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一十四 草部·莽草

释名
芒草、鼠莽。

气味
(叶)辛、温、有毒。

主治
贼风肿痹(风入五脏,恍惚)。用莽草一斤,乌头、附子、踯躅各二两,切细,以水和醋泡一夜。取出,和猪油一斤同煎,去渣 ,手蘸药汁摩病处几百次,可愈。此法亦治癣疥杂疮。耳鼻疾,可以棉裹药汁塞。此方名“莽草膏”。
小儿风阐(抽筋、翻眼,重者一天发病数十次)。用莽草、舅丸各一鸡蛋黄大,和猪油一斤同煎,去渣,手蘸药汁摩病处几百次,可愈。此法亦治癣疥杂疮。耳鼻有疾,可以棉裹药汁塞住。此方名“莽草膏”。
头风久痛。作莽草煎汤洗头。勿令药汁入目。
瘰疬结核。用莽草一两,研为末加鸡蛋白调匀,涂布上帜疮。一天换药二次。
乳肿不消。用莽草、小豆,等分为末,加苦酒和匀,敷患处。6、风虫牙痛及喉痹。用莽草叶煎汤。热时含口中,过一会吐去,很有效。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60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四 土部·锻灶灰

    释名指煅铁炉中的灰,含有铁的作用。 气味辛、苦、微寒、无毒。 主治症瘕结块。苏恭指出:治突然长起来的结块有效。产后阴脱。用紫色锻灶灰,加羊脂,充分和匀,布包好,在火上烘热,熨患处,…

  • 卷二十一 鳞部·鲥鱼

    气味(肉)甘、平、无毒。 主治补虚劳。蒸出来的油,涂汤火伤。很有效。

  • 卷三十九 果部·无花果

    释名映日果、优昙钵、阿驵。 气味(实)甘、平、无毒。 主治开胃,止泄痢,治五痔、咽喉痛。

  • 卷一百一十二 草部·红蓝花

    释名亦名红花、黄蓝。 气味(花)辛、温、无毒。 主治风疾兼腹内血气痛。用红花一两,分为四份。先取一份以酒一升,煎成一杯半,一次服下。不止,再服。一切肿疾。用红花熟捣取汁服。喉痹壅塞…

  • 卷八十八 木部·琥珀

    释名江珠。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镇心明目,止血生肌。用琥珀一两、鳖甲一两、京三 一两、延胡索半两、没药半两、大黄五分,一起熬捣为散。每服二一匙,空心服,酒送下。一天服二次,有特…

  • 卷十九 金部·诸铜器

    释名铜钴母,一作钴母,熨斗也。 主治铜钴母主治折伤接骨,捣末研飞,和少酒服,不过二方寸匕。又盛灰火,熨脐腹冷痛。铜匙柄主治风眼赤烂,及风热赤眼翳膜,烧热烙之,频用妙。《大明本草》曰…

  • 卷二十七 菜部·苜蓿

    释名木粟、光风草。 气味苦、平、涩、无毒。 主治脾胃间邪热气、小肠各种热毒。用根捣汁煎饮,可治沙石淋痛。

  • 卷三十一 兽部·酥

    释名酥油。 气味牛羊酥:甘,微寒,无毒。猫牛酥:甘,平,无毒。 主治牛羊酥:补五脏,利大小肠,治口疮。猫牛酥:去诸风湿痹,除热,利大便,去宿食。合诸膏。摩风肿跌打血瘀。

  • 卷二十四 水部·洗手足水

    主治《太平圣惠方》曰:病后劳复,或因梳头,或食物复发,取一合饮之,效。 考释李时珍对该药未作释名和集解,仅在其主治项下转引宋代王怀隐等人著的《太平圣惠方》曰:“病后劳复,或因梳头,…

  • 卷五十六 草部·山慈姑

    释名亦名金灯、鬼灯 、朱姑、鹿蹄草、无义草。 气味(根)甘、微辛、有小毒。 主治面疱斑痣。用山慈母根每夜涂搽,早上洗去。牙龈肿痛。用山慈姑的枝和根煎汤随时漱口,漱后吐出。痈疽疔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