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五十七 草部·香蒲、莆黄

释名
甘蒲、醮石。化上黄粉名蒲黄。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乳痈。用香蒲草根捣烂贴患处,同时煎汁边根服下。
热毒下痢。用香蒲根二两、粟米二合,小煎服。一天服二次。
舌胀满口。用蒲黄频搽,或用蒲黄、干姜末,等分干搽,都有速效。
吐血唾血。用蒲黄末二两,每日以温酒或冷水送服三钱。
小便出血。用蒲黄末,每服半钱,生地黄汁调下。或加入发灰等分亦可。药量可根据病人情况斟酌加减。
刀伤出血。用蒲黄半两,热酒送下。
痔疮出血。用蒲黄末一匙,水送服。一天服三次。
脱肛。用蒲黄和猪油调涂,每日三至五次。
胎动欲产(日月未足者)。用蒲黄二钱,水冲服。
催生。用蒲黄、地龙(洗净、焙干)、陈桔皮,等分为末。分别收存,临用时各一钱,以新汲水调服,立产。
胞衣不下。用蒲黄二钱,井水送服。
产后下血。用蒲黄二两,加水二升煎成八合,一次服下。
跌伤瘀血。用蒲黄末,空心服三钱,温酒送下。
关节疼痛。用蒲黄八两,熟附子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凉水送下。一天服一次。
阴部湿痒。用蒲黄末敷三、四次即愈。
耳出脓。用蒲黄末掺敷。
屙血或血痢。用蒲黄筛出的红色渣滓(名为“蒲萼”),炒过服用。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56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六十二 石部·水精

    释名水晶。 气味辛,寒,无毒。 主治熨目,除热泪。

  • 卷二百三十四 草部·威灵仙

    气味(根)苦、温、无毒。 主治腰脚诸痛。用威灵仙末,每服一钱,空心服,温酒送下。又方:用威灵仙一斤,洗干净,在好酒中泡七天,取出研为末,加面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用泡药的…

  • 卷二 人部·人中黄

    释名在竹筒中塞入甘草末,两端用竹、木封固,冬季投入人粪缸中,立春时取出,悬当风处阴干,破竹取甘草末,晒干备用。这种甘草末,称为人中黄。 主治热病发狂。用人中黄内放罐中,泥封固,煅半…

  • 卷三十六 石部·卤咸

    释名亦名卤盐、寒石、石碱。从碱地掘取,用作硝皮。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风热赤眼,虚肿涩痛。用卤碱一升、青梅二十七个、古钱二十一文,密封于新瓶中,开水煮一顿饭时间,取出静放三天。…

  • 卷十五 介部·贝子

    释名贝齿、白贝、海 。 气味咸、平、有毒。 主治目花翳痛。有贝子一两,烧研成粉,加龙脑少许点眼。若有息肉,再加真珠末等分。鼻渊脓血。用贝了烧研,每服二钱,酒送下。一天服三次。二便不…

  • 卷十五 虫部·九香虫

    释名黑兜虫。 气味咸、温、无毒。 主治膈脘滞气,脾肾亏损,元阳不足。用九香虫一两(半生焙),车前子(微炒)、陈桔皮各四钱,白术(焙)五钱,杜仲(酥炙)八钱,人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

  • 卷十三 鳞部·白花蛇

    释名蕲蛇、褰鼻蛇。 气味(肉)甘、咸、温、有毒。 主治风瘫、疠风、疥癣。用白花蛇肉四两(酒炙),天麻七钱半,薄荷 、荆芥各二钱半,共研为末,加好酒二升、蜜四两,熬成膏。每服一碗,酒…

  • 卷五十 石部·花乳石

    释名亦名花蕊石。 气味酸涩、平、无毒。 主治五内崩损,大出血。用花乳石,煅过,研细。饭后,以童便一小杯煎温调服二钱,病重者可至五钱。血止后,宜服独参汤补身体。此方名“花乳石散”,见…

  • 卷一百零四 草部·燕脂

    释名亦名 赦。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防痘入目。用燕脂、蛤粉,共研为末。嚼汁点小儿眼内。痘疮倒陷。用干燕脂三钱、胡桃(烧存性)一个,共研为末。每服一钱,胡荽煎酒送下。服两次即可见…

  • 卷五十四 果部·甘蔗

    释名竿蔗、遮。 气味(蔗)甘、平、涩、无毒。 主治发热口干、小便赤涩。取甘蔗去皮,嚼汁咽下。饮浆亦可。反胃吐食。用甘蔗汁七升、生姜汁一升,和匀,每日细细饮服。干呕不息。有蔗汁温服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