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腑方·风虚杂补酒煎第五

  (方十九首)

  巴戟天酒
  治虚羸阳道不举,五劳七伤,百病能食下气方。

  巴戟天 牛膝(各三升) 枸杞根白皮 麦门冬 地黄 防风(各二斤)

  上六味并生用,如无生者用干者,亦得 咀,以酒一石四斗浸七日,去滓,温服,常令酒气相续,勿至醉吐,慎生冷,猪、鱼、油、蒜。春七日,秋冬二七日,夏勿服。先患冷者,加干姜、桂心各一斤。好忘加远志一斤,大虚劳加五味子,苁蓉各一斤。阴下湿加五加根皮一斤。有石斛加一斤佳。

  每加药一斤,即加酒七升。此酒每年九月中旬即合,十月上旬即服。设服余药,以此酒下之

  又方 巴戟天 生牛膝(各三斤)

  上二味 咀,以酒五斗淹浸,服如前法。

  五加酒
  治虚劳不足方。

  五加皮 枸杞根白皮(各一斗)

  上二味 咀,以水一石五斗煮取汁七斗,分取四斗浸曲一斗,余三斗用拌饭下米,多少如常酿法,熟压取服之,多少任性,禁如药法,倍日将息。

  天门冬大煎
  治男子五劳七伤八风十二痹伤中六极。一气极则多寒痹腹痛,喘息惊恐头痛。二肺极则寒痹腰痛,心下坚有积聚,小便不利,手足不仁。三脉极则颜色苦青逆意,喜恍惚失气,状似悲泣之后。苦舌强咽喉干,寒热恶风不可动,不嗜食,苦眩喜怒妄言。四筋极则拘挛小腹坚胀,心痛膝寒冷,四肢骨节皆疼痛。五骨极则肢节厥逆,黄胆消渴,痈疽妄发,重病浮肿如水病状。六肉极则发疰如得击,不复言,甚者至死复生,众医所不能治。此皆六极七伤所致,非独房室之为也。

  忧恚积,思喜怒悲欢,复随风湿结气,咳时呕吐食已变,大小便不利,时泄利重下,溺血上气吐下,乍寒乍热,卧不安席,小便赤黄,时时恶梦,梦与死人共饮食,入冢神室魂飞魄散。

  筋极则伤肝,伤肝则腰背相引难可俯仰。气极则伤肺,伤肺则小便有血,目不明。髓极则阴痿不起,住而不交。骨极则伤肾,伤肾则短气不可久立,阴疼恶寒,甚者卵缩阴下生疮湿痒,手搔不欲住汁出,此皆为肾病,甚者多遭风毒,四肢顽痹,手足浮肿,名曰脚弱,一名香港脚,医所不治,此悉主之方。

  天门冬 生地黄(切,各三斗半 捣压尽取汁) 白蜜(三升,炼) 酥(三升,炼) 枸杞根(切,三斗,洗净,以水一石五斗煮取一斗三升澄清) 獐骨(一具,捣碎。以水一石煮取五斗澄清)

  上六味并大斗铜器中,微火先煎门冬,地黄减半乃合,煎取大斗二斗,下后件散药,煎取一斗,纳铜器,重釜煎令隐掌,可丸如梧子大。平旦空腹酒服二十丸,日二,加至五十丸。

  慎

  茯苓 桂心 白术 葳蕤 五加皮 菖蒲 远志 泽泻 薯蓣 柏子仁 人参 石斛 牛膝 杜仲 覆盆子 细辛 独活 枳实 川芎 大豆黄卷 黄 肉苁蓉 续断 狗脊 胡麻子 萆 白芷 橘皮 茯神 巴戟天 石南(各二两) 阿胶(十两) 甘草(六两)蜀椒 薏苡仁(各一升) 大枣(一百枚,煮作膏) 鹿角胶(五两) 蔓荆子(三两)

  上三十八味治,下筛,纳煎中有牛髓、鹿髓各加三升尤佳。小便涩去柏子仁,加秦艽二两,干地黄六两。阴痿失精去葳蕤,加五味子二两。头风去柏子仁,加菊花、防风各二两。

  小便利阴气弱,去细辛防风,加山茱萸二两。腹中冷去防风加干姜二两。无他疾根据方修合。

  凡此煎,九月下旬采药,立冬日合服,至五月上旬止,若十二月腊日合者,经夏至至七月下旬止。若停留经夏不坏,当于舍北阴处入地深六尺填沙置药中,上加沙覆之则经夏不损也。

  女人先患热者得服,患冷者勿服。

  填骨万金煎
  治内劳少气,寒疝里急,腹中喘逆,腰脊痛方。

  生地(三十斤取汁) 肉苁蓉 甘草 阿胶(各一斤) 麦门冬 干地黄(各三斤) 干姜 桑白皮 茯 牛髓(三斤) 白蜜(十斤) 清酒(四斗) 麻子仁(三升) 大枣(一百五十枚) 当归(十四两)干漆(二十?

  上二十三味,先以清酒二斗六升,纳桑根白皮、麻子仁、枣、胶为刻识之。又加酒一斗四升大瓮盛饮,吞如弹丸一枚,日三。若夏月暑热煮煎转味,可以蜜与地黄汁和诸药成丸如梧子,服十五丸,不知稍加至三十丸。

  又方 治男子风虚劳损兼时气方。

  甘草(一斤) 石斛 防风 苁蓉 山茱萸 茯苓 人参 薯蓣(各四两) 桂心 牛膝 五味子 菟丝子 巴戟天 川芎(各三两并为末) 生地骨皮 生地黄汁(各一升) 丹参(二两) 生麦门 冬汁 牛髓 白蜜(各三升) 生姜汁(一升) 胡麻(二升,以水二斗煮取四升,去滓)

  上二十二味先煮地黄、地骨皮、胡麻汁减半,纳牛髓、蜜、姜、门冬等汁,微火煎,余八升下诸药散和,令调,纳铜器中汤上煎令可丸如梧子大,酒服三十丸,日二服加至五十丸。

  小鹿骨煎
  (一云獐骨) 治一切虚羸皆服之方。

  鹿骨(一具,碎) 枸杞根(切,二升)

  上二味各以水一斗,别器各煎汁五升,去滓澄清,乃合一器同煎,取五升,日二服尽,好将慎,皆用大斗。

  地黄小煎
  治五劳七伤羸瘦干削方。

  干地黄(末,一升) 胡麻油(半升) 蜜(二升) 猪脂(一斤)

  上四味铜器中煎,令可丸如梧子大,饮服三丸,日二,稍加至十丸。久久常服,大有所益,瘦黑者肥充。

  陆抗膏
  治虚冷枯瘦身无精光虚损诸不足方

  牛髓 羊脂(各二升) 酥(《经心录》用猪脂) 生姜汁 白蜜(各三升)

  上五味先煎酥令熟,次纳姜汁,次纳蜜,次纳羊脂、牛髓,后微火煎三上三下,令姜汁水气尽即膏成,搅令凝止,温酒服,随人能否,不限多少,令人肥健发热也。(《经心录》云治百病劳虚风湿补益神效。男女通可服之良)。

  枸杞煎
  补虚羸,久服轻身不老神验方。

  九月十日取生湿枸杞子一升、清酒六升,煮五六沸取出熟研,滤取汁。令其子极净曝令干,捣末,和前汁微火煎,令可丸,酒服二方寸匕,日二,加至三匕,亦可丸,服三十丸。

  夏姬杏仁煎方
  (《太上肘后王经方》名杏金丹)∶

  杏仁三升纳汤中,去皮尖双仁,熟捣,盆中水研,取七八升汁,以铁釜置 火上,取羊脂四斤就釜内磨消,纳杏仁汁温之四五日,色如金状,饵如弹子,日三服,百日肥白,易容人不

  又方 杏仁去皮尖熬黄捣,服如梧子,日三。治枯瘦令人润泽无所禁。咳逆上气喉中百病,心下烦不得咽物者,得茯苓、款冬、紫菀并力大良。其药生热熟冷,喉中如有息肉者亦服之。

  桃仁煎方
  桃仁 蜜(各一斤) 酥(半斤) 胡麻(一升,末) 牛乳(五升) 地黄(十斤,取汁)

  上六味合煎如饧,旋服之。

  治五劳七伤方∶

  白羊头蹄(一具,净,治以草火烧令黄赤,以净绵急塞鼻及脑孔) 胡椒 荜茇 干姜(各一两) 葱白(一升) 豉(三升)

  上七味先以水煮头及蹄半熟,即纳药煮令极烂去药,冷暖任性食之∶日一具,七日凡七具。忌生冷,酢滑,五辛。陈臭等物?

  治虚劳补方∶

  羊肚(一具,切) 白术(一升)

  上二味以水二斗煮取六升,每服二升,日三为度。

  又方 豉(一升,蒸三遍) 薤白(一斤,切)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小取汗。

  膏煎
  治虚羸瘦方。

  不中水猪肪煎取一升,纳葱白一握,煎令黄,出纳盆中,平旦空腹服讫,暖覆卧至晡时,食白粥,粥不得稀,过三日服补方如下。

  羊肝(一具) 羊脊膂肉(一条) 曲末(半斤) 枸杞根(十斤)

  上四味以水三斗煮枸杞,取一斗去滓,细切肝等纳汁中,着葱豉盐如羹法合煎,看如稠糖即好,食之七日,禁如药法。

  补虚方∶

  猪肚(一具) 人参(五两) 蜀椒(一两) 干姜(三两半) 葱白(七两) 白粱米(半升,《翼》用粳米)

  上六味, 咀,诸药令相得,和米纳肚中缝合,勿令泄气,取水四斗半,缓火煮烂,空腹食之大佳,兼下少饭。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79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3/03/2025
下一篇 05/05/2025

相关推荐

  • 解毒杂治方·解五石毒第三

      (论三首 证十八条 方三十七首)   论曰∶人不服石,以庶事不佳,恶疮疥癣,温疫疟疾,年年常患,寝食不安,兴居常恶,非只己事不康,生子难育,所以石在身中,万事休泰,要不可服五石…

    千金方 04/03/2025
  • 肺脏方·肺痈第七

      (论一首 方六首)   论曰∶病咳唾脓血,其脉数实者属肺痈,虚者属肺痿。咳而口中自有津液,舌上胎滑,此为浮寒,非肺痿。若口中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也。问曰∶病…

    千金方 04/03/2025
  • 脉法·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第十四

      扁鹊曰∶夫相死脉之气,如群鸟之聚,一马之驭,系水交驰之状,如悬石之落,出筋之上,藏筋之下,坚关之里,不在荣卫,伺候交射不可知也。 脉病患不病,脉来如屋漏、雀啄者死。(屋漏者,其…

    千金方 04/03/2025
  • 治诸风方·风痱第五

      (论二首 方九首 灸法一首)   论曰∶夫风痱者,猝不能语口噤,手足不遂而强直者是也。治之以伏龙肝五升为末,冷水八升和搅,取汁饮之,能尽为善。(《肘后》此方治心烦恍惚,腹中痛满…

    千金方 04/03/2025
  • 针灸下·心腹第二

      胸胁病  通谷 章门 曲泉 膈俞 期门 食窦 陷谷 石门 主胸胁支满。 大杼 心俞 主胸中郁郁。 本神 颅息 主胸胁相引不得侧。 肝俞 脾俞 志室主两胁急痛。 肾俞 主两胁引痛…

    千金方 04/03/2025
  • 序·序

      夫清浊剖判,上下攸分,三才肇基,五行俶落,万物淳朴,无得而称。燧人氏出,观斗极以定方名,始有火化。伏羲氏作,因之而画八卦、立庖厨,滋味既兴, 瘵萌起。大圣神农氏悯黎元之多疾,遂…

    千金方 04/03/2025
  • 养性·居处法第三

      凡人居止之室,必须周密,勿令有细隙,致有风气得入。小觉有风,勿强忍,久坐必须急急避之,久居不觉,使人中风。古来忽得偏风,四肢不随,或如角弓反张,或失音不语者,皆由忽此耳。身既中…

    千金方 04/03/2025
  • 妇人方上·胞胎不出第八

      (方二十二首)   牛膝汤  治产儿胞衣不出、令胞烂方。   牛膝 瞿麦(各一两) 当归 通草(各一两半) 滑石(二两,一作桂心二两) 葵子(半升)   上六味 咀,以水九升,…

    千金方 04/03/2025
  • 上少小婴孺方下·痈疽瘰第八

      (论一首 方六十三首 灸法一首)   漏芦汤  治小儿热毒痈疽,赤白诸丹毒疮疖方。   漏芦 连翘(《肘后》用白薇) 白蔹 芒硝(《肘后》用芍药) 甘草(各六铢) 大黄(一两)…

    千金方 04/03/2025
  • 风毒香港脚方·论风毒状第一

      论曰∶考诸经方往往有脚弱之论,而古人少有此疾。自永嘉南渡,衣缨士人,多有遭者。   岭表江东,有支法存、仰道人等,并留意经方,偏善斯术;晋朝仕望,多获全济,莫不由此二公。又宋齐…

    千金方 04/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