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腑方·胃虚实第二

  (脉二首 方三首 灸法一首)

  胃实热
  右手关上脉阳实者,足阳明经也。病苦头痛(《脉经》作腹中坚痛而热),汗不出如温疟,唇口干,善哕,乳痈,缺盆腋下肿痛,名曰胃实热也。

  泻胃热汤方
  栀子仁 射干 升麻 茯苓(各二两) 芍药(四两) 白术(五两) 赤蜜 生地汁(各一升)

  上八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去滓,下地黄汁,煮两沸,次下蜜,煮取三升,分三服,老少以意加减。

  胃中热病,灸三里三十壮,穴在膝下三寸。

  胃虚冷
  右手关上脉阳虚者,足阳明经也。病苦胫寒不得卧,恶风寒洒洒,目急,腹痛虚鸣(《外台》作耳虚鸣),时寒时热,唇口干,面目浮肿,名曰胃虚冷也。

  补胃汤
  治少气口苦,身体无泽方。

  柏子仁 防风 细辛 桂心 橘皮(各二两) 川芎 吴茱萸 人参(各三两) 甘草(一两)

  上九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为三服。

  人参散
  补胃虚寒,身枯绝,诸骨节皆痛方。

  人参 甘草 细辛(各六分) 麦冬 桂心 当归(各七分) 干姜(二两) 远志(一两)吴茱萸(二分) 川椒(三分)

  上十味治,下筛,食后,温酒服方寸匕。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76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3/03/2025
下一篇 05/05/2025

相关推荐

  • 妇人方中·恶露第十四

      (方二十八首)   干地黄汤  治产后恶露不尽,除诸疾,补不足方。   干地黄(三两) 芎 桂心 黄 当归(各二两) 人参 防风 茯苓 细辛 芍药 甘草(各一两)   上十一味…

    千金方 04/03/2025
  • 上少小婴孺方下·痈疽瘰第八

      (论一首 方六十三首 灸法一首)   漏芦汤  治小儿热毒痈疽,赤白诸丹毒疮疖方。   漏芦 连翘(《肘后》用白薇) 白蔹 芒硝(《肘后》用芍药) 甘草(各六铢) 大黄(一两)…

    千金方 04/03/2025
  • 食治方·菜蔬第三

      枸杞叶,味苦平涩无毒,补虚羸,益精髓。   瓜子,味甘平寒无毒,令人光泽好颜色,益气,除胸满。一名白瓜子,即冬瓜子也。白冬瓜,味甘微寒无毒,除小腹水胀,利小便,止消渴。   越…

    千金方 04/03/2025
  • 胆腑方·吐血第六

      (论二首 方二十九首 针灸法十五首)   论曰∶禀丘云∶吐血有三种,有内衄,有肺疽,有伤胃。内衄者出血,如鼻衄但不从鼻孔出?   闷便?   满闷吐之时,血从吐后出,或一合半升…

    千金方 04/03/2025
  • 膀胱腑方·三焦虚实第五

      (论三首 方十八首 灸法七首)   论曰∶夫上焦如雾(雾者霏霏起上也),其气起于胃上脘,并咽以上贯膈布胸中走腋,循足太阴之分而行,还注于手阳明,上至舌下注足阳明,常与营卫俱,行…

    千金方 04/03/2025
  • 小肠腑方·惊悸第六

      (方二十三首)   远志汤  治心气虚惊悸善忘不进食补心方。   远志 干姜 白术 桂心 黄 紫石英(各三两) 人参 茯苓 甘草 芎 茯神 当归 羌活 防风(各二两) 麦门冬 …

    千金方 04/03/2025
  • 膀胱腑方·膀胱腑脉论第一

      (论一首 脉四首)   论曰∶膀胱者,主肾也,耳中是其候也。肾合气于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号水曹掾,名玉海,重九两二铢,左回叠积上下纵广九寸,受津液九升九合,两边等。应二十…

    千金方 04/03/2025
  • 伤寒方下·百合第十二

      (论二首 方七首)   论曰∶百合病者,谓无经络百脉一宗悉致病也。皆因伤寒虚劳,大病已后不平复,变成斯病。其状恶寒而呕者,病在上焦也,二十三日当愈。其状腹满、微喘、大便坚,三四…

    千金方 04/03/2025
  • 伤寒方上·伤寒膏第三

      (方三首)   青膏  治伤寒头痛,项强,四肢烦疼方。   当归 川芎 蜀椒 白芷 吴茱萸 附子 乌头 莽草(各三两)   上八味 咀,以醇苦酒渍之,再宿以猪脂四斤煎令药色黄,…

    千金方 04/03/2025
  • 妇人方上·妊娠诸病第四

      (此篇有十章 方八十九首 灸法三首)   第一 胎动及数堕胎(方六首 灸法一首)##  治妊娠二三月,上至八九月,胎动不安,腰痛已有所见方∶   艾叶 阿胶 川芎(《肘后》不用…

    千金方 04/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