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菍根

地菍根
(《岭南采药录》)

【异名】地茄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地稔根(《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来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地菍的根,植物形态详"地菍"条。

【采集】8~12月采收。

【化学成分】含酚类、鞣质、糖类、氨基酸。

【性味】《闽东本草》:"性平,味微甘酸。"

【归经】《闽东本草》:"入肝,肾、脾、肺四经。"

【功用主治】活血,止血,利湿,解毒。治痛经,产后腹痛,崩漏,白带,痢疾,瘰疬,牙痛。

①《植物名实图考》:"治劳损。"

②《岭南采药录》:"治产后腹痛,赤白痢。"

③《闽东本草》:"能止血活血,解毒消疝。治痛经,崩带,血痢,痔瘘,风疹,疝气。"

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涩肠止痢,舒筋活络,补血安胎。治肠炎,菌痢;腰腿痛,风湿骨痛;孕妇贫血,胎动不安,月经过多。"

⑤《福建中草药》:"补脾益气。"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

【选方】①治血崩:地惹根四钱,红酒半斤,炖服。(《闽东本草》)

②治妇人白带,经漏不止:地菍根五、六钱,用猪瘦肉二两炖汤,以汤煎药服。(《江西民间草药》)

③治黄疸:鲜地菍根三两,白茅根一两,白糖一两,甜酒一两。先将地菍根、白茅根煎水,加白糖、甜酒冲服。(《湖南药物志》)

④治痢疾:地茄根一至二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⑤治肾盂肾炎:地茄根二两,淡竹叶块根五钱,车前草三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⑥治疝气:地菍干根二两,龙眼肉、橘核各五钱。水煎服。

⑦治子宫脱垂:地菍鲜根三至四两,红糖少许。水煎冲酒服。

⑧治小儿脱肛、疳积:地菍干根五至八钱,鸡蛋一个。水炖服。(⑥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⑨治瘰疬:地菍根五、六钱,或全草双倍量,用猪瘦肉二两炖汤,以汤煎药服。(《江西民间草药》)

⑩治虚火牙痛:地菍根一至二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⑾解木薯中毒,亦治毒蛇咬伤:地稔根杵烂,冲开水服。(《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44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夜合花_夜合花吃多了有什么影响_夜合花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合欢花、夜香木兰 性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行气祛瘀;止咳止带。主胁肋胀痛;乳房胀痛;疝气痛;症瘕;跌打损伤;失眠;咳嗽气喘;白带过多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

  • 山藿香_山藿香老年人能服用吗_山藿香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血见愁、血芙蓉、野石蚕、野薄荷、仁沙草、苦药菜、假紫苏、皱面草、方枝苦草、肺形草、假午菜、粘毛石蚕、冲天泡、土红苏、皱面风、杰草、消炎草、四方草 性味:味辛;苦;性…

  • 贝子

    贝子(《本经》) 【异名】贝齿(《雷公炮炙论》),白贝(《日华子本草》),白海蚆(《简便单方》),白贝齿(《药材资料汇编》)。 【来源】为宝贝科动物货贝或环纹货贝等的贝壳。 【动物…

  • 貒膏

    貒膏(《唐本草》) 【异名】貒脂(《本草拾遗》),貒猪膏(《食医心镜》),猪獾油(王玷桂《不药良方》),貒油(《纲目拾遗》),土猪油(《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鼬科动物猪獾的脂…

  • 亮叶桦皮

    亮叶桦皮(《四川常用中草药》) 【异名】桦树皮、桦杆树皮(《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桦木科植物亮叶桦的树皮。植物形态详"亮叶桦根"条。 【采集】夏、秋采收。 【化学成分】树…

  • 金刚刺

    金刚刺(《陕西中草药》) 【异名】金刚藤(《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短梗菝葜的根茎。 【植物形态】短梗菝葜,又名:黑刺菝葜。攀援状木质藤本。根茎块状,褐色。枝绿色,具…

  • 慈姑

    慈姑(《纲目》) 【异名】茨菇(《药性论》),白地栗(《本草图经》),慈菇(《滇南本草》)。 【来源】为泽泻科植物慈姑的球茎。 【植物形态】慈姑,又名:藉姑、水萍(《别录》),槎牙…

  • 麒麟尾

    麒麟尾(《岭南采药录》) 【异名】狮尾草(《岭南采药录》),蓬莱蕉、龟背竹(《广州植物志》),羽叶藤、过山标(《广西药植名录》),上树百足、上树蜈蚣(《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

  • 马肋巴_马肋巴是草吗_马肋巴除了凉血解毒还有其他哪些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马力跨、过山龙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凉血解毒;舒筋。主痈肿疮毒;犬咬伤;腰膝酸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裸子蕨科植物尖齿凤丫蕨的根茎或全草。 原形态:植株…

  • 獐髓

    獐髓(《别录》) 【来源】为鹿科动物獐的骨髓或脊髓。动物形态详"獐肉"条。 【功用主治】①《别录》:"益气力,悦泽人面。" ②《纲目》:"治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