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六 神方·五膈散

  治肺伤寒,误服凉药,冰消肺气,胸膈膨胀,呕吐酸水,口中如含冰雪,体倦减食,或成冷劳,胸中冷痰,服此皆效。

  人参 黄 (炙) 白术 麦冬 官桂 附子(炮) 干姜(炒) 远志(去心) 台椒 北细辛 百部(去芦) 杏仁(各等分)

  共为末。水煎服四钱。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1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2/03/2024
下一篇 04/03/2024

相关推荐

  • 卷一 序·奏玉帝青辞

      维大宋绍兴十六年丙寅月,武翼郎臣窦材奏启玉皇上帝玉陛下。   臣闻上天好生而恶死,下民畏死而贪生,上天虽云恶杀,但示劝惩于下民,非其人而杀之者有之。下民虽曰贪生,但归生死于天命…

  • 卷五十一 卷下·蝼蛄疖

    风寒凝于发际,或冷水沐头,小儿头上生疖,麻油调百花散涂之。如脑痈初起,亦服救生汤。

  • 卷五十七 卷中·怔忡

      凡忧思太过,心血耗散,生冷硬物损伤脾胃,致阴阳不得升降,结于中焦,令人心下恍惚,当以来复丹、金液丹、荜澄茄散治之。若心血少者,须用独骸大丹,次则延寿丹亦可。(忧思之伤,怔忡之本…

  • 卷六十一 卷中·下注病

      贫贱人久卧湿地,寒邪客于肾经,又兼下元虚损,寒湿下注,血脉凝滞,两腿粗肿,行步无力,渐至大如瓜瓠。方书皆以消湿利水治之,损人甚多,令灸涌泉、三里、承山各五十壮即愈。(俗名苏木腿…

  • 卷十四 卷中·伤寒衄血

      凡鼻衄不过一二盏者,气欲和也,不汗而愈。若衄至升斗者,乃真气脱也,针关元入三寸,留二十呼,血立止;再灸关元二百壮,服金液丹。不然恐成虚劳中满。(当解、当清、当温、当补,审证施治…

  • 卷八十五 神方·碧霞散

      治痰涎壅盛卒仆,或发惊搐,一切急症,服此吐痰。   猪牙皂角(炙去皮弦) 铜青(另研) 大黄(生用) 金线重楼(即金线钓虾蟆,制法见后,各五钱。)   上为末。每服一钱,小儿三…

  • 卷二 序·进医书表

      臣闻医家正道,《内经》为真,《内经》言病最详,而无治病之法,故黄帝又与岐伯撰出《灵枢》,实为医门所最急者也。嗣后,秦越人根据《内经》旨趣,而演八十一难、九针之说,晋皇甫士安采《…

  • 卷三十六 神方·四顺散

      治中暑冷热不调,大便下赤白脓。   川黄连(酒炒) 当归 芍药(各二钱) 御米壳(去隔膜,醋炒,二钱)   加生姜七片水煎,食前热服。

  • 卷十二 卷中·阴阳换气

      凡伤寒阳证欲作汗,阴证已加灸,真元欲复,与邪气分争,必发寒战,鼻衄昏迷,牙关微紧,四肢微厥,乃阴阳换气也。一二时辰,自然腋下汗出而愈。(阴阳换气,即今之所谓战汗,须预告病家,令…

  • 卷六十七 卷中·溺血

      凡膏粱人,火热内积,又多房劳,真水既涸,致阴血不静,流入膀胱,从小便而出。可服延寿丹,甚者灸关元。若少壮人,只作火热治之,然在因病制宜。(火热为积,实证也,一剂寒凉可解;房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