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石部·银朱

释名
亦名猩红、紫粉霜。用石亭脂和水银同罐炼成。贴在罐口的是丹砂,贴在罐内的是银珠。

气味
辛、温、有毒。

主治
小儿内钓(惊风,多啼)。用银朱半钱,乳香、煨蒜各一钱,共研细,捏成丸子,如粟米大。半岁儿五丸,薄荷汤送下。
痰气结胸。用银朱半两、明矾一两,同研细。置瓦盏中,下加微火熔化。刮取,搓成丸子,每服一钱,茶和姜汁送下。此方名“鹤顶丹”。
水肿,但大便尚通畅。用银朱半两、煅硫磺四两,共研细,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次服三十丸。
咽喉疼痛。用银朱、海螵蛸,等分为末,吹入喉中,涎流,痛止。
火焰丹毒。用银朱调鸡蛋清涂搽。
汤火伤。用银朱调菜油敷上。
背疽。用银朱、白矾等分。煎汤温洗患处,再用桑柴火远远烘热。一天三次。
鱼脐疔(按:疔初起,即呈长形,边缘带红色,中央带黑色。痛极者有救,不大痛者反而难救)。用水调银朱成丸,每服一丸,温酒送下。此方名“走马丹”。
杨梅毒。用银朱、粉锡,等分为末。把纸卷成捻子,蘸油点燃,放在木桶中。令病人到桶边用鼻子吸取烧捻子放出的烟子。一天一次,七天可愈。又方:银朱二钱,孩儿茶一钱,龙桂香一钱,皂角子一钱,共研细,照上方作熏药用。又方:银朱、水银粉各一钱,黄蜡、菜油各一两,加热化开调药,摊在油纸上贴患处,疮痂自脱。
筋骨疼痛。用银朱三钱、枯矾四钱,研细。裹入纸中做成三个捻子。每天早晨拿一个捻子蘸油熏肚脐,熏后蒙被而卧,汗出为好。
顽疮久不收口。用银朱一钱、陈年石灰五分、松香五钱、香油一两,调匀,摊在纸上贴患处。
血风臁疮。取黄蜡一两,熔化后,加银朱一两,搅匀,摊在纸上。先把臁疮刺孔,再把药纸贴牢。
黄水湿疮。用银朱、盐梅,合捣敷上。
癣疮。用银朱、牛骨髓、桐油,调搽。
头上生虱。用银朱浸醋,每天梳头时带药入发。又一治法:纸包银朱,烧着,用碗盖住。烟结碗内成垢,以茶水洗下,倒入头发中,再把头发包起来。第二天,头虱尽死。

附方
银朱的功效,和水银粉大致相同:祛痰,破结,杀虫,治疮。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87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六十九 木部·蕤核

    释名白桵仁、棫仁。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多种眼疾(眼目昏暗,痒痛隐涩,赤肿羞明,能远视,迎风有泪,多见黑花)。用蕤仁(去皮,压去油)二两、脑子二钱半,一起研匀,加生蜜六钱,收存…

  • 卷二百五十九 草部·水萍

    气味辛、寒、无毒。 主治伤寒。用紫背浮萍一钱、犀角悄半钱、钩藤钩几个,共研为末。每服半钱,蜜水调下,以出汗为度。消渴。喝水甚多,用浮萍捣汁服。又方:用干浮萍、栝楼根,等分为末,加入…

  • 卷六十二 木部·柘

    气味(木白皮、根白皮)甘、温、无毒。 主治煮汁酿酒服,治耳聋耳鸣、劳损虚弱、腰肾冷、梦遗等症。

  • 卷二十 木部·水杨

    释名青杨、蒲柳、蒲杨、蒲多,多柳、蕉苻。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赤白痢。用水杨枝叶捣汁一升服。一天服两次。痘毒不发,用水杨枝叶五斤,煎汤温浴,水冷换热,痘疮逐渐行浆贯满。如不满,…

  • 卷三十六 土部·烧尸场上土

    附方《本草拾遗》曰:好魇多梦,烧人灰,置枕中、履中,自止。《集玄方》曰:脚底多汗,烧人场上土,铺于鞋底内蹉之。灰亦可。

  • 卷四 鳞部·鱼子

    主治一切多年障翳、弩肉、赤肿疼痛。用鱼子(活水中产下者)半两(以硫磺温水洗净),石决明、草决明、青葙子、谷精草、枸杞子、黄连(炙)、甘草、枳实(麸炒)、牡蛎粉,蛇蜕(烧灰)、白芷、…

  • 卷十 水部·井泉水

    释名井水 气味甘、微寒、无毒。 主治逐痰下降(即治逆痰),下胸胃淤浊,止吐。

  • 卷四 火部·针火

    释名亦名燔针、淬针、烧针、煨针。 主治火针,用的是钢针,是烧过的钢针。方法是:在灯盏里,放二十七茎灯草,注满麻油,把灯草点燃。然后把针不断沾油,不断持向灯火里去烧。要烧到通红才能用…

  • 卷二十一 水部·节气水

    释名一年二十四节气,一节主半月,水之气味,随之变迁,此乃天地之气候相感,又非疆域之限也。 气味甘、、平、微寒、无毒。 考释李时珍在该药集解项下曰:“一年二十四节气,一节主半月,水之…

  • 卷十二 谷部·蜀黍

    释名蜀秫、芦 、芦粟、木稷、荻粱、高粱。 气味(米)甘、涩、温、无毒。 主治(蜀黍米)温中,涩肠胃,止霍乱。(根)利小便,止喘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