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九 草部·旋复花

释名
金沸草、金钱花、滴滴金、盗瘐、夏菊、戴椹。

气味
(花)咸、温、有小毒。

主治
中风壅滞。用旋复花洗净,焙过,研细,加炼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夜卧时以茶汤送下五至十丸。
小儿眉癣(小儿眉毛眼睫,因生过癣后不能复生)。用旋复花、赤箭(即天麻苗)、防风,等分为末,洗净患处,以油调涂。
耳后生疮(月蚀疮)。用旋复花烧过研细。以羊油调涂患。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76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六十四 草部·恶实

    释名亦名荔实、马亦名鼠粘、牛蒡、大力子、蒡翁菜、便牵牛、蝙蝠刺。 气味(子)辛、平、无毒。(根、茎)苦、寒、无毒。 主治身肿欲裂。用牛蒡子二两,炒过,研细。每服二钱,温水送下。一日…

  • 卷二十七 石部·石钟乳

    释名亦称留公乳、虚中、芦石、鹅管石、夏石、黄砂石。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一切劳嗽(胸膈痞满,咳嗽不已)。用石钟乳、雄黄、佛耳草、款冬花,等分为末。每用一钱,细烧成烟,以筒吸烟入…

  • 卷二百五十三 草部·羊蹄

    释名蓄、秃菜、败毒菜、牛舌菜、羊蹄大黄 、鬼目、东方宿、连虫陆、水黄芹,子名金荞麦。 气味(根)苦、寒、无毒。 主治结肠(便闭)。用羊蹄根一两,加水一大碗,煎至六成,温服。肠风下血…

  • 卷五十三 果部·猕猴桃

    释名猕猴梨、藤梨、阳桃、木子。 气味(实)酸、甘、寒、无毒。 主治止渴,解烦热,下淋石,调中下气。

  • 卷五十一 谷部·菰米

    释名茭米、雕蓬、雕苽、雕胡 气味甘,冷,无毒。 主治止渴。解烦热,调肠胃。 附方菰本作苽,茭草也。其中生菌如瓜形,可食,故谓之苽。其米须霜雕时采之,故谓之凋苽。或讹为雕胡。

  • 卷四十六 石部·砒石

    释名亦名信石、人言。生者名砒黄,炼者名砒霜。 气味苦、酸、暖、有毒。李时珍认为:辛、酸、大热、有大毒。 主治中风痰壅(四肢不收,昏愦若醉)。用砒霜一粒如绿豆大,研细。先以清水送服少…

  • 卷二十五 兽部·湍

    释名猪獾。 气味(肉)甘、酸、平、无毒。 主治久患水胀。用猪獾肉煮汤吃。咳逆劳热,上气虚乏。用猪獾肉调五味煮吃。又方:用猪獾骨研为末,每服三合,酒送下。一天服二次,直至病愈。

  • 卷一百四十五 草部·蜀羊泉

    释名羊泉、羊饴、漆姑草。 气味苦、微寒、无毒。 主治黄疸。用蜀羊泉的把,捣汁和酒服,三、五次之后,即可见效。漆疮。用蜀羊泉捣烂涂搽。漆姑之名,由此而来。

  • 卷十九 石部·石膏

    释名亦名细理石、寒水石。 主治伤寒发狂。用石膏二钱、黄连一钱,共研细。甘草煎汤,冷的送下。此方名“鹊石散”。小儿丹毒。用石膏粉一两调水涂搽。骨蒸劳(外寒内热,附骨而蒸,身体消瘦,饮…

  • 卷一 兽部·豕

    释名猪、豚、加(一指公猪)、志(指母猪)。 气味加猪肉:酸、冷、无毒(一般猪肉:苦、微寒、有小毒。)猪油:甘、微寒、无毒。猪肝:苦、温、无毒。猪肾(猪腰子):咸、冷、无毒。猪胰: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