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 水部·潦水

释名
降注雨水谓之潦,又淫雨为潦。

气味
甘、、平、微寒、无毒。

主治
成无己曰:仲景治伤寒瘀热在里,身发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煎用潦水者,取其味薄则不助湿气。

考释
李时珍在该药释名项下曰:“降注雨水谓之潦,又淫雨为潦。”考潦水一词,《辞源》释其有积水之义。降注雨水和淫雨是指大而多的雨水。由此可见,潦水就是在大而多的雨水中所取的积水。关于潦水的出处,李时珍在该药发明项下转引金代医家成无己曰:“仲景治伤寒瘀热在里,身发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煎用潦水者,取其味薄则不助湿气。”考此一段,是引自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卷五。可见潦水一药,在前人著述中已有药用记载,并非首出于《本草纲目》。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96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九十五 草部·马兰

    释名紫菊。 气味(根、叶)辛、平、无毒。 主治诸疟寒热。用马羊兰捣汁,再加一点水,发病日早晨服。药中高精亦可加沙糖。绞肠痧。用马兰根叶在口中细嚼,将汁咽下。打伤出血。用马兰、旱莲草…

  • 卷一百零二 草部·水苏

    释名鸡苏、香苏、龙脑薄荷 、芥苴。 气味(茎、叶)辛、微温、无毒。 主治漏血促使煞费苦心,用水苏煮汁一升服。吐血、下血。用水苏茎叶,煎汁服。吐血咳嗽。用水苏焙干研细,每服一钱,米汤…

  • 卷一百四十五 草部·蜀羊泉

    释名羊泉、羊饴、漆姑草。 气味苦、微寒、无毒。 主治黄疸。用蜀羊泉的把,捣汁和酒服,三、五次之后,即可见效。漆疮。用蜀羊泉捣烂涂搽。漆姑之名,由此而来。

  • 卷五 虫部·土蜂

    释名蜚零、马蜂 主治蜘蛛咬疮。用土蜂烧为末,调油敷涂。痈肿疮毒。用土蜂房一个、蛇蜕一条,黄泥封固,煅存性,研为末。每服一钱,空心服,酒送下。有腹痛反应,不必疑虑。

  • 卷七十一 木部·胡颓子

    释名蒲颓子、卢都子、雀我酥、半含春、黄婆奶。 气味酸、平、无毒。 主治水痢。用胡颓子(按:即成熟果实)煎水服。疮疥。用胡颓子根煎汤洗。吐血。用胡颓子根煎水饮服。喉痹痛塞。用胡颓子根…

  • 卷二十三 谷部·黄大豆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宽中下气,利大肠,消水胀肿毒。研末,调热水,涂痘后痈。

  • 卷四 土部·锻灶灰

    释名指煅铁炉中的灰,含有铁的作用。 气味辛、苦、微寒、无毒。 主治症瘕结块。苏恭指出:治突然长起来的结块有效。产后阴脱。用紫色锻灶灰,加羊脂,充分和匀,布包好,在火上烘热,熨患处,…

  • 卷二十六 水部·铜壶滴漏水

    考释李时珍对该药未作释名和集解,仅在其主治项下转引前人虞抟(生卒年为公元1438~1517年)曰:“性滑,上可至颠,下可至泉,宜煎四末之药。”据考,我国古代常用铜壶装水滴漏计时。这…

  • 卷一百一十一 草部·白蒿

    释名由胡、蒌蒿、蘩。 气味(苗、根)甘、平、无毒。 主治风寒湿痹、恶疮癞疾、夏月暴痢等。能杀河豚鱼毒。

  • 卷十二 水部·地浆

    释名掘地,达到黄土层,约三尺深,用新汲水灌入,搅浊,等水沉清后,取消水用。这就是地浆,亦称“土浆”。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解中毒烦闷,解一切鱼肉果菜药物诸菌毒。例如吃花椒、胡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