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零九 草部·茵陈蒿

气味
(茎、叶)苦、平、微寒 、无毒。

主治
大热黄疸。用茵陈切细煮汤服。生食亦可,亦治伤寒头痛、风热痒疟,利小便。此方名“茵陈羹”。
遍身风痒。用茵陈煮浓汤洗 浴即愈。
疬疡风病(按:此病是身上出现斑块,白色成片)。用茵陈蒿两把,加水一斗五程式,煮成七升,先以皂荚汤洗,再以茵陈汤洗。隔一天洗一次。
风疾挛急(按:指手足不能自由伸缩)。用茵陈蒿一斤 、秫米一石、面三斤,和匀照常法酿酒,每日饮服。
遍身典疸,用茵陈蒿一把,同生姜一块捣烂 ,每日擦胸前和四肢。
眼热红肿。用茵陈蒿、车前子等分,煎汤,以细茶调服数次。

附方
茵陈蒿为治黄的要药。加大黄,治阳黄;加附子,治阴黄,其所以能胎黄,由于它能散肝脏的湿热。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71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十六 木部·白杨

    释名独摇。 气味(木皮)苦、寒、无毒。 主治煎汤日饮,止孕痢;煎醋含漱,止牙前;煎浆水加盐含漱,治口疮,煎水酿酒,消瘿气。

  • 卷三十 兽部·酪

    释名牛,羊,水牛,马乳,并可作酪。水牛乳作者,浓厚味胜。 气味甘,酸,寒,无毒。 主治热毒,止渴,解散发利,除胸中虚热,身面上热疮,肌疮,止烦渴热闷,心膈热痛。润燥利肠,摩肿,生精…

  • 卷六十七 木部·酸枣

    释名山枣。 气味(酸枣)酸、平、无毒。 主治胆风沉星(胆风毒气,虚实不调,昏沉多睡)。用酸枣仁一两(生用)、蜡茶二两,以生姜汁涂炙微焦为散。每取二钱,加水七分煎至六分,温服。胆虚不…

  • 卷五 谷部·雀麦

    释名燕麦、杜姥草、牛星草。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米)充饥滑肠,(苗)胞衣不下。

  • 卷三十九 虫部·衣鱼

    释名白鱼、壁鱼、蠹鱼。 气味咸、温、无毒。 主治小儿天吊(眼向上翻)。用衣鱼干者十个、湿者五个,加乳汁研匀灌下。小儿 疾。用衣鱼七个、竹茹一把,加酒一升,煎成二合,温服。此方名“白…

  • 卷五十二 菜部·石花菜

    释名琼枝,并以形名之。 气味甘、咸、大寒、滑、无毒。 主治去上焦浮热,发下部虚寒。

  • 卷五 禽部·鹜

    释名名鸭、舒凫、家凫、末匹。 气味鹜肪(即鸭油,炼过再用):甘、大寒、无毒。肉:甘、冷、微毒。 主治鹜肪:气虚、寒热、水肿。瘰疬出水,可用鸭油调半夏末敷涂。肉:久虚发热,吐痰咳血。…

  • 卷三十九 兽部·麂

    气味肉:甘,热,无毒。 主治肉:五痔病。炸熟,以姜,醋进之,大有效。头骨:烧灰饮服,治飞尸。皮:作靴,袜,除湿气脚痹。

  • 卷二百五十八 草部·菰

    释名茭草、蒋草。 气味(菰笋)甘、冷 滑、无毒。 主治(菰笋,一名茭笋、茭白、菰菜)利大小便,止热痢,除目黄,止渴。(菰根)大寒,治消渴、肠胃痼热。外敷治蛇伤,疮毒。

  • 卷九十 木部·猪苓

    释名地乌桃。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伤寒口渴。用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各一两,加水四升,煮成二升。每服七合。一天服三次。此方名“猪苓汤”。通身肿满,小便不利。用猪苓五两,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