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卷上·扁鹊灸法

  命关二穴在胁下宛中,举臂取之,对中脘向乳三角取之。

  此穴属脾,又名食窦穴,能接脾脏真气,治三十六种脾病。凡诸病困重,尚有一毫真气,灸此穴二三百壮,能保固不死。一切大病属脾者并皆治之。盖脾为五脏之母,后天之本,属土,生长万物者也。若脾气在,虽病甚不至死,此法试之极验。

  肾俞二穴在十四椎两旁各开一寸五分。凡一切大病于此灸二三百壮。盖肾为一身之根蒂,先天之真源,本牢则不死,又治中风失音,手足不遂,大风癞疾。

  三里二穴在膝眼下三寸, 骨外筋内宛中,举足取之。治两目KT KT 不能视远,及腰膝沉重,行步乏力,此证须灸中脘、脐下,待灸疮发过方灸此穴,以出热气自愈。

  承山二穴,在腿肚下,挺脚指取之。治香港脚重,行步少力。

  涌泉二穴,在足心宛宛中。治远年香港脚肿痛,或脚心连胫骨痛,或下粗腿肿,沉重少力,可灸此穴五十壮。

  脑空二穴,在耳尖角上,排三指尽处。治偏头痛,眼欲失明,灸此穴七壮自愈。

  目明二穴,在口面骨二瞳子上,入发际。治太阳连脑痛,灸三十壮。

  腰俞二穴,在脊骨二十一椎下。治久患风腰疼,灸五十壮。

  前顶二穴,在鼻上,入发际三寸五分。治巅顶痛,两眼失明。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40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2/03/2024
下一篇 04/03/2024

相关推荐

  • 卷十二 神方·(神方)姜附丹

      此丹补虚助阳消阴,治伤寒阴证,痈疽发背,心胸作痛,心腹痞闷,喉痹,颐项肿,汤水不下,及虚劳发热,咳嗽吐血,男妇骨蒸劳热,小儿急慢惊风,痘疹缩陷,黑泡水泡斑,脾劳面黄肌瘦,肾劳面…

  • 卷六十八 卷中·淋证

      此由房事太过,肾气不足,致包络凝滞,不能通行水道则成淋也,服槟榔汤、鹿茸丸而愈。若包络闭涩,则精结成砂子,从茎中出,痛不可忍,可服保命丹,甚者灸关元。(淋浊之证,古人多用寒凉厘…

  • 卷三十 神方·华盖散

      治伤寒头痛发热,拘急,感冒,鼻多清涕,声音不清。大能解利四时伤寒,瘟疫瘴气等证。   麻黄(四两,浸去沫) 苍术(八两,米泔浸) 陈皮 官桂 杏仁(去皮尖) 甘草(各二两)  …

  • 卷二十三 卷中·疠风

      此证皆因暑月仰卧湿地,或房劳后,入水冒风而中其气。令人两目壅肿,云头斑起,或肉中如针刺,或麻痹不仁,肿则如痈疽,溃烂筋骨而死。若中肺俞、心俞,名曰肺癞易治,若中脾、肝、肾俞。名…

  • 卷三十一 卷中·暴注

      凡人腹下有水声,当即服丹药,不然变脾泄,害人最速。暴注之病,由暑月食生冷太过,损其脾气,故暴注下泄,不早治,三五日泻脱元气。方书多作寻常治之,河间又以为火,用凉药,每害人性命。…

  • 卷六十五 神方·宣风丸

      治风湿香港脚,走注上攻,两足拘急疼痛,或遍身作痛。   黑丑(取头末,二两) 青皮(一两) 胡椒(二十一粒) 全蝎(二十四枚,去头足)   共为末,蜜丸梧子大。食前,白汤下五十…

  • 卷四十八 神方·珍珠散

      治大人小儿霍乱吐泻。   硫黄 滑石(各二两)   共为细末。每服二钱,白汤下,不愈再服,小儿一钱。

  • 卷三十四 神方·知母黄芩汤

      治伤寒胃中有热,心觉懊 ,六脉洪数,或大便下血。   知母(二钱) 黄芩(二钱) 甘草(一钱)   水煎热服。

  • 卷七十七 神方·槟榔丸

      治小便淋涩不通及血淋、石淋。   槟榔 芍药 苦楝子(炒) 马蔺花(各一两)共为末。每服四钱,酒煎热服。

  • 卷七 卷中·伤风伤寒

      脉浮为风,脉紧为寒,仲景分为两涂,故有麻黄、桂枝之说,此误也。然伤寒乃太阳本气受伤,不可大汗,但服姜附汤自愈,不必穿凿他求,以为精也。(浮风紧寒,古人通论,解肌发表,定法难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