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六 木部·桐

释名
白桐、黄桐、泡桐、椅桐、荣桐。

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手足浮肿。用桐叶煮汁浸泡,同时饮汁少许。汁中加小豆更好。
痈疽发背(大如盘,臭腐不可近)。用桐叶在醋中蒸过贴患处。退热止痛。逐渐生肉收口,极效
头发脱落。用桐叶一把、麻子仁三升,加淘米水煮开五、六次,去渣,每日洗头部,则发渐长。4、
跌打损伤。用桐树皮(去青留白),醋炒,捣烂敷涂。
眼睛发花,眼前似有禽虫飞走。用桐花、酸枣仁、元肯粉、羌活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水煎,连滓服下。一天服三次。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32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十 果部·木瓜

    释名茂 气味酸、温、无毒。 主治项强筋急,不可转侧。用木瓜二个,取盖去瓤,填入温柔药二两、乳香二钱半,盖严,捆好,蒸烂,捣成膏。每用三钱,以生地黄汁半碗、酒二碗暖化温服。脚筋挛痛。…

  • 卷三十九 果部·无花果

    释名映日果、优昙钵、阿驵。 气味(实)甘、平、无毒。 主治开胃,止泄痢,治五痔、咽喉痛。

  • 卷三十七 草部·白头翁

    释名野丈人、胡王使者、奈何草。 气味(根)苦、温、无毒。 主治热痢下重。用白头翁二两,黄连、黄蘖、秦皮各三两,加水七升煮成二升。每服一长。不愈再服。妇人产后痢虚极者,可加甘草、阿胶…

  • 卷五十八 草部·贝母

    释名亦名苘、勤母、苦菜、苦花、空草、药实。 气味(根)辛、平、无毒。 主治胸膈郁积。用贝母(去心),加姜汁炒后研细,再和姜汁、面糊做成丸子。每服七十丸。化痰降气,止咳解郁。用贝母(…

  • 卷三十一 虫部·蚱蝉

    释名调、齐女。 气味咸、甘、寒、无毒。 主治百日发惊。用蚱蝉(去翅足,炙过)三分、赤芍药三分、黄芩二分,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破伤风病(角弓反张)。用秋蝉一个、地肤子(炒)八分…

  • 卷十五 兽部·豹

    气味(肉)酸、平,无毒。 主治安五脏,补绝伤,轻身益气,久服利人。壮筋骨,耐寒署,令人猛健。头骨烧灰淋汁,去头风白屑。

  • 卷九十 木部·猪苓

    释名地乌桃。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伤寒口渴。用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各一两,加水四升,煮成二升。每服七合。一天服三次。此方名“猪苓汤”。通身肿满,小便不利。用猪苓五两,研…

  • 卷一百三十 草部·地黄

    释名亦名 (音户)、芑(音起)、地髓。 气味(生地黄)甘、寒、无毒。(熟地黄)甘、微苦、微温、无毒。 主治吐血唾血,补虚、除热,去痈疖。用生地黄不拘多少,三捣三压,取全部液汁,装瓦…

  • 卷二百五十三 草部·羊蹄

    释名蓄、秃菜、败毒菜、牛舌菜、羊蹄大黄 、鬼目、东方宿、连虫陆、水黄芹,子名金荞麦。 气味(根)苦、寒、无毒。 主治结肠(便闭)。用羊蹄根一两,加水一大碗,煎至六成,温服。肠风下血…

  • 卷二十四 兽部·猫

    释名家狸。 气味头骨:甘、温、无毒。 主治心下鳖瘕。用黑猫头一个,烧灰,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痰 发喘。用猫头骨烧灰,酒送服三钱即止。多年瘰疬。用猫头、蝙蝠各一个,都加上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