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二 鳞部·鲫鱼

释名
鲋鱼

气味
(肉)甘、温、无毒。

主治
脾胃虚冷。用鲫鱼半斤切碎,放入煮开的豉汁中,加胡椒、莳萝、姜橘末,空腹吃下。此方名“鹘突羹。”
突患水肿。用鲫鱼三尾,去肠留鳞。以商陆、赤粘豆等分,填满鱼腹,扎定,加水三升久煮,去鱼,吃豆饮汁。二日吃一次,不过三次,小便通畅,即愈。
消渴饮水。用鲫鱼一尾。去肠留鳞,以茶叶填满,湿纸包好,煨熟吃下。吃过数尾即愈。
肠风下血。用活鲫鱼一大尾,去肠留鳞,以五倍子末填满,包泥中,煅存性,研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或加饭做成丸子,一天服三次。
肠痔滴血。常用鲫鱼作汤吃。
反胃吐食。用大鲫鱼一尾。去肠留鳞,以绿矾末填满,包泥中,煅存性,研为末。每服一钱,米汤关定。一天服二次。
膈气吐食。用大鲫鱼一尾,去肠留鳞切大蒜片填满,纸包,泥封,晒至半干,炭火煨熟。取鱼肉和平胃散末一两,共捣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
小肠疝气。每次取鲫鱼一尾,加茴香煮食,久食自愈。
妊娠感寒。用大鲫鱼一尾烧成灰,酒送服一匙。无汗,腹中缓痛者。用醋送服。
妇女血崩。用长五寸的鲫鱼一尾,去肠,以血竭、乳香填满,棉包好,烧存性,研为末。每服三钱,热酒调下。
小儿丹毒。用鲫鱼肉五合、赤小豆末二合,一起捣匀,调水敷患处。
小儿头疮(昼开出脓,夜即复合)。用四雨长的鲫鱼一尾,去肠,以去皮的大附子一个,研末填入鱼腹,炙焦,研细,敷疮上,再捣蒜封住。
走马牙疳 。用鲫鱼一尾,去肠,以砒一分、生地黄一两填入,纸包,烧存性,加枯白凡、麝香各少许共研为末,敷患处。
刮骨取牙。用鲫鱼一尾,去肠,以砒填入,露于阴地,待鱼体长出霜粉,刮下收存,同时以针挑开牙根,点药少许,咳嗽牙落。又方:和硇砂填鲫鱼肉内煨过,收存瓶中,待有霜粉生成,刮取如上法使用。
诸疮肿毒。用一斤重的鲫鱼,去肠,以柏叶填满,纸裹,泥包,煅存性,加轻粉二钱,共研为末,调麻油涂搽。
骨诅脓出。用鲫鱼一尾,去肠,以盐填满,扎定,加水一碗,煮至干焦。研为末,调猪油涂搽,如有微痛,不必顾虑。
臁疮。有鲫鱼三尾,洗净,穿山甲二钱,一起夹在劈成两半的长皂荚之间,所定,煨存性研为末。先以水洗净脓血,待恶汁流眉尽,即用麻油轻粉调药末敷涂。一天涂一次。
谋疮,阴蚀疮。有鲫鱼胆胆汁涂搽。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20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五十二 菜部·石花菜

    释名琼枝,并以形名之。 气味甘、咸、大寒、滑、无毒。 主治去上焦浮热,发下部虚寒。

  • 卷一百九十八 草部·虎掌

    释名虎膏、鬼 气味苦、温、有大毒。 主治中风口噤目闭。用天南星研为末,加白龙脑等分,调匀。每次用手指点末擦啮二、三十遍,口自开。此方名“开失散”或“破棺散”。小儿惊风。用一两重的天…

  • 卷三十七 木部·檀桓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安神止渴,久服强身。

  • 卷一百二十二 草部·芦

    释名亦名苇、葭。花名蓬 ,笋名 (音拳)。初生的苇叫葭,未开花时叫芦,长成后叫苇。 气味(根)甘、寒、无毒。(笋)小苦、冷、无毒。(茎、叶)甘、寒、无毒。(蓬 )甘、寒、无毒。 主…

  • 卷五十二 石部·紫石英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补不足,定惊悸,安魂魄,填下焦,止消渴,养肺气,治惊痫,蚀脓。

  • 卷二百三十九 草部·通脱木

    释名通草、活夺、离南。 气味甘、淡、寒、无毒。 主治水肿癃闭,明目退退热,泻肺,利小便。

  • 卷一百一十八 草部·天名精

    释名亦名天蔓菁、天门精、地菘、玉门精、麦句姜、蟾蜍兰、蛤蟆蓝、蚵 草、豕首、彘颅、活鹿草、刘 草、皱面草、母猪芥。果实名鹤虱,根名杜牛膝。 气味(叶、根)甘、寒、无毒。李明珍说:“…

  • 卷二 序·序例

      七方   [岐伯曰]气有多少,形有盛衰,治有缓急,方有大小。又曰: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近者奇之,远者偶之。汗不以奇,下不以偶。补上治上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近而偶奇…

  • 卷十一 兽部·牛黄

    释名丑宝。 气味苦、平、有小毒。 主治初生胎热,或身体发黄。用牛黄中豆大一块,加蜜调成膏,乳汁化开,频频滴儿口中。小儿热惊。用牛黄如杏仁大一块,加竹沥、姜汁各一合,调匀与儿服。惊 …

  • 卷二十九 菜部·苋

    气味(菜)甘、冷利、无毒。(苋实)甘、寒、无毒。 主治产后下痢,蛇虫螫伤,漆疮搔痒等。苋实治翳、明目、利大小便。根晒干,烧存性,研末治牙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