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从肝论治的中医经验方

头痛是指头部疼痛不适的一种常见病证,病因颇为复杂。老中医彭述宪,就头痛从肝论治,每收良效。现分五型介绍如下;

(1)肝火壅窍型 证见头部胀痛,多在巅顶,或在一侧,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干咽燥,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治宜平肝宣郁,泄火熄风。方选钩菊青葙饮加减;钩藤、夏枯草、白菊花、青葙子、金铃子、山桅子各9克,生牡蛎24克,丹参12克,苦丁茶6克。

(2)肝肾阴虚型 证见头痛多发于两侧或巅顶。眩晕耳鸣,心烦少寐,口苦,舌红少津,脉弦细。治宜滋阴潜阳,清肝熄风。方选建瓴汤加减。

(3)肝血不足型 证见头痛、眩晕或遇劳加剧,心烦不寐,神疲乏力,唇色淡白,舌淡苔薄,脉弦细。治宜养血柔肝,熄风清脑。方选养血胜风汤(见《医醇賸义》)。

(4)肝经风痰型 证见头部胀痛,重而昏蒙,咯痰或呕吐痰证,胸脘痞闷,口苦,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数。治宜平肝熄风,清痰涤痰。方选自拟钩牡蒌夏汤加减:钩藤15克,生牡蛎18克,全瓜蒌、夏枯草各12克,半夏、白菊花各9克,甘草3克。

(5)肝经瘀血型 证见头痛如刺,固定不移,按之疼甚,或有头部外伤史,口苦,舌红边暗,苔黄,脉弦涩。治宜清肝熄风,逐瘀通络,方用自拟熄风逐瘀汤加减:钩藤15克,丹参24克,夏枯草12克,地龙、白蒺藜各9克,丝瓜络6克,血竭(研末冲服)、甘草各3克。

以上各方,均为每日1剂,水煎服。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97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天王补心丹加减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天王补心丹加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方法:对本院皮肤科门诊96例神经性皮炎患者采用天王补心丹加减治疗,4周后观察结果。结果:痊愈40例,显效32例,有效16例,无效…

  • 小儿水痘的偏方

    银翘一丁汤药物:金银花、连翘、车前子、六一散各10克,紫花地丁15克。用法:上药纱布包裹水煎,头煎药液50-100毫升,分2-3次服,二煎外洗患部。疗效:次方治小儿水痘11列,均治…

  • 大柴胡汤和解少阳兼清里热治疗重感冒

    张某某,男,30岁,司机。于1984年1月28日就诊。患者于半月前行车途中感受风寒,发热,恶寒,无汗,体温持续在38-40℃之间。曾在某医院检查,诊为“重感冒",经用西药治疗,效果…

  • 使君子壳解过食使君子仁的呃逆作呕

    张某,四川人,住昆明市,有子10岁,常患蛔虫腹痛,面黄肌瘦,纳呆食少,夜卧常磨牙流涎。在药店购得使君子100g与子服食,意欲驱杀蛔虫,然不知该服何许剂量,随其子剥去外壳而食之。因使…

  • 乳腺癌的临床表现

    (1)无痛性肿块:乳房的无痛性肿块常是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2)乳头溢液:溢液可以是无色、乳白色、淡黄色、棕色、血性等;可以呈水样、血样、浆液性或脓性;溢液量可多可少,间隔时间…

  • 肝郁气滞,胁肋胀痛的中医治疗验方

    肝脾失调胁胀疼,食欲不振倦无力。胸胀满闷苔薄白,烦躁易怒沉弦脉。疏肝解郁健脾胃,白芍柴胡全当归。参苓白术生甘草,厚朴莱菔姜楂曲。 方药: 白芍15g 柴胡10g 全当归10g 白术…

  • 冻疮已破

    陈旧棉花(越陈旧越好),烧成灰,用麻油调匀搽患处,一日三次,搽好为止,不发。

  • 沙眼中药方剂

    中医方剂(一)【辨证】湿热壅盛。【治法】散风清脾,祛湿。【方名】除风清脾饮。【组成】陈皮10克,连翘10克,防风8克,知母10克,玄明粉(冲服)12克,黄芩10克,玄参10克,黄连…

  • 治疗糖尿病的偏方21

    熟地、黄芪各15克,山芋肉、补骨脂、五味子各10克,元参、山药、丹参各12克,苍术6克,肉桂3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证]糖尿病阴阳两虚证。

  • 胃脘痛中医诊疗方案及基本方

    胃脘痛——胃脘痛基本方(于慎中方) 【组成】生白芍15-30g,炙甘草6-10g,川楝子10g,延胡索10g 【功效主治】通滞止痛。用于胃脘痛。 【方解】胃脘痛可因致病因素不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