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禽部·鹜

释名
名鸭、舒凫、家凫、末匹。

气味
鹜肪(即鸭油,炼过再用):甘、大寒、无毒。
肉:甘、冷、微毒。

主治
鹜肪:气虚、寒热、水肿。瘰疬出水,可用鸭油调半夏末敷涂。
肉:
久虚发热,吐痰咳血。用黑嘴白鸭一只,取血。加温酒饮适量。另将此鸭 去毛,破腹 去肠,拭净,放入大枣肉二升,参苓平胃散一升,扎定,半装沙锅中以炭火慢煨。取陈酒一瓶,分三次倒入锅内。待酒干后,食鸭及枣。此主名“白凤膏”,常吃,病好渐愈。
大腹不病(小便短少)。用青头雄鸭煮汁饮,厚盖被,令汗出。又方:用白鸭一只,治净,以豉半升,同姜、椒放鸭腹中,缝定后蒸熟吃下。头煮服,治水肿通利小便。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18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十四 鳞部·乌蛇

    释名乌梢蛇、黑花蛇。 气味(肉)甘、平、无毒。 主治大麻风。用乌蛇三条蒸熟。取肉焙干,研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米粒大。以此喂乌鸡,待食尽即杀鸡烹熟。取鸡肉焙干,研为末。每服一钱,酒…

  • 卷一百零九 草部·茵陈蒿

    气味(茎、叶)苦、平、微寒 、无毒。 主治大热黄疸。用茵陈切细煮汤服。生食亦可,亦治伤寒头痛、风热痒疟,利小便。此方名“茵陈羹”。遍身风痒。用茵陈煮浓汤洗 浴即愈。疬疡风病(按:此…

  • 卷六十九 石部·杓上砂

    主治面上风粟,或青或黄赤,隐暗涩痛,及人唇上生疮者,本家杓上刮去唇砂一二粒,即安。又妇人吹乳,取砂七枚,温酒送下,更以炊帚枝通乳孔。此皆莫解其理。 集解此淘米杓也。有木杓、瓢杓,皆…

  • 卷一百六十九 草部·青黛

    释名靛花、青蛤粉。 气味咸、寒、无毒。 主治肺热咯血。用青黛一两、杏仁(以牡晟粉炒过)一两,一起研匀,加黄蜡化和做成三十个饼子,称为“青饼子”。每服一饼,以干柿半个夹定,外用湿纸裹…

  • 卷一百七十八 草部·山豆根

    释名解毒、黄结、中药。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急黄。用山豆根末,水送服二钱。赤白痢。用山豆根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白开水送下。三服后即可止痢。水盅腹大,…

  • 卷三十九 草部·三七

    释名山漆、金不换。 气味(根)甘、微苦、温、无毒。 主治吐血、务血不止。用三七一钱,口嚼烂,米汤送下。赤痢血痢。用三七三钱,研细,淘米水调服。大肠下血。用三七研细,淡白酒调一至二钱…

  • 卷三 水部·冬霜

    释名取霜法:用鸡毛扫取,装入瓶中,密封保存于阴凉处,虽成水液,历久不坏。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饮冬霜可解酒热,凡酒后面热耳赤者,饮之立消。伤寒鼻塞,饮冬霜亦可通鼻。 附方暑天长…

  • 卷五 果部·榔梅

    气味(实)甘、酸、平、无毒。 主治生津止渴,清神下气,消酒。

  • 卷二十二 土部·墨

    释名亦名乌金、陈玄、玄香、乌玉块。 气味辛、湿、无毒。 主治吐血。用墨磨汁同菜菔汁或生地黄汁饮下。流鼻血。用浓墨汁滴入鼻中。大小便血。用好墨细线二钱,阿胶化汤调服。小便淋漓不通。用…

  • 卷五十七 菜部·南瓜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补中益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