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八 虫部·萤火 admin • 05/05/2025 10:05 • 本草纲目 释名夜光、熠 、景天、救火,据火、挟火。 气味辛、微温、无毒。 主治明目,疗青盲,治小儿火疮伤等。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234.html 赞 (0) admin 0 0 生成海报 序·序 上一篇 04/03/2025 卷八十一 灵枢·痈疽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卷二十 木部·水杨 释名青杨、蒲柳、蒲杨、蒲多,多柳、蕉苻。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赤白痢。用水杨枝叶捣汁一升服。一天服两次。痘毒不发,用水杨枝叶五斤,煎汤温浴,水冷换热,痘疮逐渐行浆贯满。如不满,… admin 本草纲目 05/05/2025 卷四十六 木部·桐 释名白桐、黄桐、泡桐、椅桐、荣桐。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手足浮肿。用桐叶煮汁浸泡,同时饮汁少许。汁中加小豆更好。痈疽发背(大如盘,臭腐不可近)。用桐叶在醋中蒸过贴患处。退热止痛… admin 本草纲目 05/05/2025 卷八 土部·石碱 释名凝水石。 气味辛、寒、无毒。 主治男女转脬,小便困难。用寒水石(按:此处指凝水石)二两、滑石一两、葵子一合,共研为末,加水一斗,煮成五升。每服一升。牙龈出血,有洞。用凝水石粉三… admin 本草纲目 05/05/2025 卷三十九 石部·空青 释名亦名杨梅青 气味甘、酸、寒、无毒。 主治眼睛昏花不明。用空青少许,露一夜,次日,点眼。翳障。用空青、矾石(烧过)各一两,贝子四枚,共研细,每日点眼。又方:空青二钱,蕤仁(去皮)… admin 本草纲目 05/05/2025 卷十六 谷部·参子 释名龙爪粟、鸭爪稗。 气味甘、涩、无毒。 主治补中益气,厚肠胃。 admin 本草纲目 05/05/2025 卷三十七 草部·白头翁 释名野丈人、胡王使者、奈何草。 气味(根)苦、温、无毒。 主治热痢下重。用白头翁二两,黄连、黄蘖、秦皮各三两,加水七升煮成二升。每服一长。不愈再服。妇人产后痢虚极者,可加甘草、阿胶… admin 本草纲目 05/05/2025 卷二十九 虫部·蛆 释名蛆是蝇的幼虫 气味寒、无毒。 主治一切疳疾。在六月间取粪坑中蛆淘净,封竹筒中,干后研末。每服一、二钱,加麝香少许,米汤送服。又方:用淘米水泡蛆一天,逐日换汁,再以清水三天,也是… admin 本草纲目 05/05/2025 卷十三 木部·檀香 释名旃檀、真檀。 气味白旃檀:辛、温、无毒。紫檀:咸、微寒、无毒。 主治白旃檀:心腹痛、肾气痛、噎膈吐食、风热肿毒。紫檀:止血、止痛、疗淋、敷刀伤。 admin 本草纲目 05/05/2025 卷一百九十八 草部·虎掌 释名虎膏、鬼 气味苦、温、有大毒。 主治中风口噤目闭。用天南星研为末,加白龙脑等分,调匀。每次用手指点末擦啮二、三十遍,口自开。此方名“开失散”或“破棺散”。小儿惊风。用一两重的天… admin 本草纲目 05/05/2025 卷六 草部·荠苠 释名读如齐尼。亦名杏参、杏叶沙参、甜桔梗、白面根。苗名隐忍。 气味(根)甘、寒、无毒。 主治强中、消渴(男子出精后,阴茎仍然坚挺,称为“强中”;如同时有多饮多便现象,即属“消渴”,… admin 本草纲目 05/05/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