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神方·紫金丹

  此丹补脾肾虚损,活血壮筋骨,治下元虚惫,子宫寒冷,月信不调,脐腹连腰疼痛,面黄肌瘦,泄泻精滑,一切虚损之证。

  代赭石(烧红醋淬七次) 赤石脂(制法同) 禹余粮(制法同)

  各五两,共研细末。入阳城罐,盐泥封固一寸浓,阴干,大火 三炷香,冷定。再研极细,醋糊丸芡实大。

  每服十丸,热酒送下。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7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2/03/2024
下一篇 04/03/2024

相关推荐

  • 卷二十 卷下·老人口干气喘

      老人脾虚则气逆冲上逼肺,令人动作便喘,切不可用削气苦寒之药,重伤其脾,致成单腹胀之证。可服草神丹、金液丹、姜附汤而愈,甚者灸关元穴。肾脉贯肺系舌本,主营运津液,上输于肺,若肾气…

  • 卷三十七 卷中·伤脾发潮热

      此因饮食失节,损及脾胃,致元气虚脱,令头昏脚弱,四肢倦怠,心下痞闷,午后发热,乃元气下入阴分也,服全真丹、荜澄茄散,三月而愈。若服滋阴降火凉药,其病转甚,若俗医用下药,致病危笃…

  • 卷十三 卷上·附∶窦材灸法

      (计五十条)   一中风半身不遂,语言謇涩,乃肾气虚损也,灸关元五百壮。   一伤寒少阴证,六脉缓大,昏睡自语,身重如山,或生黑靥,噫气、吐痰、腹胀、足指冷过节,急灸关元三百壮…

  • 卷十二 神方·(神方)姜附丹

      此丹补虚助阳消阴,治伤寒阴证,痈疽发背,心胸作痛,心腹痞闷,喉痹,颐项肿,汤水不下,及虚劳发热,咳嗽吐血,男妇骨蒸劳热,小儿急慢惊风,痘疹缩陷,黑泡水泡斑,脾劳面黄肌瘦,肾劳面…

  • 卷十八 卷下·手颤病

      四肢为诸阳之本,阳气盛则四肢实,实则四体轻便。若手足颤摇不能持物者,乃真元虚损也。常服金液丹五两,姜附汤自愈。若灸关元三百壮则病根永去矣。(手足颤摇,终身痼疾,若伤寒初起如是者…

  • 卷三十二 卷中·休息痢

      痢因暑月食冷,及湿热太过,损伤脾胃而致。若伤气则成白痢,服如圣饼、全真丹、金液丹亦可;若伤血则成赤痢,服阿胶丸、黄芩芍药汤。初起腹痛者,亦服如圣饼,下积血而愈,此其轻者也;若下…

  • 卷三十三 卷下·午后潮热

      若饮食减少,四肢倦怠,午后热者,胃气虚也。若起居如常,但发烦热,乃胃实心气盛也。服茜草汤五日愈。

  • 卷十七 卷中·汗后发噫

      由于脾肾虚弱,冷气上奔也,服姜附汤、来复丹。(此症当是发呃,若噫证无死人之理,观后二案可见。)   【治验】   一人伤寒至八日,脉大而紧,发黄,生紫斑,噫气,足指冷至脚面,此…

  • 卷三十四 卷中·霍乱

      霍乱由于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致阴阳交错,变成吐泻,初起服珍珠散二钱即愈,或金液丹百粒亦愈。如寒气入腹,搏于筋脉,致筋抽转,即以瓦 烧热,纸裹烙筋转处,立愈。若吐泻后,胃气大损,…

  • 卷四十七 卷中·气脱

      少年酒色太过,脾肾气虚,忽然脱气而死,急灸关元五百壮,服霹雳汤、姜附汤、金液丹久久而愈。此证须早治,迟则元气亦脱,灸亦无及矣。(更有血脱、神脱、精脱、津脱、液脱,若汗脱即津液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