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一十二 草部·红蓝花

释名
亦名红花、黄蓝。

气味
(花)辛、温、无毒。

主治
风疾兼腹内血气痛。用红花一两,分为四份。先取一份以酒一升,煎成一杯半,一次服下。不止,再服。
一切肿疾。用红花熟捣取汁服。
喉痹壅塞。用药花捣烂,取汁一小升服下,病愈为止。冬月无花,可用干花浸湿压汁煎服。
胎死腹中,或胎衣不下。用红花煮酒服。
产后血晕。用红花一两研细,分作二服,每服以酒二碗煎成一碗送下。
耳出水。用红花三钱半、枯矾五钱,共研为末,先用棉花把耳擦净,然后把药末吹入耳内。无花则用枝叶为末亦可。有的处方只用红花一味,不用枯矾。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70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七十七 草部·缩砂密

    气味(仁)辛、温、涩、无毒。 主治冷滑下痢。有缩砂仁研细,调入羊肝切片中,瓦上焙干,再研细,加与砂仁等量的干姜末,和饭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白开水送下。一天服二次。又方:…

  • 卷八十三 木部·牡荆

    释名黄荆、小荆、楚。 气味实:苦、温、无毒。叶:苦、寒、无毒。根:甘、若、平、无毒。茎:甘、平、无毒。 主治白带下。用牡荆子炒焦为末,饮服。小肠疝气。用牡荆子半升,炒熟,加酒一碗,…

  • 卷一百九十九 草部·局箬

    释名鬼芋、鬼头。 气味(根)辛、寒、有毒。 主治痈肿风毒(磨浆敷涂)。亦治消竭。 附方可用治肿病颈淋巴结核、痈疖肿毒、毒蛇咬伤等。

  • 卷十三 鳞部·白花蛇

    释名蕲蛇、褰鼻蛇。 气味(肉)甘、咸、温、有毒。 主治风瘫、疠风、疥癣。用白花蛇肉四两(酒炙),天麻七钱半,薄荷 、荆芥各二钱半,共研为末,加好酒二升、蜜四两,熬成膏。每服一碗,酒…

  • 卷二十七 果部·榛子

    气味(仁)甘、平、无毒。 主治益气力,实肠胃。

  • 卷二十一 果部·枸橼

    释名香橼、佛手柑。 气味(皮瓤)辛、酸、无毒。 主治煮酒饮,治痰气咳嗽,煎汤,治心下气痛。

  • 卷十五 鳞部·水蛇

    释名公蛎蛇。 气味(肉)甘、大中型、寒、无毒。 主治消渴烦热。用活水蛇一条,肃去皮,炙黄为末,蜗牛五十个,水浸五日,取涎汁加蛇肉末、天花粉末,一起煎稠,再加麝香一分,和粟饭做成丸子…

  • 卷九十四 木部·桑上寄生

    释名寄屑、寓木、宛童、鸢。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膈气。用生桑寄生捣汁一碗服胎动腹痛。用桑寄生一两半、阿胶(炒)半两、艾叶半两,加水一碗半,煎成一碗,去渣温服。去艾叶亦可。毒痢脓…

  • 卷四十二 草部·胡黄连

    释名亦名割孤露泽。 气味(根)苦、平、无毒。 主治伤寒劳复(身热,尿赤如血色)。用胡黄连一两、山栀子二两(去壳),加蜜半两拌匀,炒至微焦,研细,再加猪胆汁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

  • 卷十 谷部·稷

    释名粢。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补中益气, 用羊肉一脚,熬汤,加稷米、葱、盐,煮粥吃。背痈。用稷米粉熬黑,加鸡蛋白调匀,涂布上,剪孔贴患处,药干即换。极效。心气痛。用稷根煎汤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