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十七 木部·接骨木

释名
续骨木、木蒴 。

气味
甘、苦、平、无毒。

主治
折上伤筋骨。用接骨木半两、乳香半钱,芍药、当归、芎 ,自然铜各一两,共研为末,化黄蜡四两,投药末搅匀,做成丸子,如芡子大。若只是伤损,以酒化服一丸即可;若碎折筋骨,则先用化药敷贴,然后内服。
产后血晕。用接骨木碎块一把,加水一升煮成半升,分次服下。

附方
接骨木以功能接骨而得名,但现在临床上还用它来治疗急慢性肾炎水肿、小便不利、风疹瘙痒等症。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28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十一 石部·黄矾

    集解《新修本草》曰:黄矾亦疗疮生肉,兼染皮用之。黄矾出陕西瓜州、沙州及舶上来者为上,黄色,状如胡桐泪。人于绿矾中拣出黄色者充之,非真也。波斯出者,打破中有金丝纹,谓之金线矾。《广州…

  • 卷四十四 木部·肥筇荚

    气味(荚)辛、温、微毒。 主治肠风下血。用独子肥皂(烧存性)一片,研为末,加糊调成丸子,陈米汤送下。下痢噤口。用肥皂荚一枚,以盐填实,烧存性,研为末。取少许放入白米稀饭内吃下,有效…

  • 卷七十二 草部·胡芦巴

    释名亦名苦豆。 主治小肠气痛。用胡芦巴炒过,研细。每服二钱,茴香酒送下。肾脏虚冷,腹胁胀满。用胡芦巴(炒)二两,熟附子、硫磺各七钱五分,共研为末,加酒煎曲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

  • 卷七十五 木部·女贞

    释名贞女、冬青、蜡树。 气味(实)苦、平、无毒。 主治补肾滋阴。取女贞子,去梗叶,浸酒中一日夜,擦去皮,晒干,研为末,待早莲草出时,采数石,捣汁熬浓,和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夜服…

  • 卷九 菜部·菘

    释名白菜。按陆佃埤雅云:菘性凌冬晚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名菘。今谓之白菜,其色表白也。 气味(茎、叶)甘、温、无毒。(子)甘、平、无毒。 主治(茎叶)通利肠胃,除胸中烦,解酒渴…

  • 卷八 介部·田螺

    气味肉:甘、大寒、无毒。壳:甘、平、无毒。 主治消渴饮水(日夜不止,小便频数)。用田螺五升,在水一斗中浸一夜,渴即取此水饮用。每日换水及田螺一次。用田螺煮食饮汁亦可。肝热目赤。用大…

  • 卷二百四十七 草部·木莲

    释名薜荔、木馒头、鬼馒头。 气味(叶)酸、平、无毒。(果实)甘、平、涩、无毒。 主治遗精。用木莲(炒)、白牵牛,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米汤调下。肾囊肿大。用木莲烧存性,研为末,酒送服…

  • 卷九十二 草部·大蓟、小蓟

    释名亦名虎蓟(大蓟)、猫蓟(小蓟)、马蓟、刺蓟、山牛蒡、鸡项草、千针草、野红花。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心热吐血。用小蓟叶和根,捣烂压汁,每次服二小碗。七窍出血。用刺蓟捣汁和酒服…

  • 卷三十二 木部·榉

    释名榉柳、换柳。 气味苦、大寒、无毒。 主治通身水肿。用榉树皮煮汁每日饮服。毒气攻腹,手足肿痛。用榉树皮和槲树皮煮汁。浓哪饴糖状,另以桦皮煮浓汁调匀饮服。双目发红。用榉皮去粗皮,切…

  • 卷二百七十 草部·石韦

    释名石革、石皮、石兰。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小便淋痛。用石韦、滑石,等分为末,每取一小撮,水送服。便前有血。用石韦研为末,以茄子枝煎汤送服二钱。气热咳嗽。用石韦、槟榔,等分为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