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十五 木部·榆

释名
零榆。白者名粉。

气味
白皮:甘、平、滑利、无毒。

主治
喘不止。用榆白皮阴干,焙为末,每天清晨和晚上用末二钱、水五合,煎成胶状服下。
虚劳白浊。用榆白皮二升,加水二斗,煮成五升,分五次服下。
小便气淋(按:指小便时觉气胀面排尿困难)。用榆枝,石燕子煎水,每日饮服。
五淋涩痛。用榆白皮阴干、焙研,每取五我,加水五合,煎如胶,一天服二次
口渴多尿。用榆皮二斤,去黑皮,加水一斗,煮成一升。每服三合,一天服三次。
身体突然浮肿。用榆皮捣为末,同米煮粥吃,以小便能畅为效。
早产后流血不止。用榆白皮、当归(焙)各半两,加生姜水煎服。
胎死腹中或母因病欲堕胎。用榆白皮煮汁服二升。
头、身长疮。用榆白皮研为末,调油涂搽。
火伤成疮。嚼榆白皮敷涂。
五色丹毒(又名游肿)。榆白皮研为末,调鸡蛋白涂搽。
背疽。用榆根白皮,切细,清水洗净,捣至极烂,调香油敷搽,留出疮头透气。药干则以苦茶润湿,若药已不粘,须另换新调的药。
小儿瘰疬。用榆白皮生捣如泥,封涂患处。经常换药。
榆叶:
消水肿,利小便,下石淋。用榆树嫩叶作汤或炒吃。
胆热虚劳不眠。用榆叶、酸枣仁等分。加蜜做成丸子,每日服适量。
酒 鼻。用榆叶煎汁常洗。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27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三 石部·石硫赤

    释名亦名石亭脂、石硫丹、石硫芝。为硫磺之呈现红色者,功同硫磺。 气味苦、温、无毒。 主治赤鼻作痛。用呈紫色的石亭脂(红色者次之,黄色者勿用),研细,冷水调搽患处,半月可愈。风温脚气…

  • 卷二十七 石部·石钟乳

    释名亦称留公乳、虚中、芦石、鹅管石、夏石、黄砂石。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一切劳嗽(胸膈痞满,咳嗽不已)。用石钟乳、雄黄、佛耳草、款冬花,等分为末。每用一钱,细烧成烟,以筒吸烟入…

  • 卷二百一十九 草部·菟丝子

    释名菟缕、菟 、菟芦丘、赤纲、玉女唐蒙、火焰草、野狐丝、金线草。 气味(子)辛、甘平、无毒。 主治消渴不止。用菟丝子煎汁随意饮服,以止为度。白浊遗精(思虑太过,心肾虚损,真阳不固,…

  • 卷二百一十一 草部·羊踯躅

    释名黄踯躅、黄杜鹃、羊不食草、闹羊花、惊羊花,老虎花、玉枝。 气味(花)辛、温、有大毒。 主治风痰注痛。用羊踯躅花、天南星,一起生捣作饼,蒸四、五遍,以衡布袋收存。用时取焙为末,加…

  • 卷二十 木部·水杨

    释名青杨、蒲柳、蒲杨、蒲多,多柳、蕉苻。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赤白痢。用水杨枝叶捣汁一升服。一天服两次。痘毒不发,用水杨枝叶五斤,煎汤温浴,水冷换热,痘疮逐渐行浆贯满。如不满,…

  • 卷八十六 木部·芙蓉

    释名地芙蓉、木莲、华木、桦木、拒霜。 气味(叶并花)微辛、平、无毒。 主治赤眼肿痛。用木芙蓉叶研为末,水调匀贴太阳穴中“清凉膏”。月经不止。用木芙蓉花、莲蓬壳,等分为末,每服二钱,…

  • 卷四 虫部·蛔虫

    释名人龙。 气味大寒。 主治多年风眼。用蛔虫五条,晒干,研为末,加腻粉一钱、石胆半钱,共研为末点眼。每日二、三次。一切冷瘘。和人吐蛔虫烧灰涂搽。涂前以甘草汤洗净患处。小儿赤眼(胎赤…

  • 卷一百二十二 草部·芦

    释名亦名苇、葭。花名蓬 ,笋名 (音拳)。初生的苇叫葭,未开花时叫芦,长成后叫苇。 气味(根)甘、寒、无毒。(笋)小苦、冷、无毒。(茎、叶)甘、寒、无毒。(蓬 )甘、寒、无毒。 主…

  • 卷一百一十五 草部·刘寄奴草

    释名金寄奴、乌藤菜。 气味苦、温、无毒。 主治大小便血。用刘寄奴研末,茶调匀,空心服二钱即止。打伤瘀血,伤及腹内,用刘寄奴、骨碎补、延胡索各一两,加水二升,煎至七合,又倒入酒和童便…

  • 卷六 谷部·荞麦

    释名翘、乌麦、花荞。 气味甘、平、寒、无毒。 主治咳嗽上气。用荞麦粉四两、茶末二钱、生蜜二两,加水一碗,搅于极匀,饮服。引气下降,即愈。水肿气喘。用生大戟一钱、荞麦面二钱,加水作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