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五十三 草部·瞿麦

释名
锯句麦、大菊、大半、石竹、南天竺草。

气味
(穗)苦、寒、无毒。

主治
石淋。用瞿麦子捣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三日后可下石
小便不利用瞿麦二钱半,栝楼根二两,大附子一个,茯苓、山芋各三两,共研为末,加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丸,一天服三次,如无效。每服可加至七、八丸,以小便通畅、腹中温暖为见效。
下焦结热(小便淋闭或有血出,或大小便出血)。用瞿麦穗一两、甘草(炙)七钱五分、山栀子仁(炒)五钱,共研为末。每次取七钱,加连须葱头七个、灯心草五十根、生姜五片、水二碗,煎至七成,随时饮服。此方名“立效散”。
子死腹中,或发作后几天还生不下。用瞿麦煮成浓汁服下。
眼睛红肿、生疮。用瞿麦炒黄、研细。以鹅涎调匀涂眼边。用瞿麦捣汁涂眼亦有效。
鱼脐疔疮(按:此疮初起时,隆肿狭长,一端有白色突出点,形状象鱼脐,因此得名。是一种险症)。用瞿麦烧灰,调油敷患处。
咽喉骨鲠。用瞿麦研末,每服一匙,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竹木入肉。用瞿麦研为末,每服一匙,一天服三次,或用瞿麦煮汁服。一天服三次。

附方
瞿麦的主要功用是清热、利水、通淋。亦治难产。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66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一百六十一 草部·鼠尾草

    释名乌草、小青,山陵翘。 气味(花、叶)苦、微寒、无毒。 主治大腹水肿。方见“马鞭草”条。休息痢(时痢时止,久不愈)。用鼠尾草花捣成末,每服一钱,水送下。长期下血。用鼠尾草、地榆各…

  • 卷一百七十六 草部·大戟

    释名邛钜、下马仙。 气味(根)苦、寒、有小毒。 主治水肿喘包。用大戟(炒)二两、干姜(炮)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姜汤送下。以大小便通畅为度。水病肿满。用大戟、当归、橘皮各一两,…

  • 卷十六 木部·白杨

    释名独摇。 气味(木皮)苦、寒、无毒。 主治煎汤日饮,止孕痢;煎醋含漱,止牙前;煎浆水加盐含漱,治口疮,煎水酿酒,消瘿气。

  • 卷二百 草部·百部

    释名婆妇草、野天门冬。 气味(根)甘、微温、无毒。 主治咳嗽。用百部根泡酒,每温服一升,一天服三次。又方:用百部、生姜,各捣汁,等分,取二合煎服。又方:用百部藤根捣自然汁,加蜜等分…

  • 卷六 石部·云母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身皮死肌,中风寒热,如在车船上,除邪气,安五脏,益子精,明目,久服轻身延年。下气坚肌,续绝补中,疗五劳七伤,虚损少气,止痢,久服悦泽不老,耐寒暑,志高神仙。…

  • 卷十一 金部·钢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金疮,烦满热中,胸膈气塞,食不化。

  • 卷五 石部·玉

    释名亦称玉屑。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除胃中热,喘息烦满,止渴,屑如麻豆服之,久服轻身长年。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滋养五脏,止烦躁,宜与金,银,麦门冬等同煎服,有益。 附方小儿…

  • 卷三十 谷部·刀豆

    释名挟剑豆。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温中下气,利肠胃,止呃逆,益肾补元。

  • 卷十三 土部·乌爹泥

    释名亦名孩儿茶、乌垒泥。制法:用细茶末装入竹筒中,坚塞两头,埋污泥沟中,日久取出,捣出,捣汁熬制,即成乌爹泥。原产地在云南一带。 气味苦 、平、无毒。 主治鼻渊(鼻孔里常流清涕)。…

  • 卷三 鳞部·鳄鱼

    释名土龙。 气味(鳄鱼甲)酸、微温,有毒。 主治心腹症瘕、瘰疬瘘疮、崩中带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