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七十一 草部·蓼

气味
(实、苗、叶)辛、温、无毒。

主治
霍乱烦渴。用蓼子一两、香豉二两,每服二凶,水煎服。
胃冷不能饮食,冬卧脚冷,秋日取蓼晒干,用六十把,加水六石煮成一石,去滓,拌米饭造酒。酒熟后,每日饮适量。十天以后,眼明气壮。这样制成的酒,称为“蓼汁酒”。
肝虚转筋,吐泻。用蓼茎、叶泻。用蓼茎、叶切三合,加水一碗、酒三合煎成四合,分二次服。
小儿冷痢。用蓼叶捣汁服。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65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二十九 谷部·扁豆

    释名沿篱豆、蛾眉豆。其种子有黑、白二种,白者温而黑者稍冷。入药用白扁豆。 气味白扁豆:甘、微温、无毒 主治白扁豆:霍乱吐利。用扁豆、香薷各一升,加水六升煮成二升,分次服。赤白带下。…

  • 卷二十七 菜部·苜蓿

    释名木粟、光风草。 气味苦、平、涩、无毒。 主治脾胃间邪热气、小肠各种热毒。用根捣汁煎饮,可治沙石淋痛。

  • 卷六十六 石部·土黄

    主治枯瘤赘痔乳,食瘘疬并诸疮恶肉。 修治用砒石二两,木鳖子仁、巴豆仁各半两,硇砂二钱,为末,用木鳖子油、石脑油和成一块,油裹,埋土坑内,四十九日取出,劈作小块,瓷器收用。孤滔曰:“…

  • 卷四十 菜部·睡菜

    释名暝菜、绰菜、醉草、懒妇 。 气味甘、微苦、寒、无毒。 主治心膈邪热,不得眠。

  • 卷十五 谷部·粟

    气味粟米:咸、微寒、无毒。 主治粟米:胃热消渴。用陈粟米煮饭吃。反胃吐食(脾胃气弱,食不消化)。用粟米半升,捣成粉,加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取七枚煮熟,放一点盐,连汁穿梭心吞服,或…

  • 卷二百五十一 草部·泽泻

    释名水泻、鹄泻、及泻、渝、芒芋、禹孙。 气味(根)甘、寒、无毒。 主治水湿肿胀。用白术、泽泻各一两,共三工业区末,或做成丸子。每服三钱,茯苓汤送下。暑天吐泻(头晕,渴饮,小便不利)…

  • 卷一百一十 草部·青蒿

    释名草高、方溃、牵、狈蒿、香蒿。 气味吐、茎、根、子:苦、寒、无毒。青蒿子:气味、甘、冷,无毒。 主治痨病。用青蒿锉细,加水三升、童便五升同煎至一升半,去渣留汁再煎成膏,做成丸子,…

  • 卷九十二 木部·竹黄

    释名竹膏。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小儿惊风发热。用竹黄二钱、雄黄、牵牛(研末)各一钱,共研匀,加面糊成丸子,如粟米大。每服三至五丸,薄荷汤送下。

  • 卷六十 草部·青葙

    释名草蒿、萋蒿、昆仑草、野鸡冠、鸡冠苋,子名草决明。 气味(茎、叶、子)苦、微寒、无毒。 主治(茎、叶)除皮肤中热,治恶疮,止金疮血。(子)镇肝,明目,去风寒湿痹。治眼病有验。

  • 卷十一 草部·萎蕤

    释名亦名女萎、葳蕤、萎 、委萎、萎香、荧、玉竹、地节。 气味(根)甘、平、无毒。 主治眼红兼有涩、痛。用萎蕤、赤芍、当归、黄连等分,煎汤熏洗。眼见黑花,红痛昏暗。用萎蕤(焙)四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