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一十三 草部·芫花

释名
杜芫、赤芫、去水、毒鱼、头痛花、儿草、败华。根名黄大戟、蜀桑。

气味
(花、根)辛、温、有小毒。

主治
突发咳嗽。用芫花一升,加水三升煮汁一升,以枣十四枚,放入汁中煮干,一天吃五枚,必愈。
咳嗽有痰。用芫花一两(炒),加水一升,煮开四次,去渣,再加入白糖半斤。每服约一个枣子大的量。忌食酸咸物。
干呕胁痛(伤寒有时头痛,心下痞满,痛引两胁,干呕短气,汗出而不恶寒)。用芫花(熬过)、甘遂、大戟,等分为末。以大枣十枚、水一升半,煮成八合后,去渣纳药。体壮者服一钱,弱者半钱,清晨服下。能下泻则病除,否则次晨再服药。此方名“十枣汤”。
水肿。用上方(十枣汤)加大黄、甘草五物各一两,大枣十枚,同煮,如法服。另方:药中再加硭硝一两。
久疟,腹胁坚痛。用芫花(炒)二两,朱砂五钱,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枣汤送下。
水盅胀满。用芫花、枳壳等分,先以醋把芫花煮烂,再加可枳壳煮烂,一起捣匀做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汤送下。
子宫结块,月经不通。用芫花根三两,锉细,炒黄,研为末。每服一钱,桃仁煎汤调下。泻下恶物即愈。
牙痛难忍,诸药不效。用芫花末擦牙令热。痛定后, 以温水漱口。
痈肿初起。用芫花末和胶涂搽。
痔疮。用芫根一把,捣烂,慢火煎成膏,将丝线于膏内度过,以线系痔,当有微痛的感觉。等痔疮干落后,即以纸捻蘸膏纳入肛门中,可以便痔疮断根。另方:只捣汁浸线一夜即用,不必熬膏。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60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四十九 菜部·百合

    释名藩、强瞿、蒜脑薯。 气味(根)甘、平、无毒。 主治面合病(伤寒病之后坐卧不安,神志不清,胡言乱语)。如已发汗用百合枚,水泡一夜,次日清晨以泉水煮取一升;另用知母三两,加水二程式…

  • 卷六十 木部·相思子

    释名红豆 气味苦、平、有小毒、使人呕吐。 主治止热闷头痛。除风痰瘴疟疾,杀虫。

  • 卷一百五十七 草部·车前

    释名当道、浮以、马昔、牛遗、牛舌、车轮草、地衣、蛤蟆衣。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血淋作痛。用车前子晒干研细,每服二钱,车前叶煎汤送下。老人淋病(身体发热)。用车前子五合,煮汁,去…

  • 卷四 菜部·石耳

    释名灵芝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泻血脱肛。有石耳五两(炒)、白枯矾一两、密陀僧半两,共研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在。每服二十丸,米汤送下。明目益精。久服益色。

  • 卷三十五 果部·海松子

    释名新罗松子。 气味(仁)甘、小温、无毒。 主治肺燥咳嗽。用松子仁一两、胡桃仁二两,共研为膏,和熟蜜半两收存。每服二钱,饭后以开水冲服。小儿寒嗽,或作 喘。用松子仁五个,百部(炒)…

  • 卷六十一 菜部·石莼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利小便,治风秘不通,五膈气,并脐下结气,煮汁饮之。胡人用治疳疾。

  • 卷九十一 木部·竹

    气味竹叶(堇竹叶):苦、平、无毒;竹叶(淡竹叶):辛、平、大寒、无毒;;竹叶(苦竹叶):苦、冷、无毒。;竹茹(淡竹茹):甘、微寒、无毒;竹沥(淡竹沥):甘、大寒、无毒。 主治竹叶:…

  • 卷九十二 草部·大蓟、小蓟

    释名亦名虎蓟(大蓟)、猫蓟(小蓟)、马蓟、刺蓟、山牛蒡、鸡项草、千针草、野红花。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心热吐血。用小蓟叶和根,捣烂压汁,每次服二小碗。七窍出血。用刺蓟捣汁和酒服…

  • 卷五十七 草部·延胡索

    释名本名玄胡索。 气味(根)辛、平、无毒。 主治咳嗽。用延胡索一两、朴硝七钱半,共研为末。每服二钱,软糖一块和药含咽。尿血。用延胡索一两、朴硝七钱半,共研为末。每服四钱,水煎服。皮…

  • 卷三十四 虫部·蜣螂

    释名推丸,推车客、黑牛儿,铁甲将军、夜游将军。 气味咸、寒、有毒。 主治小儿惊风(不拘急、慢均适用)。用蜣螂一枚捣烂,加水一小碗,于百沸汤中烫热,去渣,饮服。小儿疳疾。用土裹蜣螂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