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果部·安石榴

释名
若榴、丹若、金罂。

气味
甘石榴:苦、酸、温、涩、无毒。
酸石榴:酸温、涩、无毒。
酸榴皮:酸、温、涩、无毒。
酸榴根:酸、温、涩、无毒。

主治
甘石榴:咽喉燥渴,杀虫。
酸石榴:
肠滑久痢。有石榴一个,煅烟尽,出火毒一夜,研为末,以酸榴一块煎汤送下,神效无比。此方名:“黑神散”。
久泻不止。治方同上。
小便不禁。用酸石榴烧存性,无石榴时,可用枝烧灰代替。每服二钱,用柏白皮切、焙四钱,煎激发一碗,加入榴灰再煎至八成,空心温服。晚上再服一次。
酸榴皮:
赤白痢下。用酸榴皮炙黄为末,加枣肉或粟米饭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如觉寒滑,可加附子、赤石脂各一倍。
久痢久泻。用陈酸榴皮,焙、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有特效。
疔肿恶毒。以针刺肿毒四围,疮上盖石榴皮,四围贴一圈面,艾灸患处,以痛为度。灸后在疔上撒榴末,包裹好,隔夜能将诃根拔出。
肚子肚生疮(黄水浸淫,痒痛溃烂)。用酸榴皮煎汤,冷定后,每日搽洗,直至病愈。
酸榴根:
蛔虫病。有酸榴根一把,洗锉,加水三升煎取半碗,五更时温服尽,当打下虫一大团,虫患自此根绝。可食粥补身体。
女子经闭。用酸榴根一把炙干。加水二大宛浓煎为一碗,空心服。未通再服。
赤白下痢。治方同上。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41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七十三 草部·高良姜

    释名蛮姜,子名红豆蔻 气味(根)辛、大温、无毒。 主治霍乱吐泻。用高良姜(炙令焦香)五两,加酒一升,煮三、四沸,一次服完。脚气欲吐(患脚气病的人,容易发吐。日常生活,注意早餐多食,…

  • 卷五十五 谷部·黎豆

    释名狸豆、虎豆、狗爪豆、八升豆 气味甘微苦,温,有小毒。 主治治脾胃虚寒、胃脘痛、风寒咳嗽。 附方狸豆野主,山人亦有种之者,三月下种生蔓,其叶如豇豆叶,但文理偏斜。六、七月开花成簇…

  • 卷四 木部·秦皮

    释名石檀、盆桂,苦树、苦枥。 气味(皮)苦、微寒、无毒。 主治赤眼生翳。用秦皮一两,加水一升半煮成七合,澄清后,每日煎温洗眼。此方中亦可加滑石、黄连等分。眼睛突然肿痛。用秦皮、黄连…

  • 卷六十九 草部·木香

    释名蜜香、青木香、五木香、南木香。 气味(根)辛、温、无毒。 主治中气不省(闭目不语,状如中风)。用木香研细,冬瓜子煎汤灌下三钱。谈盛者。药中加竹沥和姜汁。胃气闷胀,不思饮食。用木…

  • 卷五十四 谷部·白豆

    释名饭豆、眉豆、白目豆、甘豆 气味甘咸,平、无毒。 主治调中益气,健脾益肾。

  • 卷二十五 果部·银杏

    释名白果、鸭脚子。 气味(核仁)甘、苦、平、涩、无毒。 主治寒嗽痰喘。用白果七个煨熟以熟艾作成七丸,每果中放入艾丸一颗,纸包再次煨香,去艾吃下。哮喘痰嗽。用白果五个、麻黄二钱半、甘…

  • 卷四十七 草部·前胡

    释名《唐韵》作湔胡。 气味苦、微寒、无毒。李时珍认为:前胡味甘辛,气微平。 主治肺热、痰热、风头痛、反胃呕逆、小儿疳气等症。李明珍指出:前胡,“其功长于下气,故能治痰热、喘嗽、痞膈…

  • 卷一百二十八 草部·狼毒

    气味(根)辛、平、有大毒。 主治心腹前。用狼毒二两、附子半两,捣烂,加蜜成丸,如梧子大。第一天服一丸,第二天服二丸,第三天服三丸,然后又双一丸起至三丸止,如此循环直以病愈。腹中冷痛…

  • 卷二十五 草部·巴戟天

    释名亦名不凋草、三蔓草。 气味(根)辛、甘、微温、无毒。 主治风湿、脚气、肾虚、阳痿。

  • 卷十七 石部·雄黄

    释名亦名黄金石、石黄、熏黄。 气味夺、平、寒、有毒。 主治骨蒸发热(按:即今之肺结核)。用雄黄一两,加入小便一升中。另取方圆 尺的石板一块,以炭火烧热,把雄黄尿汁淋在石上,垫上薄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