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一 卷中·暴注

  凡人腹下有水声,当即服丹药,不然变脾泄,害人最速。暴注之病,由暑月食生冷太过,损其脾气,故暴注下泄,不早治,三五日泻脱元气。方书多作寻常治之,河间又以为火,用凉药,每害人性命。

  治法,当服金液丹、草神丹、霹雳汤、姜附汤皆可,若危笃者,灸命关二百壮可保,若灸迟则肠开洞泄而死。(脾泄之病世人轻忽,时医亦邈视之,而不知伤人最速。盐商薛汝良,午间注泄,晡时即厥冷不禁,及余诊示已黄昏矣,两手脉皆绝,予曰病已失守,不可为矣。速灸关元,重投参附,竟不能救,先生之论,诚非谬也。)

  【治验】

  一人患暴注,因忧思伤脾也,服金液丹、霹雳汤不效,盖伤之深耳。灸命关二百壮,大便始长,服草神丹而愈。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37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2/03/2024
下一篇 04/03/2024

相关推荐

  • 卷四十一 卷下·吐泻

      小儿吐泻因伤食者,用珍珠散;因胃寒者,用姜附汤,吐泻脉沉细,手足冷者,灸脐下一百五十壮;慢惊吐泻灸中脘五十壮。(人家肯用姜附,小儿亦已幸矣,若灼艾至一百五十壮,以此法劝之,断乎…

  • 卷二十四 神方·黄药子散

      治缠喉风,颐颌肿及胸膈有痰,汤水不下者,用此吐之。   黄药子即斑根一两为细末,每服一钱,白汤下,吐出顽痰即愈。

  • 卷四十九 神方·少阳丹

      能解利两感伤寒、瘟疫瘴气。   硝石 硫黄 五灵脂(醋炒) 青皮 陈皮 麻黄(各二两)为末。先以硝石炒成珠和诸末,米糊丸绿豆大,白汤下五十丸,再以热汤催汗。

  • 卷八 卷中·挟食冷物

      脉沉为胃气寒,紧为冷气盛,滑则食不消。其证头痛、发热、呕吐、心下痞,时或腹痛,服丁香丸、来复丹;若冷物不消,荜澄茄散;胃虚者,平胃散、理中丸。

  • 卷二 序·进医书表

      臣闻医家正道,《内经》为真,《内经》言病最详,而无治病之法,故黄帝又与岐伯撰出《灵枢》,实为医门所最急者也。嗣后,秦越人根据《内经》旨趣,而演八十一难、九针之说,晋皇甫士安采《…

  • 卷四十八 卷下·胎寒腹痛

    藏气虚则生寒,寒甚则腹痛,亦有胎中变寒而痛者。调硫黄粉五分,置乳头令儿吮之即愈。三四岁者,服来复丹。

  • 卷三十五 神方·当归芍药汤

      治中暑下血,血痢腹痛。   当归 芍药(各二钱)   水煎热服。

  • 卷二 卷下·肠痈

      此由膏粱饮酒太过,热积肠中,久则成痈,服当归建中汤自愈。若近肛门者,用针刺之,出脓血而愈。(此证身皮甲错,腹皮急胀如肿,甚者腹胀大,转有水声,或绕脐生疮,若脐间出脓者不治。大法…

  • 卷四十二 卷中·两胁连心痛

      此证由忧思恼怒,饮食生冷,醉饱入房,损其脾气,又伤肝气,故两胁作痛。庸医再用寒凉药,重伤其脾,致变大病,成中满、番胃而死。或因恼怒伤肝,又加青陈皮、枳壳实等重削其肝,致令四肢羸…

  • 卷十七 卷下·骨缩病

      此由肾气虚惫,肾主骨,肾水既涸则诸骨皆枯,渐至短缩,治迟则死。须加灸艾,内服丹附之药,非寻常草木药所能治也,(凡人年老,逐渐矬矮,其犹骨缩之病乎。)   【治验】   一人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