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四 菜部·翻白草

释名
鸡腿根、天藕。

气味
(根)甘、微苦、平、无毒。

主治
崩中下血。用鸡腿根一两,捣碎,加酒二碗煎成一碗服。
吐血。用翻白草五、七根,切细,加水二杯煎成一杯,空心服。
疟疾寒热。用翻白草根五、七个,煎酒服。
无名肿毒。治方同上。
疔疮初起(不拘已成未成)。用翻白草十根,酒煎服,出汗即愈。
浑身疥癞。夏季采翻白草,每服一把煎水洗浴。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45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二百零八 草部·葛

    释名鸡齐、鹿藿、黄斤。 气味(根)甘、辛、平、无毒。 主治伤寒(初觉头痛,内热脉洪)。用葛根四两,加水两升、豉一繁荣昌盛,同煮成半升服。加生姜汁更好。烦躁热渴。用葛粉四两,拌入泡过…

  • 卷七十八 草部·益智子

    气味(仁)辛、温、无毒。 主治小便频数。用益智子(盐炒,去盐)、乌药,等分为末;另用酒煮山药粉为糊,和药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肝了,盐汤送下。此方名“缩泉丸”。心虚尿滑及…

  • 卷五十八 木部·巴豆

    释名巴菽、刚子、老阳子。 气味辛、温、有毒。 主治一切积滞。用巴豆一两、蛤粉二两、黄蘖三两,共研为末,调水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五丸,水送下。宿食不化,大便闭塞。用巴豆仁一升、清…

  • 卷三十八 谷部·饴糖

    释名饧 气味甘、大温、无毒。 主治老人烦渴。用大麦一升,加水七升煎至五升,再加入赤饧二合,渴即取饮。鱼脐疔疮(按:此疮形如长弓,一端有准确出点,点上有孔,如鱼脐)。用饴糖涂搽,如糖…

  • 卷一 果部·李

    气味果实:苦、酸、微温、无毒。核仁:苦、平、无毒。根白皮(树皮刮去外层皱皮后炙黄入药):大寒、无毒。 主治果实:肝病人宜食。核仁:利小肠,下水气,消浮肿。根白皮:煮汁服,止消渴,治…

  • 卷二百二十九 草部·盍藤子

    释名象豆、盍子、合子。 气味(仁)涩、甘、平、无毒。 主治喉痹肿痛。用盍藤子烧过,研细,酒送服一钱。五痔下血。用盍藤子烧存性,每服二钱,米汤送下。肠风下血。用盍藤子两个、完好的皂荚…

  • 卷四十二 虫部·虫

    释名地鳖、土鳖、过街。 气味咸、寒、有毒。 主治产后腹痛(有干血)。用蔗虫二十个(去足)、桃仁二十枚、大黄二两,共研为末,加炼蜜捣匀,分作四丸。每取一丸,以酒一升,煮成二合,温服。…

  • 卷四十三 兽部·狐

    释名狐,狐也。狐性疑,疑则不可心以合类,故其字从狐省。 气味肉:甘,温,无毒。 主治治疮疥不瘥。补虚损;又主五脏邪气,患蛊毒寒热者,宜多服之。 附方狐肉羹:用狐肉一片及五脏洗净,入…

  • 卷三 人部·人尿

    释名溲、小便、轮回酒、还元汤。 气味咸、寒、无毒。(入药以用童便为好) 主治久嗽涕唾,肺痿,时发寒热,颊赤气急。用童便(去头尾少许)五合,浸泡破开的大粉甘草一寸,露一夜,去掉甘草,…

  • 卷二十六 水部·铜壶滴漏水

    考释李时珍对该药未作释名和集解,仅在其主治项下转引前人虞抟(生卒年为公元1438~1517年)曰:“性滑,上可至颠,下可至泉,宜煎四末之药。”据考,我国古代常用铜壶装水滴漏计时。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