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虫部·原蚕

释名
晚蚕、魏蚕、夏蚕、热蚕。

气味
原蚕沙:甘、辛、温、无毒。
雄原蚕蛾:咸、温、有小毒。

主治
雄原蚕蛾:
阳萎。用蚕蛾二升,去头、翅、足,炒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夜服一丸。如觉药力过猛。服菖蒲酒可以抑制。
遗精白浊。用晚蚕蛾焙干,去翅足,研为末,加饭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四十丸,淡盐汤送下。引丸易腐湿。应常以火烘。
血淋疼痛。用晚蚕蛾研为末,热酒送服二钱。
止血生肌(治刀斧伤)。晚蚕蛾炒为末,敷涂伤处。 原蚕沙:(按蚕的粪便)
半身不遂。用蚕沙两袋,蒸熟,交替熨患处,同时以羊肚,粳米煮粥吃,并吃蚕沙一枚。
消渴饮水。用晚蚕沙焙干为末,每服二钱,冷水送下。
妇女血崩。用蚕沙为末,酒送服三钱。
月经久闭。用蚕沙四两,在砂锅内炒成半黄色,加酒一壶煮沸,澄去沙。每温服一碗即通。
跌打损伤。用蚕沙四两(炒黄)、绿豆粉四两(炒黄)、枯矾二两四钱,共研为还想,调醋敷涂,以布条包好。换药三、四次即愈。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25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一百三十 草部·地黄

    释名亦名 (音户)、芑(音起)、地髓。 气味(生地黄)甘、寒、无毒。(熟地黄)甘、微苦、微温、无毒。 主治吐血唾血,补虚、除热,去痈疖。用生地黄不拘多少,三捣三压,取全部液汁,装瓦…

  • 卷二十四 鳞部·黄颡鱼

    释名黄平面鱼,央轧。 气味甘、平、微毒。 主治水肿。用黄颡鱼三尾、纱绿豆一俣、大蒜三瓣,水煮烂,去鱼食豆,以煮汁调商陆末一钱服下。有人把此主用诗记下:“一头黄颡八须鱼,绿豆同煎一合…

  • 卷五 兽部·马

    气味马肉:辛、苦、冷、有毒。白马尿:辛、微寒、有毒。白马通(白马屎):微温、无毒。 主治马肉:除热,下气,长筋骨,强腰脊,治寒热痿痹。煮汁,洗治头疮白秃及豌豆疮毒。白马尿:妇女乳肿…

  • 卷十三 兽部·狗宝

    气味甘、咸、平,有小毒。 主治噎食病(数月不愈)。用狗宝研为末,每取一争,加威灵仙二两、盐二钱,共捣如泥,再加浆水一杯搅匀,去渣饮服。一天服二次。 不过三日可愈。愈后服补剂。痈疽发…

  • 卷二百三十 草部·预知子

    释名圣知子、圣先子、盍合子、仙沼子。 气味(子、仁)苦、寒、无毒。 主治精神病(心气不足,精神恍惚,语言错妄,忪悸烦郁,忧悉惨戚,喜怒多风扇,健忘少睡,夜多异梦,狂不知人)。用预知…

  • 卷三十七 石部·代赭石

    释名亦名须丸、血师、土朱、铁朱。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哮喘,睡卧不得。用代赭石,研末,米醋调服。宜常服用。伤寒无汗。用代赭石、干姜,等分为末,热醋调匀搽在两手心上,然后紧握双拳…

  • 卷二百零六 草部·玉簪

    释名白鹤仙。 气味(根)甘、辛、寒、有毒。 主治捣汁服,解一切毒,下骨鲠,涂痈肿。 附方玉簪气味同根,可治蛇虫咬伤(捣汁和酒服,以渣敷伤处)。

  • 卷二百零四 草部·天门冬

    释名亦名门冬、颠勒、颠棘、天棘、万岁藤。 气味(根)苦、平、无毒。 主治肺痿咳嗽,吐涎,回燥而不渴。用生天门冬捣汁一斗、酒一斗、饴一升、紫苑四合,浓煎成丸子。每服一丸,如杏仁大。一…

  • 卷四十九 菜部·百合

    释名藩、强瞿、蒜脑薯。 气味(根)甘、平、无毒。 主治面合病(伤寒病之后坐卧不安,神志不清,胡言乱语)。如已发汗用百合枚,水泡一夜,次日清晨以泉水煮取一升;另用知母三两,加水二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