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一 草部·黄连

释名
亦名王连、支连。

气味
(根)苦、寒、无毒。

主治
心经实热。用黄连七一,加水一碗半,煎成一碗,饭后过一阵(食远)温服。小儿减量。
伏暑发热、作渴、呕吐及赤白痢。用黄连一斤,切小,加好酒二升半煮干,再焙过、研细,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一天服三次。此方名“黄龙丸”。
骨热黄瘦。用黄连四分,切小,加童便五大合,浸一夜,微煎三四沸,去喳,分二次服下。
小儿疳热(遍身疮蚀、潮热、肚胀、口渴)。用黄连五两,切碎,以水调湿,纳猪肚中,缝好,放在饭上蒸熟,连同少许饭烂捣烂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米汤送下。另服调血清心的药,使病速愈。
消渴尿多。用黄连末和蜜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又方:黄连半斤,酒一升,放在开水锅里,煮一伏时,取出晒干,三细,滴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水送下。
小便如油(按:这是消渴晚期病状)。用黄连五两、栝楼根五两,共研为末,加生地黄汁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牛乳送下。一天服二次。忌食冷水、猪肉。
破伤风。用黄连五钱,加酒一碗,煎至七成,再加黄蜡三钱溶化后,趁热服。
白浊。用黄连、白茯苓,等分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以补骨脂煎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痢症多血。用黄连一两,加水二升,煮成半斤,露一夜,次日烧热后空心服。又方:黄连一两,和鸡蛋白做饼,灸成紫色,研细,以浆水三升,慢火熬成膏。每服半合,温米汤送下。单以鸡蛋白调黄连末为丸服亦可。又方:黄连二两,切碎,放在瓦上焙焦,加当归一两(焙过),共研为末,再加麝香少许。每服二钱,陈米汤送下。
冷热诸痢。用黄连一两半、龙骨一两、大附子一个、干姜一两半、胶一两半,切细,加水五合,煮沸即停,稍冷再添水煮,如此反复九次,最后约得药汁一升,一顿服下。
痢疾腹痛,里急后重。用黄连、木香,等分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一天服一次。此方名“香连丸”。
伤寒下痢?荒芙场S没屏唤铩⑽诿范定去核,灸燥),共研为末,加蜡一块(如棋子大)和蜜一升合煎,捏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一天服三次。又方:黄连二两,熟艾如鸭蛋大一团,加水三升,煮成一片,一次服下。
鸡冠痔。用黄连末涂搽,加入赤小豆末更好。
痔病秘结。用黄连、枳壳,等分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水泄、脾泄。用黄连一两、生姜四两,同以文火炒至姜脆。取出,把两药分开,各研为末。水泄用姜末,脾泄用黄连末。每服二钱,空心服,开水送下。此方名“神圣香黄散”,亦治痢疾。
吐血不止。用黄连一两,捣碎,加鼓二十粒,水煎去渣,温服。
眼目诸病。用黄连不限多少,捣碎,浸清水中六十天,然后单取汁熬干。另用艾铺瓦上,燃艾,把熬干的药碗,盖在艾上,受到艾的烟熏。艾烟尽后,刮取碗底药末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十丸,甜竹叶汤送下。
眼睛突然红痛。用黄边锉碎,浸在鸡蛋清里,经过一夜,次日,滤去渣,以鸡毛蘸蛋清点眼。又方:用黄连和冬青叶煎汤洗眼。又方:黄连、干姜、杏仁,等分为末,用棉包裹浸入热水中,趁热闭目淋洗。
双目痒痛。用黄连浸乳中,随时取汁点眼。
泪出不止。用黄连浸水成浓汁搽洗。
牙痛。用黄连末搽痛处。
口舌生疮。用黄连煎酒,时时含漱。
小儿口疳。用黄连、芦荟,等分为末。每服五分,蜜汤送下。如系走马疳,可再加蟾灰等分、青黛减半、麝香少许。
小儿耳后疮(称月月蚀)。用黄连末搽敷。
胎动出血。用黄连研末,每服一茶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妊妇心烦,不能睡眠。用黄连研末,每服一钱,清稀饭送下。
无名肿毒。用黄连、槟榔,等分为末,加鸡蛋清调匀搽患处。疮已溃或未溃,皆可用此方。
中巴豆毒,下泻不止。用黄连、干姜,等分为末,取一茶匙,水冲服。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78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四十九 石部·礞石

    释名礞石有青、白二种,以青者为好。打开须有白星点,无星点者不入药。 气味甘、咸、平、无毒。 主治湿热痰症。用礞石、焰消各二两,煅过,研细,水飞,晒干。取一两,加酒蒸大黄八两、酒洗黄…

  • 卷六十九 木部·蕤核

    释名白桵仁、棫仁。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多种眼疾(眼目昏暗,痒痛隐涩,赤肿羞明,能远视,迎风有泪,多见黑花)。用蕤仁(去皮,压去油)二两、脑子二钱半,一起研匀,加生蜜六钱,收存…

  • 卷四十 谷部·醋

    释名酢、苦酒。 气味(米醋)酸、苦、温、无毒。 主治霍乱吐泻。用盐醋煎服。脚转筋。用旧棉泡醋中。蒸热裹痛处,棉冷即换。直至痛止。腋下狐自。用三年酽醋,和石灰敷涂。痈疽不溃。用醋调雀…

  • 卷二百七十一 草部·金星草

    释名金钏草、凤尾草、七星草。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解热,通淋,消痈疮,解硫磺中毒。用根泡油涂头上,能大生毛发。

  • 卷九 草部·长松

    释名亦名仙茆。生古松下,根色如荠 ,味似人参。 气味(根)甘、温、无毒。 主治风血宿疾,亦解诸虫毒。验方中有“长松酒”,能滋补一切风虚。 附方长松一两五钱,熟地黄八钱,生地黄、黄芪…

  • 卷四十五 草部·秦艽

    释名艽,音交。亦名秦瓜,秦 。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黄疸。用秦艽半两,浸酒半升中,空腹饮酒。有酒量的人服后易见效。又方:秦艽三两,牛乳一升,煮成七合,作两次服下。暴泻、大渴、大…

  • 卷十五 谷部·粟

    气味粟米:咸、微寒、无毒。 主治粟米:胃热消渴。用陈粟米煮饭吃。反胃吐食(脾胃气弱,食不消化)。用粟米半升,捣成粉,加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取七枚煮熟,放一点盐,连汁穿梭心吞服,或…

  • 卷二十九 木部·苏合香

    释名苏合油、流动苏合香。 气味辛,温 主治开窃,辟秽,止痛。用于中风痰厥,猝然昏倒,胸腹冷痛,惊痫。

  • 卷四 谷部·大麦

    释名牟麦。 气味咸、温、微寒、无毒。 主治食饱烦胀。用大麦面熬香,每服一匙,开水送下。蠼螋尿疮。用大麦嚼敷,一天三次。汤火伤。用大麦炒黑,研为末,搽伤处。小便不通。用陈大麦秸煎浓汁…

  • 卷十七 草部·锁阳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略同肉苁蓉。“润燥、养筋、治痿弱。”体虚而大便燥结者,可服锁阳以代肉苁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