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四 草部·苦参

释名
亦名苦 、苦骨、地槐、水槐、菟槐、骄槐、野槐、白茎。

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热病发狂。用苦参末,加蜜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薄荷汤送下。也可用苦参末二钱,水煎服。
伤寒结胸(伤寒流行时,感病四、五日,胸满痛,大发烧)。用苦参一两,加醋三升,煮成一升二合,服后能吐即愈。
谷疸(头昏、心慌、发黄。这是大病后暴食伤胃所引起)。用苦参二两、龙胆一合,共研为末,加牛胆调药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丸,生大麦煎汁送下。一天服三次。
毒热足肿。用苦参煮酒多擦。
梦遗食减。用苦参三两、白术五两、牡蛎粉四两,共三为末;另取雄猪肚一个,洗净,在沙罐中煮烂,和药捣匀,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四十丸,米汤送下。每天服三次。久服能使身体转健,食量增加,不再梦遗。
饮食中毒。用苦参三两,苦酒一升半,煮成八合,分两次服,取吐即愈。
血痢。用苦参炒焦为末,滴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米汤送下。
脱肛。用苦参、五倍子、陈壁土等分,煎汤洗患处,并以木贼末敷上。
齿缝出血。用苦参一两、枯矾一钱,共研为末。一天擦齿三次,有效。
鼻疮流脓发臭。用苦参、枯矾各一两,生地黄汁三合,加水煎浓,随时滴疮上。
遍身风疹(痛不可忍,涎痰多,夜难睡)。用苦参末一两,另用皂角二两,在水一升中揉滤取汁,瓦器内熬成膏,和药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饭后服,温水送下。
大风癞(按:即麻风)。用苦参五两,切片,浸在酒三斗中,过一个月后,每取取酒饮一合。一天三次。宜常服不断。又方:苦参末二两,缝在猪肚子中煮熟,把药去掉。病人先饿一天,第二天早晨,饮清水一碗后,即取食猪肚,如吐出,须再吃。过一、二时后,以肉汤调“无忧散”五、六钱服下。有恶物排出时,即为见效。再服皂角一斤(去皮,去子)煮汁,汁中调入苦参末,另加何首乌末二两、防风末一两半、当归末一两、芍药末五钱、人参末三钱,一起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温酒或茶送下。一天服三次。同时,还用麻黄、苦参、荆芥煎水洗癞。又方:治大风癞及热毒、风疮、疥癣等,用苦参(去皮,晒干)一斤、枳壳(麸炒)六两,共研为末,加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送下。一天服三次(白天两次,夜间一次)。
皮肤疥癞,手足坏烂,时出黄水。用苦参三十一两、荆芥穗十六两,共研为末,滴水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茶送下。
上下诸瘘(或在颈部,或在下部)。用苦参五升,在苦酒一斗中浸泡三、四天后服下。
瘰疬结核。用苦参末四两,加牛膝汁调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热开水送下。
汤火伤。用油调苦参末敷伤处。
赤白带下。用苦参二两、牡蛎粉一两五钱,共研为末;另以雄猪肚一个,在水三碗中煮烂后,再捣成泥,和药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温酒送下。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76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三十二 虫部·蛤蟆

    释名惊蟆 气味辛、寒、有毒。 主治风热邪病。用蛤蟆(烧灰)、朱砂,等分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一天服三次,极效。瘰疬溃烂,用黑色蛤蟆一个,去肠,火焙,研为末,调油敷涂。头上软疖。用…

  • 卷一百一十七 草部·呆耳

    释名亦名胡 、常思、苍耳、卷耳、爵耳、猪耳、耳 、地葵、 、羊负来、道人头、进贤菜、喝起草、野茄、缣丝草。 气味(实)甘、温、有小毒。(茎、叶)苦、辛、微寒、有小毒。 主治久疟不愈…

  • 卷十一 介部·海蛤

    气味苦、咸、平、无毒。 主治水 肿满。有海蛤、杏仁、汉防己、枣肉各二两、葶苈六两,共研为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十丸,以有水排出为度。水肿发热,小便不能通。用海蛤、木通、猪苓…

  • 卷四十 石部·戎盐

    释名亦名胡盐、羌盐、青盐、秃登盐、阴士盐(按:即现在所称的大青盐)。 气味咸、寒、无毒。 主治小便不通。用戎盐一枚,如弹丸大,加茯苓半斤、白术二两,水煎服。风眼烂脸。用戎盐化水点眼…

  • 卷八十三 木部·牡荆

    释名黄荆、小荆、楚。 气味实:苦、温、无毒。叶:苦、寒、无毒。根:甘、若、平、无毒。茎:甘、平、无毒。 主治白带下。用牡荆子炒焦为末,饮服。小肠疝气。用牡荆子半升,炒熟,加酒一碗,…

  • 卷十八 土部·乌古瓦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中暑骤死。急取两块古瓦,烧热慰心头,冷了就换热瓦。跌打损伤,骨折筋断,痛不可忍。在墙角人常便溺处,寻找碎瓦一片,洗净,火煅过,用醋浸渍五次,使瓦变黄色,刀刮…

  • 卷十一 金部·钢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金疮,烦满热中,胸膈气塞,食不化。

  • 卷十二 草部·铁线草

    释名微苦、平、无毒。 气味苦、微温、无毒。 主治男女诸风。对妇人产后风,有特效。用铁线草根五钱、五加皮一两、防风二钱,共研为末;另取一斤重的乌骨鸡一只,水内淹死(按:这是为了留血)…

  • 卷六十五 草部·白芷

    释名元代李杲说:“鼠粘子其用有四:治风湿瘾疹,咽喉风热,散诸肿疮疡之毒,利凝滞腰膝之风是也。” 气味(根)辛、温、无毒。 主治一切伤寒。用白芷一两、生甘草半两、姜三片、葱白三寸、枣…

  • 卷五十 石部·花乳石

    释名亦名花蕊石。 气味酸涩、平、无毒。 主治五内崩损,大出血。用花乳石,煅过,研细。饭后,以童便一小杯煎温调服二钱,病重者可至五钱。血止后,宜服独参汤补身体。此方名“花乳石散”,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