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赤散组成,方歌方解,临床医案,功效与作用

【组成】生地黄 木通 生甘草梢各等分(各6g)

【方歌】导赤木通生地黄,草梢兼加竹叶尝;清心利水又养阴,心经火热移小肠。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三钱(9g),水一盏,入竹叶同煎至五分,食后温服(现代用法: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减)

【功用】清心利水养阴。

【主治】心经火热证。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意欲饮冷,以及口舌生疮;心热移于小肠,小便赤涩刺痛,舌红,脉数。

【方解】本方证乃心经热盛或移于小肠所致。心火循经上炎,而见心胸烦热、面赤、口舌生疮;火热内灼,阴液被耗,故见口渴、意欲饮冷;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热下移小肠,泌别失职,乃见小便赤涩刺痛;舌红、脉数,均为内热之象。《医宗金鉴》言其病机为“水虚火不足”,故治法不宜苦寒直折,而宜清心与养阴兼顾,利水以导热下行,使蕴热从小便而泻。

方中生地甘寒而润,入心肾经,凉血滋阴以制心火;木通苦寒,入心与小肠经,上清心经之火,下导小肠之热,两药相配,滋阴制火而不恋邪,利水通淋而不伤阴,共为君药。竹叶甘淡,清心除烦、淡渗利窍,导心火下行,为臣药。生甘草梢清热解毒,尚可直达茎中而止痛,并能调和诸药,还可防木通、生地之寒凉伤胃,为方中佐使。四药合用,共收清热利水养阴之效。

  【导赤散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 本方为治心经火热证之方。临床应用以心胸烦热,口渴,口舌生疮或小便赤涩,舌红脉数为用方要点。

2.临床加减 本方常用于口腔炎、鹅口疮、小儿夜啼等属心经有热者;急性泌尿系感染属下焦湿热者,亦可加减治之。

口腔炎见疼痛较重加黄连以清心泻火。小儿夜啼加黄连、蝉蜕、大黄,清心泻火安神。急性泌尿系感染加车前子、赤茯苓以增强清热利水之功;小便淋涩明显者,加萹蓄、瞿麦、滑石,增强利尿通淋之效;出现尿血,加白茅根、小蓟、旱莲草凉血止血、

3.典型医案 任某,女,4岁,2017年6月3日,因“反复低热1个月余”就诊。患儿近2个月前因支气管肺炎入院治疗2周,其后出现反复低热,体温波动在36.8~37.9℃。症见反复低热,午后热甚,四肢尚温,脾气暴躁,汗出量多,纳差便稀,口气稍重,睡眠尚可,舌质红、苔黄腻,脉细数。辅助检查:血常规及尿常规无殊。西医诊断为功能性低热,中医诊断为内伤发热,辨证属心郁热证。治以清热利湿、健脾理气,予化裁导赤散,拟方:生地黄、淡竹叶、蒲公英、连翘、川朴花、豆蔻、黄芩各6g,白茅根、桑白皮、鸡内金、石莒蒲各10g,生甘草3g,每天1剂,共5剂。复诊:药后体温基本正常,偶有低热,多汗及口气情况明显好转,胃纳好转,大便稍稀,上方去连翘、桑白皮,加薏苡仁10g,药后患儿无发热,手足温,寐纳可。[许斌斌,邵征洋.邵征洋应用导赤散治疗儿科疾病验案举隅.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4):261-262.]

【使用注意】方中木通苦寒,生地阴柔寒凉,故脾胃虚弱者慎用。

【附方】清心莲子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黄芩 麦冬去心 地骨皮 车前子 甘草炙,各半两(各15 g)石莲肉去心 白茯苓 黄芪蜜炙 人参各七钱半(各20g)锉末,每服三钱(10g),水一盏半,煎取八分,去滓,水中沉冷,空心食前服(现代用法: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功用:清心火,益气阴,止淋浊。主治:心火偏旺,气阴两虚,湿热下注证。症见遗精淋浊,血崩带下,遇劳则发;肾阴不足,口舌干燥,烦躁发热等。

清心莲子饮清心与利水之力较强,且用人参、黄芪,故兼有补气之功,主治心火偏旺、气阴两虚、湿热下注之遗精淋浊或血崩带下,以及肾阴不足之口舌干燥、烦躁发热等较为复杂之证。导赤散清心利水之力逊之,且无益气之功,主治心经热盛证或心热移于小肠之小溲赤涩刺痛,尤宜于小儿患此证者。

相关文章:

导赤散加味治疗热淋,湿热蕴结膀胱导赤散加减治疗血淋,湿热蕴结下焦医案导赤散加减治疗心热导致的小儿夜啼导赤散合泻黄散加味治疗口腔溃疡导赤散加减治疗泌尿系结石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96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旱连草

    旱连草;甘,酸,寒。肝,肾。须发早白,失眠,吐衄咳血。

  • 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症状,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辩证论治

    摘要:王志刚教授认为干燥综合征的根本病机为肾阳不足,肾阳为诸阳之本,肾阳虚衰,蒸化无权,则津液不得输布于肌肤、孔窍,人就会出现口干、鼻干、眼干等一系列干燥症状。温补肾阳实为治疗本病…

  • 大秦艽汤加减治疗脑血栓

    起病缓慢脑血栓,睡眠休息易发生。风痰流窜经络阻,口眼歪斜出突然。头痛头晕语不利,甚则半身不遂生。肌肤不仁手足麻,肢体拘急或寒热。活血通络祛风痰,大秦艽汤加减痊。秦艽丹参赤芍归,生地…

  • 验方治疗荨麻疹

    黑芝麻30克,黄酒15——30克。芝麻打碎,放杯中,加入黄酒,加盖,放锅中隔水蒸15分钟。每晚睡前1次服食芝麻酒。每日1剂,连食1周。

  • 治疗痤疮的偏方5

    辣椒3个,松香适量。制用法:将松香装入辣椒,锅内焙焦研成细面,用棉油调擦患处,每日数次。疗效:5—7日痊愈。

  • 茵陈蒿汤加减治疗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婴儿生后不几日,脸色发黄皮肤黄。轻者数日自消退,重者数周黄不却。新生黄疸胎黄病,症分阳黄和阴黄。 注: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以黄疸为主要症状,脸色皮肤俱黄,属中医“胎黄”范围。症状轻重…

  • 胃脘痛中医辨证论治:名老中医治疗胃脘痛一例

    毕玉华,男,49岁,工人。初诊:1975年5月30日。反复胃脘疼痛30余年,春秋季症状加重,1974~1975年间曾两次因上消化道出血入当地医院治疗,钡餐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 蛇、虫、兽咬伤的偏方

    梨树叶汤治蛇咬伤用料:梨树叶2把。制用法:将梨树叶洗净(干鲜不拘),加水煎汤。饮服1大碗,出汗,并以梨树叶水洗伤口。功效:清热解毒。用治蛇咬伤。

  • 治疗夜啼的偏方8

    治少小心腹热,除热丹参赤膏方。丹参﹑雷丸﹑芒消﹑戎盐﹑大黄(各二两)。右五味〔口父〕咀,以若酒半升浸四种一宿,以成炼猪肪一斤,煎三上三下,去?乃内芒消,膏成,以摩心下,冬夏可用,一…

  • 附子汤加味治疗水气病验案

    【摘要】目的:附子汤加味治疗水气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方药治疗水气病随症加减药物。结果:通过临床治疗观察疗效,均能对症治疗。结论:仲景附子汤加味治疗水气病效果不错,减轻了患者的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