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龙汤用药特点和主治病证

”大青龙汤”为仲景《伤寒论》中的一张名方,其方实为麻黄汤倍用麻黄,加石膏、生姜、大枣组成,乃治疗风寒两伤,营卫俱实的良方。仲师云:”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感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浮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润,以为逆也。?’脉浮缓,身不痛,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主之。”然而,本方延用至今,其功能已被后世医家更多发挥。对其现代临床运用的研究也有很大深入,本文在此略作赘述。

1 方名意思

从大青龙汤组成看,它具有麻黄汤和越婢汤的双重作用。既能发散表邪,辛温解表,又可清透里热。辛凉解表,故为治疗风寒两伤,营卫俱病的良方。方中倍用麻黄,使其发汗之力峻猛,使罹患风寒外束,郁热于里,烦躁不宁的患者,得服此药后,能够使表邪郁热得汗出而解,药进身凉,神清气爽,犹如青龙在天,行云布雨,涤除亢热,使万物清新。故而仲景将本方之效喻为青龙在天之功,故《医宗金鉴.删补名方记》解其方名时有语:”名大青龙者,龙兴云雨也。”

2 用药特点

本方为一张发汗力量强峻的方剂,它的配伍及煎煮上均有其独特的特点。

2.1 配伍特点 本方组成药物共七昧即:麻黄18g 桂枝6g 炙甘草 6g、杏仁 12g、生姜9g、大枣12枚、石膏40~80g。其中麻黄用以发汗散寒,解表利尿;桂枝用以解肌祛风水除饮;伍以杏仁降气平喘,宣肺解表;甘草和中益气;生姜、大枣,调和营卫,滋助汗源,使邪去不伤正,因证中见汗不得m,郁热于里之烦躁的症状,故以加辛甘而寒的石膏,清透里热以解其烦。而本方全方奥妙之所在也正是重 麻黄与石膏相配,其原因也就在于外感风寒太重,肌表被困,毛孔闭塞,非大力而不能发其汗,解其表,而郁热在里,已见烦躁,单纯用辛温发汗,容易造成发汗太过,而伤其正气,或者是亢热太甚,汗仍不得出的副作用,所以麻黄、桂枝合用,再配以石膏,始有云腾致雨之象,使郁热得除。

2.2 煎煮法 在仲景《伤寒论》巾对大青龙汤煎煮使用上,仲景强调“先煮麻黄,减二斤,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汗。”而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麻黄中的麻黄碱、麻黄油,有强烈的挥发作用,先煎能使其作用减弱,虽然大青龙汤中麻黄用量颇大,而在先煎情况下,无疑还会使麻黄的有效成份损失很大影响疗效,所以笔者在临床上使用麻黄时并不先煎,为了防止其发汗太过,适当减其用量,疗效也很显着,具体用药如下:石膏先煎10min分钟,再入杏仁、甘草等药物,煎煮10min,最后入麻黄武火煎5min,服药后勿当风,取微汗热退为宜。

3 主治病证

大青龙汤使用至今其临床应用范围已颇广泛,可涉及多种病证,但根据临床所见,其主要脉证是:恶风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烦躁,苔黄,脉浮紧;恶寒发热,无汗,身体疼或肿,苔黄润,脉弦紧。故而但见风寒外束,阳热内郁,或邪盛于表,内有郁热,溢饮,见上脉证者均可应用本方治疗。

4 现代发挥

根据大青龙汤发散风寒,清热散水的功效,后世医家又赋予其新的主治内容,现代应用大青龙汤治疗外感高热、流脑、哮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急性肾炎、无汗烦躁、无汗身痒、溢饮等症均已取得较理想的疗效。这里选择几例比较有代表性的病案略作综述。

4.1 上呼吸道感染 韩某某,男,28岁,上午体温39.5。c,虽值暑但被单裹身后恶寒,肌肤干燥,少汗烦躁,不得眠,周身疼痛,胸口不适,头项强痛不敢转侧,喜热饮而色赤,口淡苔白,脉浮数有力。处方:麻黄 10g、桂枝6g、杏仁9g 甘草6g、石膏 30g、生姜6 大枣12枚,水煎服,当日上午10时服,头汗,下午2时服之,l小时后,汗 病减,夜能安寐,次晨各症消失。

4.2 急性肾炎 计治疗43例,症见恶寒发热,咽喉疼痛,尿少浮肿,血压增高,神疲纳差,查舌苔白腻,脉浮数或滑数,尿常规,蛋白尿(+~+++),潜血(+~+++)或见管型轻度肾功能损害。处方:麻黄 1Og、桂枝 15g,石膏20g 杏仁10g,蜱蜕 10g,地龙 10g,自茅根20g、益母草15g、车前子 15g、大枣6枚,甘草 10g。1剂/d,水煎服,5次口服,2w1疗程。1疗程治愈17例,2疗程治愈20例,有效4例。

4.3 无汗烦躁症 刘某某,女,29岁,夏日冷水洗浴后,每至夏季,身热,无汗烦躁 15a,服清热解毒及养阴凉血药无效,刻诊烦躁不安,口渴喜冷饮,身热溲赤,便黄,查:面赤,体温38.2℃,脉滑,证属寒客腠理,热不得泄,治宜开泄腠理,热不得泄,清透郁热。处方:麻黄 15 g、桂枝10g、杏仁6 甘草6 大枣5枚、生姜9 石膏60g,2剂后周身汗出,头无汗,面部如虫行皮中,麻黄改用10g,继服2剂,体温正常,未再复发。

4.4 溢饮 张某某,女,32岁,患两手臂肿胀沉重疼痛,难于难举,经过咖问得知,冬天刖冷水洗衣物后,自觉寒气刺骨,从此便发现手臂肿痛、沉重、酸楚无力,诊脉时颇觉费力,但其人形体盛壮,脉来浮弦,舌质红绛,苔白,其证属水寒之邪都遏阳气,以致津液不得流畅形成气滞水凝的溢饮证,虽经多次治疗但始终没有用发汗之法,所以缠绵不愈。处方:麻黄10g,桂枝6g、生石膏26g、杏仁10g、生姜10g、大枣12枚,炙甘草6g。服药一剂得汗而解。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39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白发方二十三

    柏树果壳10个,生地10克。上药煎汤代茶饮,每日1剂,连续服1-3个月。

  • 《中草药家庭治疗·常见病》

    本书是东方保健系列中的一册,主要讲述胃痛、眩晕、偏头痛等病中草药家庭治疗的方法。书中对每种病症的基本情况、类型以及家庭调治的验方、食疗方、外用方均作了详细的介绍。全书内容丰富,验方…

  • 蜂胶的作用与功效,蜂胶的副作用有哪些

    蜂胶是人们养生的重要食品之一,它的功效是非常大的。那么大家知道蜂胶的作用与功效,蜂胶的副作用都有哪些吗?以下将为大家一一介绍蜂胶的相关知识。 本文目录 1 蜂胶的作用与功效 2 蜂…

  • 脑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组成】制何首乌20g,大地龙10g,水蛭3g,全蝎3g,僵蚕10g,川芎10g, 葛根30g,生黄芪30g,生地黄、熟地黄各15g,丹参20g。 【用法】每日3次,每次6g,开水…

  • 针灸治疗肥胖症

    当人体进食热量多於消耗量而以脂肪形式储存於体内,而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时,称为肥胖症。计算方法为:(身高CM-100CM)x90%=标准体重,例∶如果你身高158CM,体重70C…

  • 补阴方谈

    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主治:肾阴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消渴,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沉细数等。功用:滋阴补肾。本方是滋补肾阴的代表方剂。左归丸熟地山…

  • 双麻猪肠火锅

    [原料]升麻30克,黑芝麻、菜油、瘦猪肉各100克,猪大肠1000克,猪肾2个,鳝鱼250克,牛环喉、金针菇、土豆、水发木耳各150克,白菜300克,莴笋叶200克,豆瓣酱50克,…

  • 胃部出血良方

    病因:普通人患有胃出血之因,大多是中午饥饿过度,连续有六年时,已到无力忍饥,胃壁已经很薄了,此时遇到劳累过度,或是吃到刺激性的食物,就会有胃出血的病症,此症有根治的药方。药方:(1…

  • 十神汤加减治疗感冒一例

    刘某某,男,30岁,安阳化肥厂工人。1981年7月9日来诊。患者昨晚因乘凉休息过久,而致头痛,头晕,咽痛而干,口苦,因素有慢性阑尾炎,而感到右下腹隐隐作痛。舌红、苔薄白,脉数。此乃…

  • 白果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本文目录 1 白果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2 白果的食用方法3 白果的营养价值4 白果的药用价值4.1 中药白果的药性4.2  白果的食疗偏方5 白果的饮食禁忌6 白果的适用人群白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