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六 木部·桐

释名
白桐、黄桐、泡桐、椅桐、荣桐。

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手足浮肿。用桐叶煮汁浸泡,同时饮汁少许。汁中加小豆更好。
痈疽发背(大如盘,臭腐不可近)。用桐叶在醋中蒸过贴患处。退热止痛。逐渐生肉收口,极效
头发脱落。用桐叶一把、麻子仁三升,加淘米水煮开五、六次,去渣,每日洗头部,则发渐长。4、
跌打损伤。用桐树皮(去青留白),醋炒,捣烂敷涂。
眼睛发花,眼前似有禽虫飞走。用桐花、酸枣仁、元肯粉、羌活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水煎,连滓服下。一天服三次。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32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六 火部·芦火

    释名竹火 主治宜煎一切滋补药。

  • 卷三十 虫部·蛴螬

    释名地蚕、乳齐、应条。 气味咸、微温、有毒。 主治小儿脐疮。用蛴螬研末敷涂。数次可愈。小儿唇紧。用蛴螬研末,猪油调搽。丹毒。用蛴螬捣烂敷涂。痈疽痔漏。用蛴螬研末敷涂。每天一次。断酒…

  • 卷二十四 木部·柽柳

    释名赤柽、赤杨、河柳、雨师、垂丝柳、人柳、三眠柳、观音柳。 气味(木)甘、咸、温、无毒。 主治腹中痞积。用柽构枝煎汤,露一夜。五更时空心饮几次。痞渐消去。各种风疾。用柽柳枝或叶半斤…

  • 卷二百一十 草部·曼陀罗花

    释名风匣儿、山茄子。 气味(花、子)辛、温、有毒。 主治脸上生疮。用曼陀罗花晒干,研为末,取少许敷贴疮上。小儿慢惊。用曼陀罗花七朵,天麻二钱半,全蝎(炒)十枚,天南星(炮)、丹砂、…

  • 卷八十一 木部·枸杞

    释名枸 枸棘、苦杞、甜菜、天精、地骨、地节、地仙、却老、羊乳、仙人杖、西王母杖。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肾经虚损,眼目昏花,或云翳遮睛。和枸杞子一斤,好酒润透。分作四份:一份用蜀…

  • 卷十三 金部·锡

    释名又名白鑞、贺。 气味甘、寒、微毒。 主治恶毒风疮。 附方用锡器在粗石上磨水,取水服,可解砒霜毒。用铅、锡各二钱半,加结砂和蜈蚣二要,共研为末,卷入纸内成捻子,放入油中浸一夜。点…

  • 卷一百一十五 草部·刘寄奴草

    释名金寄奴、乌藤菜。 气味苦、温、无毒。 主治大小便血。用刘寄奴研末,茶调匀,空心服二钱即止。打伤瘀血,伤及腹内,用刘寄奴、骨碎补、延胡索各一两,加水二升,煎至七合,又倒入酒和童便…

  • 卷一百九十一 草部·天雄

    释名白幕 气味辛、温、有大毒。 主治元阳虚损(寒邪外攻,手足厥冷 ,大便滑数,小便白浑,六脉沉微)。用乌头、附子、天雄一起炮制并去皮脐 ,等分咬细,每服四钱,加水二碗、姜十五片,煎…

  • 卷三十八 木部·小蘖

    释名子蘖、山石榴。 气味苦、大寒、无毒。 主治去心腹中热气,杀诸虫,治血崩。

  • 卷十五 水部·阿井泉

    释名阿井在今兖州阳谷县,即古东阿县也。 气味甘咸、平、无毒。 主治逐痰下降(即治逆痰),下胸胃淤浊,止吐。 附方阿井在今山东阳谷县,即古代东阿县。井下水直通济南,所以济南的井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