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四 石部·朴硝

释名
亦名硝石朴、盐硝、皮硝(“硝”原作为“消”)。

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骨蒸热(按:即结核病)。用硭硝粉,每服一茶匙。一天服两次。
腹中痞块。用朴硝一两、独蒜一个、大黄末八分,共捣成饼,贴患处,以痞块消除为度。
大小便闭,鼓胀欲死。用硭硝三两,泡在一升开水中,饮下。引起呕吐即愈。
小便不通。用硭硝三钱,茴香酒送下。
两眼红肿。用硭硝粉放在豆腐上蒸化,取汁点眼。
眼睑红烂。硭硝用水蒸,露一夜,过滤。以清液洗眼。虽久患者亦能治。
退翳明目。取硭硝用厚纸包严,放在怀内,贴肉存一百二十天,取出研细,稍加龙脑。点眼。只要瞳孔未破,虽多年翳障,也可以消散。此方名“白龙散”。又方:硭硝十两,溶热水中,滤过。余汁用瓦罐熬干,露一夜。加铅丹(水飞,炒过)一两、麝香半分,再加一点脑子。每日点眼。
牙痛。把皂荚煎成浓汁,加入朴硝煎化。倒在石上,等结成箱后,刮取擦牙。
喉痹肿痛。用朴硝一两,分次细细含咽,有效。或加丹砂一钱亦可。如感气塞不通,加生甘草末二钱半吹入喉部。
口舌生疮。用朴硝含口中。
小儿鹅口疮。用硭硝擦舌,一天擦五次。
豌豆疮(已成红黑色,但尚未成脓)。用猪胆汁和硭硝末涂敷。
指头肿痛。用硭硝煎水浸泡指头。
风疹、漆疮。用硭硝煎水涂试。
难产。用硭硝末二钱,热童便送下。
死胎不下。治法同上。

附方
李时珍说:本品见水即消,又能消化别的东西,所以叫作“消”。生于盐卤之地,很象盐。牛马皮治熟,需要本品。因此本品以有盐硝、皮硝等名称。在盆中煎炼时,凝结在下层、质精者,称为朴硝;在上层、有芒状结构者,称为硭硝,有牙状结构者,称为马牙硝。所以朴硝就是硭硝、马牙硝,不过有精粗之别罢了。朴硝一般只用于敷涂之药,内服则须用硭硝、马牙硝。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86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八十 草部·大青

    气味(茎、叶)苦、大寒、无毒。 主治喉风喉痹。用大青叶捣汁灌服。小儿口疮。用大青七钱五分、黄连五钱,加水三升,煮成一升服下。一天服二次,病愈为止。热病下痢。用大青四两,甘草、赤石脂…

  • 卷五十七 果部·莲藕

    释名莲实:藕实、石莲子、水芝、泽芝。莲薏即莲子中的青心:苦薏。莲蕊须:佛座须。莲花:芙蓉、芙蕖、水华。莲房:莲蓬壳。荷叶:荷叶中的嫩者名“荷钱”,贴水者名藕荷,出水者名芰荷,叶蒂(…

  • 卷八 兽部·猕猴

    释名沐猴、胡孙、王孙、马留、狙。 气味肉:酸、平、无毒。 主治肉:治风劳、久疟、避瘴疫。屎:小儿脐风撮口及急惊风(用猴屎烧为末,和生蜜少许灌下)。 附方李时珍在《本草纳目》中的猕猴…

  • 卷三十八 石部·禹余粮

    释名亦名白余粮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大肠咳嗽(每咳便排出粪来)。用赤石脂、禹余粮各一斤,打碎,加水六升,煮成一升。去掉渣滓,分两次服。此方名“赤石脂禹余粮汤”。肠泄不止。用禹余…

  • 卷一 序·原序

      纪称望龙光,知古剑;觇宝气,辨明珠。故萍实商羊,非天明莫洞。厥后博物称华,辨字称康,析宝玉称倚顿,亦仅仅晨星耳。楚蕲阳李君东璧,一日过予弇山园谒予,留饮数日。予窥其人,晬然貌也…

  • 卷六十五 木部·枸橘

    释名臭橘。 气味(叶)辛、温、无毒。 主治下痢脓血后重(同萆 等分,炒存性研为末,每服二钱,茶调下)又治喉瘘,消肿导毒。 附方近年亦用枸橘叶治反胃、呕吐、乳部结核等症。枸橘的果实,…

  • 卷四十 石部·戎盐

    释名亦名胡盐、羌盐、青盐、秃登盐、阴士盐(按:即现在所称的大青盐)。 气味咸、寒、无毒。 主治小便不通。用戎盐一枚,如弹丸大,加茯苓半斤、白术二两,水煎服。风眼烂脸。用戎盐化水点眼…

  • 卷五十九 木部·大风子

    气味辛、热、有毒。 主治大风疮裂。有大风子烧存性,和麻油、轻粉研匀涂疮。另外还用大风子壳煎汤洗浴。此方亦治杨梅恶疮。大风诸癞。用大风子油一两、苦参末三两,加少量酒。和糊做成丸子,如…

  • 卷六十五 草部·白芷

    释名元代李杲说:“鼠粘子其用有四:治风湿瘾疹,咽喉风热,散诸肿疮疡之毒,利凝滞腰膝之风是也。” 气味(根)辛、温、无毒。 主治一切伤寒。用白芷一两、生甘草半两、姜三片、葱白三寸、枣…

  • 卷十五 介部·贝子

    释名贝齿、白贝、海 。 气味咸、平、有毒。 主治目花翳痛。有贝子一两,烧研成粉,加龙脑少许点眼。若有息肉,再加真珠末等分。鼻渊脓血。用贝了烧研,每服二钱,酒送下。一天服三次。二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