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二 卷中·两胁连心痛

  此证由忧思恼怒,饮食生冷,醉饱入房,损其脾气,又伤肝气,故两胁作痛。庸医再用寒凉药,重伤其脾,致变大病,成中满、番胃而死。或因恼怒伤肝,又加青陈皮、枳壳实等重削其肝,致令四肢羸瘦,不进饮食而死。治之正法,若重者,六脉微弱,羸瘦,少饮食,此脾气将脱,急灸左命关二百壮,固住脾气则不死,后服金液、全真、来复等丹及荜澄茄散随证用之,自愈。(此证古法,在左为肝木为病,瘀血不消,恼怒所伤;在右则为痰,为饮,为食积气滞,此皆标病易于治疗。若宗气有乖,虚里作楚,荣气失调,脾络作痛,此非积渐温养不愈。至若两胁连心,痛如刀刺,此三阴受殒,逆于膈肓之间,非重用温补不可。又肥气、息贲,此积在藏之募原,若泥古方,专于剥削,未有不死者也。)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36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2/03/2024
下一篇 04/03/2024

相关推荐

  • 卷二十 卷下·老人口干气喘

      老人脾虚则气逆冲上逼肺,令人动作便喘,切不可用削气苦寒之药,重伤其脾,致成单腹胀之证。可服草神丹、金液丹、姜附汤而愈,甚者灸关元穴。肾脉贯肺系舌本,主营运津液,上输于肺,若肾气…

  • 卷八十九 神方·朱砂丸

      治小儿膈热消痰。   半夏(制) 辰砂(各五钱) 杏仁(三十粒,去皮)   共为末,蒸饼丸梧子大。每服十丸,或五七丸,食后薄荷汤下。

  • 卷五十二 卷中·疝气

      由于肾气虚寒,凝积下焦,服草神丹,灸气海穴自愈。(此证《内经》论五脏皆有,而后人以病由于肝,先生言因肾气虚寒,总不若丹艾之妙。)

  • 卷二十三 神方·鹿茸丸

      温补下元,疏通血脉,明目轻身。   鹿茸(一具,去毛酥炙) 鹿角霜(二两) 川楝子(炒取净肉) 青皮 木香(各一两)   上为末。蒸饼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盐汤下。

  • 卷八十三 神方·地血散

      治妇人心血间有热,饮食不减,起居如常,但发烦热。   茜草 当归 白芍 乌梅 柴胡 知母(各一钱)   每剂加姜三片,水煎温服。

  • 卷七十二 神方·远志丸

      治心气不足,多悲,健忘,精神皆默,手颤脚搐,多睡。   远志 人参 石菖蒲 茯苓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酒枣汤任下。

  • 卷六十八 神方·麦煎散

      治幼年心络为暑所伤,每至暑时,即畏热困倦减食。   知母 乌梅肉 地骨皮 柴胡(各二钱) 大麦(一撮)   上锉片成一剂,水煎温服缓下。

  • 卷九十二 神方·脱衣散

      治汗斑及紫白癜风。   附子 硫黄(各五钱)   共为末,姜汁调,以茄蒂蘸擦三四次全愈。

  • 卷八 卷中·挟食冷物

      脉沉为胃气寒,紧为冷气盛,滑则食不消。其证头痛、发热、呕吐、心下痞,时或腹痛,服丁香丸、来复丹;若冷物不消,荜澄茄散;胃虚者,平胃散、理中丸。

  • 卷八 神方·紫金丹

      此丹补脾肾虚损,活血壮筋骨,治下元虚惫,子宫寒冷,月信不调,脐腹连腰疼痛,面黄肌瘦,泄泻精滑,一切虚损之证。   代赭石(烧红醋淬七次) 赤石脂(制法同) 禹余粮(制法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