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腑方·呕吐哕逆第五

  (论一首 脉一首 方二十四首)

  (灸法十五首)

  夫吐家,脉来形状如新卧起,阳紧阴数。其人食已即吐,阳浮而数亦为吐。寸口脉紧而芤,紧即为寒,芤即为虚,寒虚相搏,脉为阴结而迟,其人即噎。关上数,其人则吐。趺阳脉微而涩,微即下利,涩即吐逆,谷不得入。趺阳脉浮者,胃气虚也。寒气在上,忧气在下,二气并争,但出不入,其人即呕而不能食,恐怖如死,宽缓即瘥。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难治。

  论曰∶凡服汤呕逆不入腹者,先以甘草三两,水三升煮取二升,服之,得吐。但服之不吐,益佳。消息定,然后服余汤,即流利更不吐也。凡呕者多食生姜,此是呕家圣药。

  半夏汤
  治逆气心中烦闷,气满呕吐气上方(一名小茯苓汤)。

  半夏(一升) 生姜(一斤) 茯苓 桂心(各五两)

  上四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若少气加甘草二两。

  小半夏加茯苓汤
  治诸呕哕,心下坚痞,膈间有水痰,眩悸(方见后十八卷,大肠腑痰

  前胡汤
  治寒热呕逆少气,心下坚聚膨 满不得食,寒热消渴补不足方。

  前胡 生姜(各二两) 甘草 朴硝(汤成下) 大黄(别浸,各三两) 茯苓 半夏 麦冬 当

  上十六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分四服。

  治呕吐,四肢痹冷,上气腹热,三焦不调方∶

  前胡 川芎 甘草 当归 石膏 人参 桂心 橘皮(各二两) 芍药(三两) 半夏(四两) 生姜(五两) 大枣(三十枚)

  上十二味 咀,以水一斗三升,下黄芩三两合煮,取三升,分三服。(一方不用黄芩。

  小麦汤
  治呕吐不止方。

  小麦(一升) 人参 浓朴(各四两) 茯苓(三两) 甘草(一两) 青竹茹(二两)姜汁(三合)

  上七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猪苓散
  治呕而膈上寒方。

  猪苓 茯苓 白术(各三两)

  上三味治下筛,以饮服方寸匕,日三。渴者多饮水。

  犀角人参饮子
  治呕逆胃气虚邪,风热,不下食并皆治之方。

  犀角 人参(各三两) 薤白(五两) 粟米(一合)

  上四味 咀,以水五升,煮至二升下米,煮令米熟,分四服,相去人行七里久,进一服。

  治呕哕方∶

  人参(一两) 大麻子(八合,一作胡麻仁) 橘皮(一分) 枇杷叶(八两)

  上四味 咀,以水一斗煮枇杷叶,取五升下药,煮取三升纳麻仁,稍饮之。

  治气厥呕哕不得息方∶

  豉(一升) 半夏(八两) 生姜(二两) 人参 前胡 桂心 甘草(各一两)

  上七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

  又方 豉(一升) 橘皮(二两) 生姜 甘草(各一两) 附子(一枚) 大枣(十五枚)

  上六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日三。

  橘皮汤治干呕哕若手足厥冷者方。

  橘皮(四两) 生姜(半斤)

  上二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不止,更合服之。

  半夏干姜散
  治干呕吐逆,吐涎沫者方。

  半夏 干姜(等分)

  上二味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煮取七合,顿温服之,日三。

  大黄甘草汤
  治食已即吐方。

  大黄(四两) 甘草(二两)

  上二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

  治春夏时行伤寒,寒伤于胃,胃冷变 方∶

  橘皮 桂心 葛根(各二两) 白茅根(一升)

  上四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数进,服尽更合。有热去桂。

  治伤寒后哕,干呕,不下食方∶

  生芦根 青竹茹(各一升)粳米(三合) 生姜(一两)

  上四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不止,服三剂。

  又方 芦根(切一升) 橘皮 通草(各三两) 粳米(三合)

  上四味 咀,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分三服。

  治病患干呕方∶

  取羊乳汁,饮一杯。

  治哕方∶

  煮豉三升,饮汁佳。

  又方 空腹服姜汁一升。

  又方 煮芦根浓汁,饮之。

  治恶心方∶

  苦瓠穣并子一升碎,以酒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须臾吐,并下如虾蟆衣三升。

  又方 服童子小便百日,佳。

  又方 麻子一升,熬令香熟,捣,取酒三升,熟研,滤取一升,饮尽,日二服。服尽一石瘥。

  治食饮辄吐方∶

  顿服生熟汤三升,即止。

  灸法
  干呕不止,粥食汤药皆吐,灸手间使三十壮。若四厥,脉沉绝不至者,灸之便通病患干呕,灸心主尺泽佳。

  又法,灸乳下一寸,三十壮。

  治哕,灸承浆七壮,炷如麦大。

  又灸脐下四指七壮。

  吐逆呕不得食,灸心俞百壮。

  吐呕逆不得下食,今日食明日吐者,灸膈俞百壮。

  吐变不得下食,灸胸堂百壮。

  吐逆不得食,灸巨阙五十壮。

  吐逆食不止,灸胃脘百壮,三报。

  吐逆饮食却出,灸脾募百壮,三报(章门穴也)。吐呕宿汁吞酸,灸神光一名胆募百壮,三

  吐逆霍乱吐血,灸心主五十壮。噫哕膈中气闭塞,灸腋下,聚毛下,附肋宛,宛中五十壮。

  噫哕呕逆,灸石关百壮。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75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3/03/2025
下一篇 05/05/2025

相关推荐

  • 针灸上·足三阴三阳穴流注法第二(下)

      胃,出于厉兑为井,足阳明脉也。流于内庭为荥,注于陷谷为输,过于冲阳为源,行于解溪为经,入于三里为合。   胆,出于窍阴为井,足少阳脉也。流于侠溪为荥,注于临泣为输,过于丘墟为源…

    千金方 04/03/2025
  • 肺脏方·飞尸鬼疰第八

      (论一首 方四十二首 灸法十四首)   论曰∶凡诸心腹痛,服众方热药入腹,寂然不动,但益气息急者,此尸疰病也。宜先服甘草汁一升,消息少时,服瞿麦汤尽一剂,得下便觉稍宽。并暴 坚…

    千金方 04/03/2025
  • 针灸下·四肢第三

      手病  液门 主手臂痛。 巨阙 主手清。 肩贞 主手 小不举。 阴交 主手脚拘挛。   少商 主手不仁。 列缺 主手臂身热。 大陵 主手挛不伸。(又云∶主手掣) 间使 主手痛。…

    千金方 04/03/2025
  • 肾脏方·肾脏脉论第一

      (论一首)   论曰∶肾主精。肾者,生来向导之本也。为后宫内官则为女主,所以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来谓之精。精者,肾之藏也。耳者肾之官,肾气通于…

    千金方 04/03/2025
  • 肾脏方·补肾第八

      (论一首 方五十九首)   论曰∶补方通治五劳六极,七伤虚损。五劳五脏病,六极六腑病,七伤表里受病。五劳者,一曰志劳,二曰思劳,三曰忧劳,四曰心劳,五曰疲劳。六极者,一曰气极,…

    千金方 04/03/2025
  • 食治方·鸟兽第五

      人乳汁,味甘平无毒,补五脏,令人肥白悦泽。   马乳汁,味辛温无毒,止渴。   牛乳汁,味甘微寒无毒,补虚羸,止渴,入生姜、葱白,止小儿吐乳,补劳。   羊乳汁,味甘微温无毒,…

    千金方 04/03/2025
  • 食治方·果实第二

      槟榔,味辛温涩无毒,消谷逐水,除淡 ,杀三虫,去伏尸,治寸白。   豆蔻,味辛温涩无毒,温中,主心腹痛,止吐呕,去口气臭。   蒲桃,味甘辛平无毒,主筋骨湿痹,益气倍力强志,令…

    千金方 04/03/2025
  • 妇人方上·子死腹中第六

      (论一首 方十七首)   论曰∶凡妇人产难,死生之候,母面赤,舌青者,儿死母活。母唇口青,口两边沫出者,母子俱死。母面青,舌赤,口中沫出者,母死子活。   治动胎及产难,子死腹…

    千金方 04/03/2025
  • 风毒香港脚方·诸散第三

      (例一首 方七首)   例曰∶大法春秋宜服散。   八风散  治风虚面青黑土色不见日月光。香港脚痹弱准经面青黑主肾,不见日月光主肝,宜补肾治肝方。   菊花(三两) 石斛 天雄…

    千金方 04/03/2025
  • 针灸上·五脏六腑变化旁通诀第四

      凡五脏六腑,变化无穷,散在诸经,其事隐没,难得俱知。今纂集相附,以为旁通,令学人少留意推寻,造次可见矣。   五脏∶肾(水一) 心(火二) 肝(木三) 肺(金四) 脾(土五) …

    千金方 04/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