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汗门

  多汗:先泻合谷,次补复溜。

  少汗:先补合谷,次泻复溜。

  自汗:曲池列缺少商昆仑冲阳然谷大敦涌泉。

  无汗:上星哑门风府风池支沟经渠大陵阳谷腕骨然骨中渚液门鱼际合谷中冲少商商阳大都委中陷谷厉兑侠溪。

  汗不出:曲泽鱼际少泽上星曲泉复溜昆仑侠溪窍阴。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6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7/03/2024
下一篇 09/03/2024

相关推荐

  • 卷七·奇经八脉歌(医经小学)

      督脉起自下极腧,并于脊里上风府,过脑额鼻入龈交,为阳脉海都纲要。任脉起于中极底,上腹循喉承浆里,阴脉之海妊所谓。冲脉出胞循脊中,从腹会咽络口唇,女人成经为血室,脉并少阴之肾经。…

  • 卷四·中指取寸

      头部:   前发际至后发际,折作十二节,为一尺二寸。前发际不明者,取眉心直上行三寸。后发际不明者,取大椎上行三寸。前后俱不明者,折作一尺八寸。头部直寸,并依此法取。眼内眦角至外…

  • 卷六·手太阳小肠经

      手太阳经穴主治   《内经》曰:“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又云:“小肠为赤肠。”   胃之下口,小肠之上口也,在脐上二寸,水谷于是分焉。大肠上口,小肠之下口也。至是而泌别…

  • 卷九·东垣针法(聚英)

      东垣曰:“《黄帝针经》:‘胃病者,胃脘当心而痛,上肢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取三里以补之。’脾胃虚弱,感湿成痿,汗大泄,妨食。三里、气冲,以三棱针出血,若汗不减、不止者,于三…

  • 卷四·神应经补泻

      泻诀直说:   宏纲陈氏曰:『取穴既正,左手大指掐其穴,右手置针于穴上,令患人咳嗽一声,随咳内针至分寸,候数穴针毕,停少时,用右手大指及食指持针,细细动摇,进退搓捻其针,如手颤…

  • 卷八·伤寒门

      身热头疼:攒竹大陵神门合谷鱼际中渚液门少泽委中太白。   洒淅恶寒,寒栗鼓颔:鱼际。   身热:陷谷吕细(足寒至膝,乃出针)三里复溜侠溪公孙太白委中涌泉。   寒热:风池少海鱼…

  • 卷四·禁针穴歌

      脑户、顖会及神庭,玉枕、络却到承灵,颅息、角孙、承泣穴,神道、灵台、膻中明。水分、神阙、会阴上,横骨、气冲针莫行,箕门、承筋、手五里,三阳络穴到青灵。孕妇不宜针合谷,三阴交内亦…

  • 卷九·灸劳穴法(聚英);取肾俞法

      灸劳穴法(《聚英》)   《资生经》云:“久劳,其状手脚心热,盗汗,精神困顿,骨节疼寒,初发咳嗽,渐吐脓血,肌瘦面黄,减食少力,令身正直,用草于男左女右自脚中指尖量过脚心下,向…

  • 卷九·取膏肓穴法(医学入门)

      主治阳气亏弱,诸风痼冷,梦遗上气,呃逆膈噎,狂惑妄误百症。取穴须令患人就床平坐,曲膝齐胸,以两手围其足膝,使胛骨开离,勿令动摇,以指按四椎微下一分,五椎微上二分,点墨记之,即以…

  • 卷十·六筋

      手六筋,从大指边,向里数也。   第一、赤筋:乃浮阳属火,以应心与小肠。主霍乱,外通舌;反则燥热,却向干位掐之,则阳自然即散也。又于横门下本筋掐之,下五筋仿此。   第二、青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