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脏方·飞尸鬼疰第八

  (论一首 方四十二首 灸法十四首)

  论曰∶凡诸心腹痛,服众方热药入腹,寂然不动,但益气息急者,此尸疰病也。宜先服甘草汁一升,消息少时,服瞿麦汤尽一剂,得下便觉稍宽。并暴 坚结宿食,及女人血坚痛,发作无定者,神良。

  五疰汤
  治卒中贼风,遁尸鬼邪,心腹刺痛大胀急方。

  大黄 甘草(各三两) 当归 芍药(各二两) 乌头(十枚) 桂心(四两) 生姜 蜜(各一斤)

  上八味 咀,别渍大黄,以水九升,煮取三升,乌头别纳蜜中煎,令得一升和汤中,去滓,分服三合,如人行二十里久,更进一服,日三,不知加至四合。

  蜈蚣汤
  治恶疰邪气,往来心痛彻背,或走入皮肤移动不定,苦热,四肢烦痛,羸乏?

  蜈蚣(一枚) 牛黄(一分) 丹砂 人参(各三分) 大黄(二两) 鬼臼 细辛 当归 桂心 干姜(各一两) 黄芩 麝香(各半两) 附子(四枚)

  上十三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下牛黄、麝香末,分三服。

  治卒中恶贼风寒冷入腹便绞痛,或飞尸遁尸,发作无时,抢心胸满胁痛如刀刺,口噤者方∶

  吴茱萸 桂心 芍药(各二两) 干地黄 干姜 茯苓 甘草 细辛 当归 羊脂(各一两)

  上十一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纳脂烊尽,分三服。欲利者,加大黄三两。

  治卒中恶风,角弓反张,或飞尸遁尸,心腹绞痛方∶

  干地黄 川芎 当归 茯苓 甘草(各一两) 芍药 吴茱萸 桂心 干姜(各二两) 栀子 ?

  上十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痛甚者加羊脂三两,人参、当归、芍药各一两。心腹坚急,加大黄三两。

  桃皮汤
  治中恶气心腹痛,胸胁胀满短气方。

  桃白皮(一握,东引者) 真珠 附子(各一两) 栀子仁(十四枚) 当归(三两) 吴茱萸(五合) 豉(?

  上八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同真珠末分作二服。(一方无当归以下四味

  桃奴汤
  治中恶诸尸蛊疰,心腹卒绞痛方。

  桃奴 人参 当归 干姜(各二两) 川芎 甘草(各三两) 桂心 茯苓 鬼箭羽 犀角 丹砂 麝香(各一两)

  上十二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未食服大便不通,腹满,加大黄三治卒中风,寒冷温气入腹,虚胀急满,抢心胸久痛,气息不通,脉弦紧,汗不出及伤寒方∶

  吴茱萸 当归 麻黄 独活 甘草 桔梗 茯苓(各二两) 桂心 青木香 大黄 石膏 犀角(各二两)

  上十二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

  治风冷入腹,忽绞痛,紧急如吹,大小便闭,小腹有气结如斗大胀满,其脉弦紧或沉迟者方∶

  瞿麦 当归 鬼箭羽 猪苓 桔梗 吴茱萸 海藻 川芎 防己(各二两) 桂心 大黄(各三两) (一方有犀角二两)

  上十一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诸杂疰相连续死,及治三十年众疰方∶

  桃根白皮一斤 咀,以水二斗,煮取一斗,去滓,分八九服。须令二日服尽。(崔氏用桃根白皮,治疰心腹痛不可忍者。)

  又方 桃仁十四枚捣研,酒服。

  又方 小芥子末,鸡子白和敷。

  尸疰鬼疰者,即五尸之中尸疰,又挟诸鬼邪为害也。其变动乃有三十六种至九十九种,大略令人寒热淋沥,沉沉嘿嘿,不得知其所苦,而无处不恶,累年积月,渐就顿滞,以至于死。死后复注易旁人,乃至灭门。觉如此候者,宜急疗之方∶

  獭肝一具,阴干治下筛,水服一方寸匕,日三。一具不瘥,更作。

  小附着散
  治飞尸贼风,发时急痛,不在一处,针之则移,发一日半日乃瘥,须臾复?

  细辛 天雄 甘草(各一分,一作莽草) 桂心(三分) 乌头 附子 干姜(各一两)真珠 雄黄(各半两)

  上九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不知稍增,以知为度(胡洽不用桂心、附子,有蜀椒四分。)

  大附着散
  治五尸疰忤与前状同者方。

  天雄 桂心(各半两) 细辛 干姜 雄黄 黄芩 黄连 由跋 椒目(各一两) 金?牙?犀?

  上十五味治,下筛,酒服一钱匕,日三服,以知为度。

  金牙散
  治鬼疰风邪,鬼语尸疰,或在腰脊胸胁,流无常处,不喜见人,志意不定,面目脱色,目赤鼻张,唇干甲黄者方。

  金牙 雄黄 铁精 曾青 真珠 丹砂 野葛 川芎 露蜂房 大黄 甘草 蛇蜕皮 茹 干漆(各一分) 石长生 狸骨(一作鹳骨) 鬼臼 鬼箭羽 桔梗 乌头 鬼督邮 椒目 野狼毒 芜荑 藜芦 雷丸 芫菁 滑石(各二分,一作硝石) 毒公 鳖甲 牛黄 人参 胡燕屎 野狼毒 桂心(各四分) 寒水石 蜈蚣 蜥蜴 附子(各一枚) 蜣螂 亭长(各七枚)石膏(五分) 徐长卿 斑蝥(各十四枚) 贝母(二枚)

  上四十五味治,下筛,先食,以酒服一刀圭,日二。不知,渐加之,虫随大小便出(崔氏 ?

  大金牙散
  治一切疰病(方见十二卷胆腑门。)

  白术散
  治风入脏腑,闷绝,常自躁痛,或风疰入身,令疰鬼疰飞尸恶气肿起,或左或右,或前或后,或内或外,针灸流移无有常处。惊悸,腹胀,气满,心头满,或恍惚悲惧不能饮食,或进或退,阴下湿痒,或大便有血,小便赤黄,房中劳极方。

  白术(十四枚) 附子 秦艽 人参 牡蛎 蜀椒 细辛 黄芩 川芎 牛膝(各三分)干姜 桂心 防风(各五分) 独活 柴胡 桔梗 茯苓 当归(各四分) 乌头 天雄 甘草 莽草?

  上二十六味治下筛,平旦酒服五分匕。讫,如人行七里久,势欲解,更饮酒五合为佳。

  太乙备急散
  治卒中恶客忤五尸入腹,鬼刺鬼痱,及中蛊疰吐血下血,及心腹卒痛,腹满伤寒热毒病六七日方。

  雄黄 桂心 芫花(各二两) 丹砂 蜀椒(各一两) 藜芦 巴豆(各一分) 野葛(三分)附子(五分)

  上九味,巴豆别研如脂,余合治,下筛。以巴豆合和更捣,置铜器中密贮之,勿泄,有急疾,水服钱五匕,可加至半钱匕,老小半之。病在头当鼻衄,在膈上吐,在膈下利,在四肢当汗出,此所谓如汤沃雪,手下皆愈。方宜秘之,非贤不传。

  龙牙散
  治百疰邪鬼飞尸万病方。

  龙牙 茯苓(各二两半) 雄黄 芍药 枣膏(各五分) 干地黄 石斛 胡燕屎(各三分)鬼箭羽 乌头 羌活 露蜂房 曾青 真珠 桂心 杏仁 防风 桃奴 鬼臼 鹳骨(各一两) 人参 大黄(各一两半) 白术(二两) 苏子(四合) 橘皮 甘草 川芎 远志 鳖甲 鬼督邮 铜 ?

  上三十三味治,下筛,酒服一刀圭,以知为度,当有虫从大便出。

  治鬼疰蛊疰,毒瓦斯变化无常方∶

  犀角 麝香 丹砂 雄黄 鹿角 龙骨 鲛鱼皮 蜈蚣 丁香 荷根 蜀椒 干姜(各一分) 贝子(十枚)

  上十三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加至二匕,日三。

  备急丸
  治卒中恶风,气忤迷绝不知人(方见前第十二卷,胆腑门中。)

  墨奴散
  治卒得恶疰腹胀方。

  釜下墨(一合) 盐(二合)

  上二味合治,以水一升半,煮取八合,一服令尽,须臾吐下即瘥。

  治暴心痛,面无颜色欲死者方

  以布裹盐如弹丸大,烧令赤,置酒中消服之,利即愈。

  治哭疰方∶

  梳齿间刮取垢,水服之。

  又方 乱发(一两) 腊月猪脂(一合 ?

  上二味取猪脂煎发,令消烊,服之,虫死矣。

  又方 熬大豆帛裹熨之。

  治一切病食疰方(凡食上得病为食疰∶)

  取釜下土如鸡子大为末,醋泔清一升和,服之,行五十步吐即瘥。

  又方 还取本食种数多少相似各少许,和合布裹烧灰,如杏仁大,水服之。

  鹳骨丸
  治飞尸遁尸积聚,胸痛连背走无常处,或在脏或肿在腹,或奄奄然而痛者方鹳骨(三寸) 丹砂(一作丹参) 牡蛎(一作牡丹) 雄黄 莽草(各四分) 藜芦 桂心 野葛(各二分) 斑蝥 芫青(各十四枚) 蜈蚣(一枚) 巴豆(四十枚)

  上十二味为末,蜜丸如小豆,每服二丸,日三,以知为度。

  蜥蜴丸
  治 坚水肿,蜚尸,遁尸,寒尸,丧尸,尸注,骨血相注,恶气鬼忤,蛄毒邪气往来,梦寐存亡,流饮结积,虎野狼所啮, 犬所咋,鸩毒入人五脏,服药以杀其毒,毒即消。妇人邪气鬼忤,亦能遣之之方(方见前第十一卷,肝脏门积聚篇中。)

  桔梗丸
  治毒疰,鬼疰,食疰,冷疰,痰饮,宿食不消,酒癖诸病方。

  桔梗 藜芦 皂荚 巴豆 附子(各二两)

  上五味为末,蜜和捣万杵,丸如梧子大,宿不食,平旦饮服二丸,仰卧服,勿眠至食时,膈上吐,膈下下去恶物如蝌蚪虾蟆子,或长一二尺,下后当大虚。口干可作鸡羹饮五合,太极饮食粥一升,三四日病未尽,更服。忌如药法。

  十疰丸
  主十种疰,气疰、劳疰、鬼疰、冷疰、生人疰、死人疰、尸疰、食疰、水疰、土疰等方。

  雄黄 巴各(各二两) 人参 甘草 麦门冬 细辛(一作蒿本) 桔梗 附子 皂荚 蜀椒(各一两)

  上十味为末,蜜丸如梧子,空心服五丸,日三,稍加,以知为度。

  太乙神明陷冰丸
  治诸病破积聚,心下支满,寒热鬼疰长病,咳逆唾噫,辟除众恶鬼逐邪气鬼击客忤,中恶胸中结气,咽喉闭塞,有进有退,绕脐绞痛恻恻,随上下按之挑手,心中愠愠如有虫状,毒疰相染甚至灭门者方。

  雄黄(二两) 当归(三两) 丹砂 矾石(一作 石) 桂心 大黄(各二两) 芫青(五枚)藜芦 附子(各一两半) 人参 真珠 麝香 鬼臼 犀角 牛黄(各一两) 蜈蚣(一枚)射罔(一两) 乌头(八枚) 杏仁(三十枚) 蜥蜴(一枚) 樗鸡 地胆(各七枚) 斑蝥(七枚)巴豆(一分)

  上二十四味为末,蜜和捣三万杵,丸如小豆,先食服二丸,日再。不知稍增。又以二丸着门上令众邪不近。伤寒服之无不愈。若至病家及视病患,夜行独宿服二丸,众邪不能近也。(胡洽无桂心、芫青、人参、真珠、犀角、麝香、射罔、牛黄、蜥蜴、乌头、樗鸡、当归十二味药。)(只十二味,与积聚篇同)

  江南度世丸
  治万病症结积聚,伏尸长病,寒热疰气流行皮中,久病着床肌肉消尽,四肢烦热呕逆不食,伤寒时气恶疰,汗退场门噤不开心痛方。

  蜀椒(三两) 人参 细辛 甘草(各二两) 茯苓 真珠 大黄 干姜 丹砂 野葛 桂心 雄黄 麝香 鬼臼(各一两) 乌头 牛黄(各二分) 附子 紫菀(各六分) 巴豆(六十枚) 蜈蚣(二枚)

  上二十味为末,蜜丸如小豆,饮服二丸,加至四丸,日一服。加獭肝一具更良。

  大度世丸
  治万病与前状同者方。

  牛黄 大黄 雄黄 真珠 丹砂 人参 附子 细辛 甘草 射罔 鬼臼 莽草(各一两) 蜀椒 麝香 鬼箭羽 桂心 茯苓 紫菀(各二两) 干姜(三两) 野葛(一尺) 蜥蜴 蜈蚣( ?

  上二十六味为末,蜜丸如小豆大,饮服二丸,日二,先食服之。

  治疰病相染,易及霍乱中恶,小儿客忤长病方∶

  獭肝(一具) 蜈蚣(一枚) 麝香(二分) 雄黄 莽草 丹砂 鬼臼 犀角 大黄 巴豆 牛 ?

  上十一味为末,蜜丸如麻子,空腹服二丸至三丸,以知为度。

  雷氏千金丸
  治行诸气宿食不消,饮食中恶,心腹痛如刺及疟方。

  硝石(三分) 大黄(五分) 桂心 干姜 (各二两) 巴豆仁(六十枚)

  上五味为末,捣三千杵,蜜丸如大豆,服二丸,神验无比,已死者折齿灌之。

  治卒得尸疰毒痛往来方∶

  杏仁 乱发灰(等分)

  上二味研如脂,丸如梧子,每服酒下三丸,日三。(姚氏以猪膏和丸。)

  治遁尸尸疰,心腹刺痛不可忍者方∶

  桂心 干姜(各一两) 巴豆仁(二两)

  上三味治,下筛,以上醋和如泥,敷病上,干即易之。

  治遁尸尸疰,心腹及身有痛处,不得近者方∶

  取艾小 令碎,着痛上,浓一寸余。热汤和灰令强热置艾上,冷即易,不过二三度瘥。

  治遁尸飞尸,又治暴风毒肿流入四肢头面方∶

  白芥子一升蒸熟捣,以黄丹二两搅和,分作两分,用疏布袋盛,更蒸使热,敷痛上,当更迭蒸袋,常使热敷之,如此三五次即定。

  治人皮肤中痛,名症疰方∶

  醋和燕窠土敷之。

  治走疰方∶

  烧车 令热,暂入水,以湿布裹熨病上。

  治三十年气疰方∶

  豉心(半升) 生椒(一合)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适寒温,用竹筒吸取汁,令病者侧卧,手擘大孔射灌之,少时当出恶物,此法垂死,悉治得瘥,百千不可具说。

  灸法
  凡五尸者,飞尸、遁尸、风尸、沉尸、尸疰也,今皆取一方兼治之,其状腹痛胀急不得气息,上冲心胸旁攻两胁,或块垒踊起,或挛引腰背,治之之法,灸乳后三寸,男左女右,可二七壮。不止者,多其壮数,取愈止。

  又灸两手大拇指头各七壮。

  又灸心下三寸十壮。

  又灸乳下一寸,随病左右多壮数。

  又以细绳量患人两乳头内,即裁断中屈之,又从乳头向外量使当肋KT 于绳头,灸三壮卒疰忤攻心胸,灸第七椎随年壮。

  又灸心下一寸三壮。

  又灸手肘纹,随年壮。

  一切病食疰,灸手小指头随年壮,男左女右。

  五毒疰不能饮食百病,灸心下三寸胃脘十壮。

  水疰(口中涌水),经云∶肺来乘肾,食后吐水,灸肺俞。

  又灸三阴交。

  又灸期门,穴在乳下二肋间。泻肺补肾也,各随年壮。

  一切疰无新久,先仰卧灸两乳边斜下三寸,第三肋间,随年壮,可至三百壮。又治诸气,神良。一名疰。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74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3/03/2025
下一篇 05/05/2025

相关推荐

  • 脾脏方·脾脏脉论第一

      (论一首)   论曰∶脾主意,脾脏者,意之舍,意者存忆之志也。为谏论大夫,并四脏之所受。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

    千金方 04/03/2025
  • 膀胱腑方·三焦虚实第五

      (论三首 方十八首 灸法七首)   论曰∶夫上焦如雾(雾者霏霏起上也),其气起于胃上脘,并咽以上贯膈布胸中走腋,循足太阴之分而行,还注于手阳明,上至舌下注足阳明,常与营卫俱,行…

    千金方 04/03/2025
  • 治诸风方·论杂风状第一

      (论二十五首)   岐伯曰∶中风大法有四,一曰偏枯,二曰风痱,三曰风懿,四曰风痹。夫诸急猝病多是风,初得轻微,人所不悟,宜速与续命汤,根据 穴灸之。夫风者百病之长,岐伯所言四者…

    千金方 04/03/2025
  • 胆腑方·胆腑脉论第一

      (论一首)   论曰∶胆腑者主肝也,肝合气于胆。胆者中清之腑也。(《难经》云胆者清净之腑。《甲乙》云中精之腑。)号将军,决曹吏。重三两三铢,长三寸三分。在肝短叶间下,贮水、精汁…

    千金方 04/03/2025
  • 大肠腑方·咳嗽第五

      (论二首 方五十五首 灸法十四首)   论曰∶经云∶五脏六腑皆令咳,肺居外而近上合于皮毛。皮毛喜受邪,故肺独易为咳也。邪客于肺,则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喉鸣,甚则唾血。肺咳经…

    千金方 04/03/2025
  • 养性·道林养性第二

      真人曰∶虽常服饵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养性之道,莫久行久立,久坐久卧,久视久听。盖以久视…

    千金方 04/03/2025
  • 心脏方·心腹痛第六

      (论一首 方二十六首 针灸法二十五首)   论曰∶寒气卒客于五脏六腑,则发卒心痛胸痹。感于寒,微者为咳,甚者为痛为泄,厥心痛与背相引,善螈如物从后触其心。身伛偻者肾心痛也。厥心…

    千金方 04/03/2025
  • 脉法·三关主对法第六

      诸浮、诸沉、诸弦、诸紧、诸涩、诸滑,若在寸口,膈以上病(头部)。若在关上,胃以下平寸口脉主对法∶   手寸口脉滑而迟,不沉不浮,不长不短,为无病,左右同法。寸口太过与不及,寸口…

    千金方 04/03/2025
  • 脉法·诊百病死生要诀第十五

      凡诊脉,当视其人大小短长,及性气缓急,脉之迟速大小长短,皆如其人形性者吉,反之者凶。 诊伤寒热盛,脉浮大者生,沉小者死。 伤寒己得汗,脉沉小者生,浮大者死。   温病三四日以下…

    千金方 04/03/2025
  • 养性·服食法第六

      (论一首 法七首 方十八首)   论曰∶凡人春服小续命汤五剂,及诸补散各一剂。夏大热,则服肾沥汤三剂。秋服黄等丸   钩吻之杀人,不信黄精之益寿。但识五谷之疗饥,不知百药之济命…

    千金方 04/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