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泻肝汤组成,方歌方解,临床医案,功效与作用

【组成】龙胆草酒炒(6g)黄芩炒(9g)桅子酒炒(9g)泽泻(12g)木通(6g)当归酒炒(3g)地黄酒炒(9g)柴胡(6g)生甘草(6g)车前子(9g)(原书无用量)

【方歌】龙胆栀芩酒拌炒,木通泽泻车柴草,当归生地益阴血,肝胆实火湿热消。

【用法】水煎服,亦可制成丸剂,每服6~9g,日2次,温开水送下。

【功用】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

【主治】

1.肝胆实火上炎证 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2.肝经湿热下注证 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

【方解】本方证是由肝胆实火上炎或肝胆湿热循经下注所致。肝经绕阴器,布胁肋,连目系,入巅顶;胆经起于目内眦,布耳前后入耳中,一支入股中,绕阴部,另一支布胁肋。肝胆之火循经上炎则头部、耳目作痛或听力失聪,旁及两胁则胁痛且口苦;湿热循经下注则为阴痒、阴肿、筋痿、阴汗;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皆为火盛及湿热之象。治宜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

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既能泻肝胆实火,又能利肝经湿热,泻火除湿,两擅其功,切中病机,故为君药。黄芩、栀子苦寒泻火、燥湿清热,加强君药泻火除湿之力,用以为臣。湿热的主要出路,是利导下行,从膀胱渗泻,故又用渗湿泻热之泽泻、木通、车前子,导湿热从水道而去;肝乃藏血之脏,若为实火所伤,阴血亦随之消耗;且方中诸药以苦燥渗利伤阴之品居多,故用当归、生地养血滋阴,使邪去而阴血不伤,以上皆为佐药。肝体阴用阳,性喜疏泄条达而恶抑郁,火邪内郁,肝胆之气不舒,骤用大剂苦寒降泻之品,既恐肝胆之气被抑,又虑折伤肝胆生发之机,故柴胡疏畅肝胆之气,并能引诸药归于肝胆之经;甘草调和诸药,护胃安中。二药并兼佐使之用。本方的配伍特点是泻中有补,利中有滋,降中寓升,祛邪而不伤正,泻火而不伐胃,使火降热清,湿浊得利,循经所发诸症皆可相应而愈。

  【龙胆泻肝汤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 本方为治肝胆实火上炎,湿热下注之方。临床应用以口苦溺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为用方要点。

2.临床加减 本方常用于治疗顽固性偏头痛、头部湿疹、高血压、急性结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外耳道疖肿、鼻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以及泌尿生殖系炎症、急性肾孟肾炎、急性膀胱炎、尿道炎、外阴炎、睾丸炎、腹股沟淋巴腺炎、急性盆腔炎、带状疱疹等病属肝经实火、湿热下注者。

顽固性头痛较甚加生白芍、蔓荆子、藁本;伴头晕加天麻、钩藤、川牛膝、菊花;伴失眠加夜交藤、炙远志、酸枣仁;伴耳鸣加路路通、磁石;伴耳聋加竹茹、陈皮、茯苓;伴口苦加夏枯草、竹茹。带下色黄质稠,气味腥臭加黄柏、黑荆芥、车前子以清热燥湿。高血压头痛眩晕者加钩藤、牛膝,地龙、夏枯草、海藻以清热活血息风。

3.典型医案 某男,45岁,2017年12月18日初诊。双耳痒,流黄水3天。检查示双耳耳甲腔、耳屏、外耳道口皮肤潮红、渗液、结痂,舌淡红苔黄腻,脉弦数。西医诊断为外耳湿疹。中医诊断为旋耳疮。辨证为肝胆湿热证。治以清热解毒,祛湿止痒。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药用龙胆草10g,黄芩10g,栀子10g,泽泻10g,盐车前子10g,生地10g,当归10g,白鲜皮10g,地肤子10g,藿香15g,佩兰15g,炙甘草6g。共3剂,日1剂,水煎300mL,早晚分服。2017年12月21日二诊,双耳痒、流黄水较前减轻,口苦,纳尚可,寐安,小便黄,大便正常。检查示双耳耳甲腔、耳屏、外耳道口皮肤潮红、渗液较前减轻,舌淡红苔黄腻,脉弦数。原方再服7剂。2017年12月28日三诊,双耳流黄水、口苦消失。时双耳痒,纳尚可,寐安,二便调。检查示双耳耳甲腔、耳屏、外耳道口皮肤正常。舌淡红苔黄微腻。脉弦数。原方去泽泻、车前子、藿香、佩兰,再服3剂。1周后电话随访,双耳痒、流黄水未再发。[王平平,谯凤英.谯凤英应用龙胆泻肝汤治疗耳鼻喉科疾病经验.实用中医药杂志,2018,34(12):1534-1535.]

【使用注意】方中药多苦寒,易伤脾胃,故脾胃虚寒和阴虚阳亢之证,皆非所宜。方中木通为木通科植物木通的干燥藤茎。切记禁用马兜铃科植物关木通,有毒,《药典》已禁用。

【附方】

1.泻青丸(《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当归去芦头,切,焙 龙胆(即龙胆草)川芎 山栀子仁 川大黄湿纸裹煨 羌活 防风去芦头,切,焙,各等分。上药为末,炼蜜和丸,鸡头大,每服半丸至一丸,竹叶煎汤,同砂糖,温开水化下(现代用法:上药研成药粉,用冷开水制小丸,每服6g,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或竹叶汤送下。小儿酌减。亦可改为汤剂,用量酌情增减)。功用:清肝泻火。主治:肝经郁火。目赤肿痛,烦躁易怒,不能安卧,尿赤便秘,脉洪实;小儿急惊,热盛抽搐等。

2.当归龙荟丸(《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卷四)当归一两(30g)龙胆草五钱(15g)桅子 黄连 黄芩 黄柏各一两(各30g)芦荟 大黄各五钱(各15g)木香一钱五分(5g)麝香五分(1.5g)(一方加青黛五钱)。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小儿如麻子大,生姜汤下,每服二十丸(现代用法:为末,水泛为丸,每服6g,日2次,温开水送下)。功用:清泻肝胆实火。主治:肝胆实火。头晕目眩,神志不宁,谵语发狂或大便秘结,小便赤涩。

龙胆泻肝汤、泻青丸、当归龙荟丸三方同用苦寒以泻肝经实火,主治肝经或肝胆实火证。但龙胆泻肝汤泻火之力较强,并能清利湿热,用治肝火上炎或湿热下注证,为苦寒直折之方;泻青丸泻火之力较弱,并能疏散肝胆郁火,宜于肝火内郁证,为“火郁发之”之剂;当归龙荟丸亦为苦寒直折之方,方中配用泻下药,故使实火从二便分消,适宜于肝经实火重证,为降火逐邪之峻剂,非实火上盛者不可轻用。

相关文章: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急性胆囊炎龙胆泻肝汤的临床运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肝经郁热导致的小儿遗尿症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96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红糖白酒治痛经

    将白酒约50克装入一容器中,加热至沸腾时放入20克红糖,边煮边搅拌,待白酒再次沸腾后即可。发生痛经时趁热服下,一日一次,一般连服3天即有明显效果。

  • 明目方十九

    地肤子(焙)巧克,生地黄150克。取汁和作饼,晒干研末,每服9克,空腹用黄酒送服。本方适用于血热瘀阻的睡起目赤胞肿。

  • 抗皱方四

    鸡子3枚。酒浸鸡子,密封4-5日即成,用时,取其蛋清敷面。本方润肤,白面,减皱。

  • 沙苑子白菊花茶

    [原料]沙苑子30克,白菊花10克。[做法]上两味,同入锅,加水煎煮成300毫升。[用法]分6次,当茶饮,温服。当日服食完。[功效]平补肝肾,降低血脂,降压明目。[主治]高脂血症,…

  • 醋加白酒可治风疹

    一旦得了荨麻疹,会奇痒难忍,且越抓越痒,笔者经试验发现,患者只要用两份食醋加一份白酒混合成药液,用此药涂搽患处,几分钟后即可见效。

  • 对付失眠的办法

    少睡几小时无碍失眠者要有“少睡一晚无碍”的观念。许多时候,失眠者是自己吓自己,心里老是担心睡不着,形成恶性循环。要消除这样的循环,就必须放松心情,顺其自然。戴耳塞、眼罩睡觉外在声响…

  • 菊花地丁汤:治疗疔毒疔肿,无名肿毒

    功用:杀菌消肿,清热解毒。主治:疔毒疔肿,无名肿毒。处方:野菊花40g,紫花地丁30g,连翘30g,金银花50g,千里光50g,当归30g,甘草10g。用法:水煎二次,早晚分温服。

  • 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急性白血病

    白血病分急慢型,中医典籍有论述。急性高热和出血,起病急快预后差。慢性贫血体衰弱,肝脾肿大病程长。 注:白血病根据病程长短,可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散见于中医典籍“温邪”、‘急劳”、“血…

  • 苦瓜泥可利肝明目

    [组成]生苦瓜1条,白糖60克。[制法与用法]先将苦瓜洗净捣烂如泥,加入白糖后拌匀,2小时后将水汁滤出,一次凉饮之。[功效与应用]清热利温通窍,滋阴润燥,利肝明目。适用于因湿热上扰…

  • 皂角刺的主要功效与作用,皂角刺的临床应用

    李老临床上将皂角刺(天丁)用治于痈肿、历节风等疾收到良效,其用量较大,视病者之体质和病情之轻重而定,最大可达120g.量少则杯水车薪,发不见效,药录病例三则如后。  1.乳腺炎 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