • 药酒配方大全,药酒良方精选

    药酒是中医养生方法中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种,通过进补药酒滋补身体,治疗一些慢性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精选一些常见的药酒配方吧。 人们常说“久病多虚”。病深日久的慢性疾病,往往导致人体气、…

  • 红眼病中药验方

    中医管红眼病叫“天行赤眼”。中医采用清热解毒、祛风止痒疗法,以及用民间的熏洗疗法,效果也十分明显。预防办法:1.在红眼病流行期间,可用板蓝根、野菊花、夏枯草、金银花、大力子、黄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