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六 草部·远志

释名
苗名小草、细草、棘菀、 绕。

气味
(根)苦、温、无毒。

主治
善忘症。取远志为末,冲服。
胸痹心痛(逆气膈中,饮食不下)。用远志、桂心、干姜、细辛、蜀椒(炒)各三两,附子二分(炮),一起捣细,加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丸,米汁送下。一天服三次。如不见效,可稍增加药量。忌食猪肉、冷水、生葱菜。此方名“小草丸”。
喉痹作痛。用远志肉为末,吹扑痛处,以涎出为度。
脑风头痛。把远志末吸入鼻中。
吹乳肿痛。用远志焙干研细,酒冲服二钱。药渣敷患处。
各种痈疽。用远志放入淘米水中浸洗过,捶去心,研细。每服三钱,以温酒一杯调澄。清汁饮下,药渣敷患处。
小便赤浊。用远志(甘草水煮过)半斤,茯神、益智仁各二两,共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枣汤送下。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79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六十 草部·青葙

    释名草蒿、萋蒿、昆仑草、野鸡冠、鸡冠苋,子名草决明。 气味(茎、叶、子)苦、微寒、无毒。 主治(茎、叶)除皮肤中热,治恶疮,止金疮血。(子)镇肝,明目,去风寒湿痹。治眼病有验。

  • 卷三十二 兽部·醍醐

    释名佛书称乳成酪,酪成酥,酥成醍醐。色黄白作饼,甚甘肥,是也。酪面上,其色如油者为醍醐。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风邪痹气,通润骨髓,可为摩药,功优于酥。添精补髓,益中填骨。久服延…

  • 卷九 兽部·黄明胶

    释名牛皮胶、水胶、海犀膏。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肺痿吐血。用黄明胶(炙干)、花桑叶(阴干)各二两,研为末。每服三钱,生地黄汁调下。吐血咯血。用黄明胶一两,切片炙黄,新 棉一两,…

  • 卷四 石部·石硫磺

    释名亦称硫磺、黄硇砂、黄牙、阳侯、将军。(“磺”原作为“黄”)。 气味酸、温、有毒。 主治腰膝寒冷无力。用硫磺半斤,放在桑枝灰五斗的淋汁中,煮三沸。假干,以大火煅后研细。另取地坑里…

  • 卷四十 果部·马槟榔

    释名马金囊、马金南、紫槟榔。 气味(核仁)苦、甘、寒、无毒。 主治难产。临时细嚼马槟榔核仁数枚,用井华水送服,不久即可分娩。断产(绝育)。常嚼马槟榔二枚,水送服,久之子宫变冷,自不…

  • 卷五十八 石部·青琅玕

    释名青琅玕,生蜀郡平泽,采无时,此蜀郡赋所称青珠,黄环者也。琅玕有数种色,以青者入药为胜,是琉璃之类,火齐宝也。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身痒,火疮痈疡,疥瘙死肌。白秃,浸淫在皮肤…

  • 卷六十三 草部·藁本

    释名亦名藁茇、鬼卿、地新、微茎。 气味(根)辛、温、无毒。 主治太阳头痛、巅顶痛、头面身体皮肤风湿,亦治痈疽,排脓内塞。小儿疥癣,可用藁本煎汤洗,并搓洗换下来的衣服。头悄多,可用藁…

  • 卷二百五十 草部·藤类(12种)

    主治甘藤:亦名甜藤。断藤流汁,甘美如蜜。有解毒和血之效。含水藤:解渴、防 。天仙藤:疗水肿,解疝痛。紫金藤:补男子肾,敷恶疮肿毒。南藤:治风。清风藤:治风湿麻痹。百灵藤:治风痹。紫…

  • 卷五十五 菜部·冬瓜

    释名白瓜、水芝、地芝。 气味白冬瓜:甘、微寒、无毒。瓜练:甘、平、无毒。白瓜子:甘、平、无毒。 主治白冬瓜:1、消渴不止。冬瓜一枚,削皮,埋湿地中一日,取出破开,饮其汁水。或将瓜烧…

  • 卷二十五 鳞部·金鱼

    气味(肉)甘、咸、平、无毒。 主治久痢噤口。用金鱼一尾,加盐、酱、葱以及胡椒末三、四钱煮熟,放病人面前令嗅热气,欲想吃,可随意连汤吃够,屡治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