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六 卷中·痢疾

  凡人多食生冷,湿热伤其脾胃,致成痢疾。初起服如圣饼子,下积而愈;若无大便,止下赤脓者,乃胃有大热伤血也,宜当归芍药汤、阿胶汤;若下白脓者,乃饮食冷物伤大肠也,服桃花汤、全真丹而愈;若腹痛发热昏睡,六脉洪数,纯泄赤脓,乃热气滞于肠胃也,名疳蛊痢,亦有错服热药而得者,服黄连丸,甚者大通散。(痢疾固当化积清热,香连、承气等方,用果得宜,何尝不应手而愈?若涉脾胃虚寒,经脉内陷,三焦失运而致者,又不可不以温补为要也,盖热药之误,易于转手,凉药之误,救治殊难。虚衷以应,临证误人自少。)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36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2/03/2024
下一篇 04/03/2024

相关推荐

  • 卷八十 神方·消瘿散

      治气瘿多服取效,血瘿不治。   全蝎(三十枚,去头足) 猪羊靥(即膝眼骨,各三十枚,炙枯) 枯矾(五钱)共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饴米糖拌吞或茶任下。

  • 卷三十七 卷中·伤脾发潮热

      此因饮食失节,损及脾胃,致元气虚脱,令头昏脚弱,四肢倦怠,心下痞闷,午后发热,乃元气下入阴分也,服全真丹、荜澄茄散,三月而愈。若服滋阴降火凉药,其病转甚,若俗医用下药,致病危笃…

  • 卷三十一 卷下·乳痈

      良田藏气虚衰,血脉凝滞,或为风寒所客着而成痈矣。若阳明蕴热,亦能成此。先觉憎寒壮热,服救生汤一剂,若迟三五日,宜多服取效。

  • 卷六十二 神方·润肠散

      治老人虚气、中风、产后大便不通。   枳实(麸炒) 青皮 陈皮(各一两)共为末。每服四钱,水一盏,煎七分,空心服。

  • 卷十 卷中·阴毒

      或肾虚人,或房事后,或胃发冷气,即腹痛烦躁,甚者囊缩,昏闷而死。急灸关元一百壮,内服姜附汤、保元丹可救一二。若迟则气脱,虽灸亦无益矣。(审证的确,即当速救,不可因循,致归绝路。…

  • 卷六十六 卷中·便闭

      老人气虚及妇人产后少血,致津液不行,不得通流,故大便常结,切忌行药,是重损其阴也。止服金液丹,久久自润,或润肠丸亦可。又大小便主肾,肾开窍于二阴,能营运津液,若肾气虚则二便皆不…

  • 卷三十五 神方·当归芍药汤

      治中暑下血,血痢腹痛。   当归 芍药(各二钱)   水煎热服。

  • 卷九十三 神方·百花散

      治腿肚血风 疮,小儿蝼蛄疖,或耳底出脓,瘰 痔漏。   川乌五两捣为末。凡一切疮毒,以麻油调涂,湿者干糁,耳中出水吹入,牛马六畜疮皆可治。人家合酱入此末五钱,不生虫蛆。

  • 卷十五 卷下·奔豚

      此由肾气不足,又兼湿气入客小肠,连脐发痛,或上或下,若豚之奔,或痛连外肾成疝气者,服塌气散、茱萸丸、金铃子丸或蟠葱散。(奔豚与疝不同,混淆不得,从小腹而上,抵心者,奔豚也;从少…

  • 卷十八 神方·渗湿汤

      治脾胃虚寒,四肢困倦,骨节酸疼,头晕鼻塞,恶风,多虚汗,痰饮不清,胸满气促,心腹胀闷,两胁刺痛,霍乱吐泻。此药能暖脾胃,辟风寒,祛瘴疫,除风湿。   浓朴(二两) 丁香 甘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