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二 石部·不灰木

释名
亦名无灰木。其色白,如腐烂的木材,烧之不燃。

气味
甘、大寒、无毒。

主治
肺热咳嗽。用不灰木一两半、玄精石二两、灸甘草半两、贝母一两半、天南星(白矾水煮过)半两,共研细。每服半钱,姜汤送下。
咽喉肿痛,五心烦热。用不灰木(先以牛粪烧红)四两、玄精石(煅红)四两、真珠一钱,共研细,加糯米少许,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一丸。服时,用生地黄汁、粟米淘水研化后吞下。每天服两次。
吐泻烦满,气逆腹胀。以不灰木、阳起石(煅起)、阿魏各半两,巴豆(去心)、杏仁(去皮)各二十五个,共研细。加粟米饭,做成丸子,如樱桃大。每服一丸。服时,把丸子穿一孔,在灯上烧到烟尽,再研为末,姜汤送下。

附方
有人根据《纲目》对不灰木的描述,如“其色白如烂木,烧之不燃,以此得名。”“要烧成灰,但斫破,以牛乳煮了,黄牛粪烧之,即成灰。”“形如针文,烧之无烟。”认为“这些性质和现在的石棉很相似,可能就是石棉。”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87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一百一十七 草部·呆耳

    释名亦名胡 、常思、苍耳、卷耳、爵耳、猪耳、耳 、地葵、 、羊负来、道人头、进贤菜、喝起草、野茄、缣丝草。 气味(实)甘、温、有小毒。(茎、叶)苦、辛、微寒、有小毒。 主治久疟不愈…

  • 卷二十八 木部·柳

    释名小杨、杨柳。 气味柳华:苦、寒、无毒。柳叶:苦、寒、无毒。枝及根白皮:苦、寒、无毒。 主治柳华:吐血咯血。用柳絮烙过,研为末,米汤送服一钱。刀伤血出。用柳絮包敷即可。脸上脓疮。…

  • 卷二百三十六 草部·马勃

    释名马批、马譬、灰菰、牛屎菰。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咽喉肿痛,不能咽物。用马勃一分、蛇蜕一条,浇为末,棉裹一钱,含咽。失音。用马勃、马牙硝,等分为末,加沙糖和成丸子,如芡子大。…

  • 卷二十 水部·潦水

    释名降注雨水谓之潦,又淫雨为潦。 气味甘、、平、微寒、无毒。 主治成无己曰:仲景治伤寒瘀热在里,身发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煎用潦水者,取其味薄则不助湿气。 考释李时珍在该药释名项下…

  • 卷五 介部·蟹

    释名螃蟹、郭索、横行介士、无肠公子。雌名:博带。 气味咸、寒、有小毒。 主治杀莨菪毒,解鳝鱼毒、漆毒,治疟及黄疸,捣成膏兴疥疮、癣疮。捣出汁滴耳聋。

  • 卷五十七 石部·铜矿石

    集解铜矿石,状如姜石而有铜 星,熔之取铜也,出铜山中。 气味酸,寒,有小毒。 主治丁肿恶疮,为末傅之。驴马脊疮,臭腋,磨汁涂之。

  • 卷六十九 石部·杓上砂

    主治面上风粟,或青或黄赤,隐暗涩痛,及人唇上生疮者,本家杓上刮去唇砂一二粒,即安。又妇人吹乳,取砂七枚,温酒送下,更以炊帚枝通乳孔。此皆莫解其理。 集解此淘米杓也。有木杓、瓢杓,皆…

  • 卷二百三十九 草部·通脱木

    释名通草、活夺、离南。 气味甘、淡、寒、无毒。 主治水肿癃闭,明目退退热,泻肺,利小便。

  • 卷一百八十六 草部·常山

    释名恒山、互划、鸡屎草、鸭屎草。 气味苦、寒、有毒。

  • 卷二十七 虫部·水蛭

    释名至掌。大者名马蜞、马蛭、马蟥、马鳖。 气味咸、苦、平、有毒。 主治产后血晕(血结于胸中,或偏于少腹,或连于胁肋)。用水蛭(炒)、 虫(去翅足,炒)、没药、麝香各一钱,共研为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