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鳖甲汤组成,方歌方解,临床医案,功效与作用

【组成】青蒿二钱(6g)鳖甲五钱(15g)细生地四钱(12g)知母二钱(6g)丹皮三钱(9g)

【方歌】青蒿鳖甲知地丹,热自阴来仔细看,夜热早凉无汗出,养阴透热服之安。

【用法】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养阴透热。

【主治】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苔少,脉细数。

【方解】本方所治证候为温病后期,阴液已伤,余邪深伏阴分。卫阳之气,日行于表,而夜入于里。阴分本有伏热,阳气入阴则助长邪热,两阳相加,阴不制阳,故入夜身热。早晨卫气行于表,阳出于阴,则热退身凉;温病后期,阴液已伤,加之邪热深伏阴分,则阴津益耗,无以作汗,故见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象细数皆为阴虚有热之候。宜养阴与透邪并进。

方中鳖甲咸寒,直入阴分,滋阴退热,入络搜邪;青蒿苦辛而寒,其气芳香,清中有透散之力,清热透络,引邪外出。两药相配,滋阴清热,内清外透,使阴分伏热有外达之机,共为君药。吴瑭自释:“此方有先入后出之妙,青蒿不能直入阴分,有鳖甲领之入也;鳖甲不能独出阳分,有青蒿领之出也。”生地甘寒,滋阴凉血;知母苦寒质润,滋阴降火,共助鳖甲以养阴退虚热,为臣药。丹皮辛苦性凉,泄血中伏火,以助青蒿清透阴分伏热,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养阴透热之功。

  【青蒿鳖甲汤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 本方适用于温热病后期,余热未尽而阴液不足之虚热证。临床应用以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细数为用方要点。

2.临床加减 本方可用于原因不明的发热、各种传染病恢复期低热、慢性肾孟肾炎、肾结核等属阴虚内热,低热不退者。

如癌症后期低热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黄芩以增清热解毒之力;若伴有盗汗症状者,可酌情去除青蒿,加以麻黄根、浮小麦、生牡蛎等,以止汗固表;若合阴虚者,加玉竹、石斛、麦门冬、沙参,有阴精滋养的作用;若为严重失眠者,加远志、酸枣,以养神安心;若为头晕乏力者,加五味子、麦门冬、太子参,以益气养阴。如麻疹后肺炎见低热不退,加银柴胡、白薇、丹皮、地骨皮清热凉血除蒸。小儿夏季热、加白薇、荷梗祛暑退热。系统性红斑狼疮低热伴面部斑疹者,加紫草、旱莲草、玄参清热凉血解毒消斑。

 3.典型医案 患儿男,7岁,2014年7月14日就诊。患儿2周前因发热伴咳嗽8天于我院诊为“肺炎”,经治7天后好转出院,出院后偶咳,无痰,持续低热,夜间(19:00~22:00)体温波动于37.3~37.6℃之间,日间体温正常,无腹痛、呕吐,食欲可,夜寐安,二便调,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用青蒿鳖甲汤以养阴透热,予青蒿10g、醋鳖甲10g(先煎)、生地黄20g、知母10g、牡丹皮10g、枳壳10g、桔梗10g、甘草6g,3剂,药后热减,继服5剂,汗出热退而愈。[赵婉华,李新民.青蒿鳖甲汤治疗小儿低热验案二则.湖北中医杂志,2016,38(10):47-48.]

【使用注意】阴虚欲作动风者不宜使用。青蒿不耐煎煮,宜后入或用沸水泡药汁兑服。

【附方】秦艽鳖甲散(《卫生宝鉴》卷五)地骨皮 柴胡 鳖甲去裙,酥炙,用九肋者,各一两(30g)秦艽 知母 当归各半两(15g)上药为粗末,每服五钱(15g),水一盏,青蒿五叶,乌梅一个,煎至七分,去滓温服,空心临卧各一服。功用:滋阴养血,清热除蒸。主治:风劳病,阴亏血虚证。症见骨蒸盗汗,肌肉消瘦,唇红颊赤,午后潮热,咳嗽困倦,脉微数。

本方与青蒿鳖甲汤同治阴虚发热。秦艽鳖甲散以疏风之柴胡、秦艽与养阴退蒸之鳖甲、地骨皮,及清热养血之知母、当归相伍,是养阴清热与和解祛风并进,治骨蒸盗汗;青蒿鳖甲汤以青蒿、鳖甲“先入后出”,配伍生地、知母,养阴与透热并进,治热病伤阴、邪伏阴分之证。

相关文章:

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心里烧热、手足心烧热青蒿鳖甲汤加味治疗手足指、趾丫丫发烧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小儿阴虚发热低烧青蒿鳖甲汤加味治疗贫血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慢性白血病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97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理中丸的功效与作用,理中丸与附子理中丸的区别

    理中丸又名人参汤,最早见于东汉张仲景《伤寒论》,是中医治疗中焦虚寒证的经典名方。相传宋徽宗喜欢吃冷食,经常腹痛,御医给他服用了很多药也不见效。于是请来民间医家杨吉老来看,杨吉老诊脉…

  • 小儿外感高热,惊风,抽搐的治疗验方

    外感挟惊热动风,高热咳嗽躁不宁。谵语惊惕睡不实,苔黄舌红重抽搐。清热解表和镇惊,芥穗黄芩菊钩藤。川连竹叶生石膏,僵蚕板兰芦天竺。 方药:芥穗6g 黄芩6g 菊花10g 钩藤9g 川…

  • 阴茎癌方十四

    党参、白术各10克,云苓、陈皮、薏苡仁各15克,赤小豆30克,黄芪10克,菟丝子30克,金樱子15克,枸杞子、五味子各30克,车前子15克。1日1剂,水煎服。本方源于《中西医结合肿…

  • 四妙勇安汤的临床应用医案

    四妙勇安脱疽方,心悸脉代加味尝。胸痹短气心痛病,肝区绞痛重剂量。 此方载《验方新编》,为治脱疽验方。作者发现它对冠心病有疗效。因脱疽系气滞血瘀,经络阻塞,不通则痛,而冠心病因寒冷诱…

  • 芍甘桂延汤治疗脘腹连胁或拘挛疼痛

    主治:脘腹连胁或拘挛疼痛。 处方:白芍30克,甘草(炙)10克,桂枝9克,延胡索10克。 用法:用水300~400毫升,浸10分钟,文火煎15~20分钟取汁日2次,空服,一般药5~…

  • 桂附地黄丸加减治疗肾虚导致的糖尿病

    蒸腾无权肾虚寒,口渴多尿面暗黄。形体羸瘦腰腿软,小水清长或混浊。温阳化水补肾关,加减六味地黄丸。熟地药菟山萸肉,苓术肉桂炮附片。 方药: 桂附地黄丸加减: 熟地10g 山药15g …

  • 苏叶二陈汤的临床加减应用

    以苏叶二陈汤灵活加减,运用于临床,治疗农村中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效果很好,且简便价廉,很受贫下中农欢迎。 苏叶二陈汤系二陈汤加苏叶。为何选苏叶,而不选用他药?因辛温解表药之中,麻黄…

  • 大米榛仁粥

    榛子仁SO克,枸杞子35克,粳米50一100克。将榛子仁捣碎,与枸杞子同煎取汁,后入米煮为粥。空腹食。功能养肝益肾,明目。适用于肝肾不足引起的视昏.

  • 防风通圣散加减治疗肠胃湿热导致的荨麻疹

    皮疹瘙痒伴腹疼,饮食不节肠寄虫。苔腻或黄脉滑数,祛风泄热兼杀虫。防风通圣加减用,苍术苦参栀荆防。山楂神曲熟军草,地肤苦楝花槟榔。 方药: 防风通圣散加减: 荆芥9g 防风9g 栀子…

  • 明目方二

    肉苁蓉120克(酒洗后去心及杂质),巴戟天、菊花、枸杞各60克。将4味晒干,共研为极细末,炼白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克,每日2次,淡盐开水吞服。本方充精明月,适用于视物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