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魏_阿魏功效与作用_阿魏的禁忌

基础信息

别名:熏渠、魏去疾、哈昔泥、五彩魏、臭阿魏

性味:味辛;平;无毒

功能主治:化症消积;杀虫;截疟。主症瘕痞块;虫积;食积;胸腹胀满;冷痛;疟疾;痢疾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阿魏、新疆阿魏、乞康阿魏等分泌的树脂。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具强烈蒜臭。初时仅有根生叶,至第五年始抽花茎。根生叶近肉质,早落;近基部叶三至四回羽状全裂,长达50cm,叶柄基部略膨大;末回裂片长方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灰绿色,下面常有毛;茎上部叶一至二回羽状全裂。花茎粗壮,高达2m,具纵纹。花单性或两性;复伞形花序顶生,中内花序有伞梗20-30枝,每枝又有小伞梗多枝;两性花和单性花各成单独花序,或两性花序中内着生1雌花序;两性花黄色;萼齿5,小;花瓣5,椭圆形;雄蕊5,长于花瓣;雄花与两性花相似;雌花白色,花盘肥大,2心皮合生,被毛。双悬果卵形、长卵形或近方形,长16-22mm,宽6-12mm,背面无毛,果棱10条,丝状,略突起,油管多数,极狭。花期3-4月,果期4-5月。多年生一次结果草本,高0.5-1.5m。全株有强烈的蒜样特殊臭气。根大,纺锤形或圆锥形,根头残存枯萎的叶鞘纤维。茎粗壮,通常单一,稀2-5分枝,有柔毛,从基部向上分枝成圆锥状,下部枝互生,上部枝轮生,通常带紫红色。叶柔软,叶片三角状广椭圆形,三出式三至四回状全裂,末回裂片广椭圆形,长10mm,基部下延,上部具齿或浅裂;灰绿色,上面有疏毛,下面被密集的短柔毛;其生叶有短柄,柄基部鞘状;茎生叶较小,基部鞘呈卵状披针形,半抱茎。复伞形花序生于茎枝顶端,直径8-12cm,无总苞片;伞辐5-25,近等长,密被柔毛;中央花序近无梗,侧生花序1-4,较小,在枝上对生或轮生,稀单生,长常超出中央花序;小伞形花序有花10-20,小总苞片宽披针形,脱落;萼齿小;花瓣椭圆形,黄色,长达2mm,外面有毛;花柱基扁圆锥状,边缘增宽,波状,花柱延长,柱头头状。分生果椭圆形,背腹扁压,长10-12mm,宽5-6mm,有疏毛,果棱突起;每棱槽内有油管3-4,大小不等,合生面有油管12-14。花期4-5月,果期5-6月。多年生一次结果草本,高0.5-1m。全株有强烈的葱蒜样臭味。根圆锥形粗壮,根头部残存枯叶鞘纤维。茎单一,粗壮,近无毛,从基部向上分枝,成圆锥状,下部枝互生,下部枝轮生。基生叶有由基部扩展成鞘的短枘,叶片轮廓广卵形,三同或二回羽毛状全裂,裂片长圆形,基部下延,长20mm,裂片下部再深裂,上部浅裂或具齿,基部下延,上面无毛,下面有短柔毛;茎生叶逐渐简化,变小,叶鞘披针形。复伞形花序生于茎枝顶端,直径6-10cm,无总苞片;伞辐5-18(-31),不等长;中央花序有长梗,长3-5cm;侧生花序1-4,花序梗长6-15cm,在枝上互生或轮生;小伞形花序有花7-21;小总苞片披针形,早落;萼齿上;花瓣黄色,长圆状披针形,长1.5-2mm,外面有疏毛;花柱基扁圆锥形,边缘增厚,浅裂或波状,花柱延长,柱头头状。分生果椭圆形,背腹扁压,长12-16mm,宽6-8mm;果棱突起,每棱槽内有油管4-5,大小不等,合生面有油管10-12。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沙地、荒漠。生于海拔850m荒漠中和带砾石的粘质山坡上。生于沙漠边缘地区,海拔约700m的粘质土壤的冲沟边。资源分布:分布于中亚地区及伊朗和阿富汗。分布于新疆伊宁。分布于新疆乞康。

文献

出处:出自《唐本草》。1.《唐本草》:(阿魏)苗叶根茎,酷似白芷。捣根汁,日煎作饼者为上、截根穿暴干者为次,体性极臭而能止臭,亦为奇物也。2.《海药本草》:谨按《广志》,阿魏生石昆仑。是木津液,如桃胶状,其色黑者不堪,其状黄散者为上。云南长河中亦有阿魏,与舶上来者,滋味相似一般,只无黄色。3.《酉阳杂俎》:阿魏,出伽者舟国,即北天竺也。伽者舟呼为形虞。亦出波斯国,波斯呼为阿虞。树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本草纲目》:按《百一选方》云,谭远病疟半年,用真阿魏、好丹砂各一两研匀,米糊和丸皂子大。每空心人参汤化服一丸即愈。草窗周密云:此方治疟以无根水下,治痢以黄连、木香汤下,疟痢亦多起于积滞故尔。2.《本草经疏》:阿魏,其气臭烈殊常,故善杀诸虫,专辟恶气。辛则走而不守,温则通而能行,故能消积,利诸窍,除秽恶也。3.《本草汇言》:阿魏化积、堕胎、杀虫之药也。其气辛烈而臭,元人入食料中,能辟一切禽兽鱼龟腥荤诸毒。凡水果、蔬菜、米、麦、谷、豆之类,停留成积者,服此立消。气味虽有秽恶,然不大损胃气,故方脉科每需用而不弃也。4.《唐本草》:主杀诸小虫,去臭气,破症积,下恶气。5.《千金翼方》:主一切疰恶气。6.《海药本草》:主心腹中冷。7.《日华子本草》:治传尸,破症癖,冷气,辟温,治疟,并主霍乱心腹痛,肾气,温瘴,御一切蕈菜毒。8.朱震亨:消肉积。9.《本草会编》:解自死牛、羊、马肉诸毒。10.《本草通玄》:截疟,止痢,解毒,止臭。11.《新疆中草药手册》:治神经衰弱,慢性气管炎。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4765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16/2025
下一篇 06/16/2025

相关推荐

  • 刺蒺藜_刺蒺藜的功效_刺蒺藜的吃多了有什么影响

    基础信息 别名:茨、蒺藜、蒺藜子、旁通、屈人、止行、豺羽、升推、即藜、白蒺藜子、社蒺藜土蒺藜、白蒺藜、旱草、三角蒺藜、三角刺、八角刺、蒺骨子、野菱角、地菱、硬蒺黎、蒺黎蓇葖、蒺藜狗…

  • 月季花叶

    月季花叶(《湖南药物志》) 【植物形态】蔷薇科植物月季花,详"月季花"条。 【功用主治】活血消肿。治瘰疬,跌打创伤,血瘀肿痛。 《国药的药理学》:"止血消肿,捣敷创伤。" 【选方】…

  • 鸡矢藤

    【中文名】:鸡矢藤【类别】:全草类【英文名】:ChineseFevervineHerb【别名】:鸡屎藤、牛皮冻、臭藤。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鸡矢藤Paederiascandens…

  • 白背叶_白背叶入药的禁忌_白背叶的功效有哪些

    基础信息 别名:白鹤叶、白面戟、白面风、白桃叶 性味: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湿;止血。主蜂窝组织炎;化脓性中耳炎;鹅口疮;湿疹;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生长采收 来源:药…

  • 铜钱菌_铜钱菌有毒性吗_铜钱菌有用药价值吗

    基础信息 别名:环纹苦乳菇、蘑菇、环纹乳菇 性味:苦;性温;有毒 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主腰腿酸痛;四肢麻木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红菇科真菌劣味乳菇的子实体。 原形…

  • 黄桷浆

    黄桷浆(《草木便方》) 【来源】为桑科植物黄葛树的汁液。植物形态详"黄槐叶"条。 【功用主治】①《草木便方》:"治疥癞,血风癣。" ②《重庆草药》:"治腮腺炎。" 【用法与用量】外…

  • 蝎子七_蝎子七的主治功能_蝎子七有什么危害

    基础信息 别名:石风丹、红蝎子七、朱砂七、朱砂参、狼巴子、草河车、染布子、红粉、猴子七、野高粱、猴娃子、红三七、然波、山高粱、剪刀七、转珠莲、白粉、紫蓼、白蝎子七、土蜂子、蜂子帽、…

  • 山薄荷_山薄荷有毒性吗_山薄荷孕妇能服用吗

    基础信息 别名:野薄荷、小兰花、香花花、臭兰香、栀子花 性味:味辛;苦;性凉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利咽止咳;凉肝止血。主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咳嗽氯喘;痢疸;吐血;衄血;风疹;…

  • 棉花根

    棉花根(《上海常用中草药》) 【异名】草棉根皮(《中国药植图鉴》),蜜根(《上海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草棉等的根或根皮。植物形态详"棉花"条。 【药材】干燥根皮呈管…

  • 红毛五加皮_红毛五加皮的功效_红毛五加皮的用量

    基础信息 别名:五爪刺、川加皮、刺加皮、五加皮、蜀五加 性味:味辛;微苦;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湿;强筋骨;活血利水。主风寒湿痹;拘挛疼痈;艋骨痿软;足膝无力;心腹疼痛;疝气;跌打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