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腑方·三焦脉论第四

  (论一首)

  论曰∶夫三焦者,一名三关也。上焦名三管反射,中焦名霍乱,下焦名走哺。合而为一,有名无形,主五脏六腑往还神道,周身贯体,可闻而不可见,和利精气,决通水道,息气肠胃之间,不可不知也。三焦名中清之腑,别号玉海。水道出属膀胱合者,虽合而不同。上中下三焦同号为孤腑,而营出中焦,卫出上焦。营者络脉之气道也,卫者经脉之气道也。其三焦形相浓薄大小,并同膀胱之形云。

  三焦病者,腹胀气满,少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为水,留则为胀,候在足太阳之外大络,在太阳少阳之间亦见于脉,取委阳。

  小腹肿痛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约取太阳大络视其结脉,与厥阴小络结而血者,肿上及胃脘,取三里。

  三焦胀者,气满于皮肤,壳壳而不坚疼(一云壳壳而坚)。久咳不已传之三焦,咳而腹 ?

  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交膻中,散络心包下膈,遍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挟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额至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 。是动则病,耳聋 ,咽肿喉痹。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 痛。颊肿,耳后肩 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72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3/03/2025
下一篇 05/05/2025

相关推荐

  • 脾脏方·疳湿痢第九

      (论二首 方十首)   论曰∶凡疳湿之病,皆由暑月多食肥浓油腻,取冷眠睡之所得也。礼云∶君子盛暑之月,薄滋味、无食肥浓煮饼,此时不利人也。养生者宜深戒之,不尔,多患疳湿耳。  …

    千金方 04/03/2025
  • 伤寒方上·发汗散第四

      (方十一首)   度瘴发汗青散  治伤寒敕色,恶寒发热,头痛项强体疼方。   麻黄(三两半) 桔梗 细辛 吴茱萸 防风 白术(各一两) 乌头 干姜 蜀椒 桂心(各一两六铢)  …

    千金方 04/03/2025
  • 妇人方中·虚损第十

      (论一首五条 方二十首)   论曰∶妇人非只临产须忧,至于产后,大须将慎,危笃之至,其在于斯。勿以产时无他,乃纵心恣意,无所不犯。犯时微若秋毫,感病广于嵩岱,何则?产后之病,难…

    千金方 04/03/2025
  • 脉法·三关主对法第六

      诸浮、诸沉、诸弦、诸紧、诸涩、诸滑,若在寸口,膈以上病(头部)。若在关上,胃以下平寸口脉主对法∶   手寸口脉滑而迟,不沉不浮,不长不短,为无病,左右同法。寸口太过与不及,寸口…

    千金方 04/03/2025
  • 大肠腑方·大肠腑脉论第一

      论曰∶大肠腑者,主肺也,鼻柱中央,是其候也,肺合气于大肠。大肠者,为行道传泻之腑也,号监仓掾。重二斤十二两,长一丈二尺,广六寸,当脐右回叠积还反十二曲,贮水谷一斗二升。主十二时…

    千金方 04/03/2025
  • 痔漏方·肠痈第二

      (论三首 方二十九首灸法二首)   论曰∶卒得肠痈而不晓其病候,愚医治之错则杀人。肠痈之为病,小腹重而强,抑之则痛,小便数似淋,时时汗出,复恶寒,其身皮皆甲错,腹皮急,如肿状,…

    千金方 04/03/2025
  • 肺脏方·肺脏脉论第一

      (论一首)   论曰∶肺主魄,魄脏者任物之精也。为上将军使在上行,所以肺为五脏之华盖,并精出入谓之魄,魄者肺之藏也。鼻者肺之官,肺气通于鼻,鼻和则能知香臭矣。循环紫宫上出于颊,…

    千金方 04/03/2025
  • 妇人方上·下乳第九

      (方二十一首)   钟乳汤  治妇人乳无汁方。   石钟乳 硝石(一用滑石) 白石脂(各六铢) 通草(十二铢) 桔梗(半两、切)   上五味 咀,以水五升煮三沸,三上三下,去滓…

    千金方 04/03/2025
  • 大肠腑方·大肠虚实第二

      (脉二条 方二首 灸法七首)   大肠实热  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阳实者,手阳明经也。病苦肠满善喘咳,面赤身热,喉咽中如核状,名曰大肠实热也。   生姜泄肠汤  治大肠实热,腹胀…

    千金方 04/03/2025
  • 大肠腑方·痰饮第六

      (论一首 方四十一首 灸法一首)   论曰∶夫饮有四,何谓?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问曰∶四饮之证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

    千金方 04/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