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七窍病·齿病第六

  (论一首,方三十八首,灸法二首)

  论曰∶凡齿龈宣露,多是疳 及月蚀,以角蒿灰夜敷龈间,使满,勿食油,不过二三夜,瘥。食油及干枣即发,所以患齿者,忌油干枣及桂心。每旦以一捻盐纳口中,以暖水含,揩齿及叩齿百遍,为之不绝,不过五日,口齿即牢密。凡人齿龈不能食果菜者,皆由齿根露也,为此盐汤揩齿、叩齿法,无不愈也,神良。凡人好患齿病,多由月蚀夜食饮之所致也,识者深宜慎之。所以日月蚀未平时,特忌饮食,小儿亦然。

  治龋齿及虫痛方。

  白附子 知母 细辛(各六铢) 川芎 高良姜(各十二铢)

  上五味末之,以绵裹少许着齿上,有汁吐出,一日两度,含之,亦治口气。

  又方 切白马悬蹄如米许,以绵裹着痛处孔中,不过三度。

  治 齿虫齿,积年不瘥,从少至老方。

  雀麦草一名杜姥草,似牛毛草,以苦瓠叶四十枚净洗,露一宿,平旦取草屈长二寸,广一寸,浓五分,以瓠叶裹缚之,作五六十裹子,取三年酽醋浸之,至日中取两裹纳火中,炮令极热,纳口中齿外边熨之,冷则易之,取铜器以水纳中,解裹于水中洗之,得虫长三分,老者黄赤色,小者白色,多者得三四十枚,少者得一二十枚。

  治虫齿方

  莨菪子三合,如无,葱子、韭子并得,以青钱七文,烧令赤,取小口罂子令可口含得者,将钱纳罂子中,取一撮许莨菪子安钱上,令炮炮声,仍与半合许水淋,令气上,从罂出,将口含罂口,令气莫出,用熏齿,冷复更作,取三合药尽为剂。非止虫齿得瘥,或风齿、龋齿、齿中病悉主之,口中多津,即吐之。

  又方 白杨叶切一升,水三升,煮取一升,含之。

  又方 大醋一升煮枸杞根白皮一升,取半升含之,虫立出。

  又方 取桃仁少许,以钗头穿向灯上烧之,烟出,经少时吹灭,即纳入口安虫齿上咬之,不过五六度。(一方作胡桃仁。

  治疳虫蚀齿根方。

  地龙置石上,着一撮盐,须臾化为水,以面展取,却待凝浓,取以纳病上,又以皂荚去皮涂上,虫即出。

  又方 纯麻子烛烬研,以井花水涂之。

  又方 黑 羊脂、莨菪子各等分,先烧铁锄斧銎令赤,纳其中,烟出,以布单覆头,令烟气入口熏之。

  治齿龈肿痛,及虫痛方。

  黄芩 甘草 桂心 当归 细辛 蛇床子(各一两)

  上六味 咀,以醋浆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含之,日三夜二。

  治齿有孔不得食、面肿方。

  莽草(十叶) 猪椒附根皮(长四寸者七枚)

  上二味 咀,以浆水二升,煮取一升,满口含,倦即吐却,日二三度。

  治齿根肿方。

  松叶(一把切) 盐(一合)

  上二味以酒三升,煮取一升含之。

  治齿根动欲脱落方

  生地黄绵裹着齿上,咋之,又 咀,以汁渍齿根,日四、五着之,并咽汁,十日大佳。

  治齿根动痛方。

  生地黄 独活(各三两)

  上二味 咀,以酒一升渍一宿,以含之。

  治齿龈间津液、血出不止方

  生竹茹二两,醋煮含之。

  又方 细辛(二两) 甘草(一两)

  上二味 咀。以醋二升煎取一升,日夜旋含之。

  又方 矾石一两,烧水三升,煮取一升,先拭血,乃含之,已后不用朽人牙根,齿落不用之可也。

  治齿间血出方。

  以苦竹叶浓煮之,与盐少许,寒温得所,含之,冷吐。

  又方 温童子小便半升,取三合含之,其血即止。

  治齿出血不止方。

  刮生竹皮二两,苦酒浸之,令其人解衣坐,使人含 其背上三过。仍取竹茹浓煮汁,勿与治酒醉、牙齿涌血出方。

  当归(二两) 桂心 细辛 甘草(各一两) 矾石(六铢)

  上五味 咀。以浆水五升,煮取二升含之,日五六,夜三。

  又方 烧钉令赤,注血孔中,止。

  治头面风,口齿疼痛不可忍方。

  蜀椒(二合) 莽草(十叶) 雀李根 独活(各二两) 细辛 川芎 防风(各一两)

  上七味 咀。以酒二升半,煮三五沸,去滓含之,冷吐,更含之,勿咽汁。(张文仲有白术二两)

  又方 鸡屎白烧灰,以绵裹置齿痛上,咬咋之。

  又方 鸡屎白以醋渍煮,稍稍含之。

  又方 煮枸杞汁含之。

  又方 生地黄(一节),蒜(一瓣)。上二味熟捣绵裹着痛上,咬之,勿咽汁,汁出吐之,日日 ?

  又方 含驴尿,须臾止。

  风齿疼痛,灸外踝上高骨前交脉三壮。

  又以线量手中指至掌后横纹,折为四分,量横纹后当臂中灸二壮愈,随左右。

  含漱汤
  治齿痛方。

  独活(三两) 黄芩 川芎 细辛 荜茇(各二两) 当归(三两) 丁香(一两)

  上七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含嗽之,须臾闷乃吐,更含之。(《古今录验》同,有甘草二两)

  又方 含白马尿,随左右含之,不过三五口。

  治齿痛漱汤方。

  腐棘刺二百枚,以水二升,煮取一升,旋旋含之,日四五度,以瘥止。

  又方 川芎 细辛 防风 矾石 附子 藜芦 莽草上七味各等分作末,绵裹如弹丸大。酒浸安所患处,含之勿咽,日三,刺破,极佳。

  又方 蚯蚓粪水和,作稠泥团,以火烧之,令极赤如粉,以腊月猪膏和,敷齿龈上,日三两度,永瘥。

  又方 取自死蚯蚓干者捣末,着痛处,即止。

  治齿龈痛、不可食生果方。

  生地黄 桂心上二味合嚼之,令味相得,咽之。

  又方 马齿苋一把嚼之,即瘥。

  治牙痈塞、口噤不开方。

  附子(大者一枚) 黄连(十八铢) 矾石(一两)

  上三味末之。纳管中,强开口吹之,入喉间,细细吹之。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83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3/03/2025
下一篇 05/05/2025

相关推荐

  • 针灸下·小儿病第九

      本神 前顶 囟会 天柱 主小儿惊痫。 临泣,主小儿惊痫反视。 颅息 主痫喘不得息。 然谷 主小儿脐风,口不得开,善惊。 HT 脉 长强 主小儿惊痫螈 ,多吐泄注,惊恐失精,瞻视…

    千金方 04/03/2025
  • 脉法·五脏积聚第七

      人病有积有聚有谷气(谷一作系)。夫积者,脏病,终不移也。聚者,腑病,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为可治也。谷气者,胁下牵痛,按之则愈,愈而复发,夫病已愈不得复发,发即为谷气也。   诸…

    千金方 04/03/2025
  • 膀胱腑方·三焦脉论第四

      (论一首)   论曰∶夫三焦者,一名三关也。上焦名三管反射,中焦名霍乱,下焦名走哺。合而为一,有名无形,主五脏六腑往还神道,周身贯体,可闻而不可见,和利精气,决通水道,息气肠胃…

    千金方 04/03/2025
  • 脾脏方·脾脏脉论第一

      (论一首)   论曰∶脾主意,脾脏者,意之舍,意者存忆之志也。为谏论大夫,并四脏之所受。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

    千金方 04/03/2025
  • 妇人方中·虚损第十

      (论一首五条 方二十首)   论曰∶妇人非只临产须忧,至于产后,大须将慎,危笃之至,其在于斯。勿以产时无他,乃纵心恣意,无所不犯。犯时微若秋毫,感病广于嵩岱,何则?产后之病,难…

    千金方 04/03/2025
  • 上七窍病·鼻病第二

      (论一首,方五十五首,灸法六首)   治鼻塞,脑冷,清涕出方。   通草 辛夷(各半两) 细辛 甘遂(一作甘草) 桂心 川芎 附子(各一两)   上七味末之,蜜丸,绵裹纳鼻中,…

    千金方 04/03/2025
  • 养性·居处法第三

      凡人居止之室,必须周密,勿令有细隙,致有风气得入。小觉有风,勿强忍,久坐必须急急避之,久居不觉,使人中风。古来忽得偏风,四肢不随,或如角弓反张,或失音不语者,皆由忽此耳。身既中…

    千金方 04/03/2025
  • 伤寒方下·百合第十二

      (论二首 方七首)   论曰∶百合病者,谓无经络百脉一宗悉致病也。皆因伤寒虚劳,大病已后不平复,变成斯病。其状恶寒而呕者,病在上焦也,二十三日当愈。其状腹满、微喘、大便坚,三四…

    千金方 04/03/2025
  • 养性·道林养性第二

      真人曰∶虽常服饵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养性之道,莫久行久立,久坐久卧,久视久听。盖以久视…

    千金方 04/03/2025
  • 脾脏方·热痢第七

      (论一首 脉证二十四条)   (方二十六首 灸法十首)   论曰∶余立身以来,三遭热痢,一经冷痢,皆日夜百余行,乃至移床就厕,其困笃如此,但率意自治者,寻手皆愈。乃知此疾天下易…

    千金方 04/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