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十二刺应十二经论

  歧伯曰:“凡刺有十二,以应十二经。一曰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以治心痹。二曰报刺者,刺痛无常处。上下行者,直内无拔针,以左手随病所按之,乃出针复刺也。三曰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四曰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少深者。五曰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博大者。六曰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七曰输刺者,直入直出,稀发针而深之,以治气盛而热者。八曰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置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九曰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十曰阴刺者,左右率刺之,以治寒厥、中寒厥,足踝后少阴也。十一曰傍针刺者,宜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十二曰赞刺者,直入直出,数发针而浅之出血,是谓治痈肿也。”

  刺宜傍针。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8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7/03/2024
下一篇 09/03/2024

相关推荐

  • 卷十·手法歌

      心经有热作痰迷,天河水过作洪池,肝经有病儿多闷,推动脾土病即除。脾经有病食不进,推动脾土效必应,肺经受风咳嗽多,即在肺经久按摩。肾经有病小便涩,推动肾水即救得,小肠有病气来攻,…

  • 卷一·刺水热穴论

      黄帝问曰:“少阴何以主肾?肾何以主水?”   歧伯曰:“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肺者,太阴也;少阴者,冬脉也。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   帝曰:“肾何以能聚水…

  • 卷三·杂病十一穴歌

      攒竹丝空主头疼,偏正皆宜向此针。更去大都除泻动,风池针刺三分深。   曲池合谷先针泻,永与除疴病不侵。依此下针无不应,管教随手便安宁。   头风头痛与牙疼,合谷三间两穴寻。更向…

  • 卷五·八脉配八卦歌

      乾属公孙艮内关,巽临震位外关还,离居列缺坤照海,后溪兑坎申脉联。补泻浮沉分逆顺,随时呼吸不为难,仙传秘诀神针法,万病如拈立便安。

  • 卷七·十二经筋(节要)

      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趾,上结于踝,斜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侧,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别者,结于腨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侠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

  • 卷三·长桑君天星秘诀歌

      天星秘诀少人知,此法专分前后施。若是胃中停宿食,后寻三里起璇玑。   脾病血气先合谷,后刺三阴交莫迟。如中鬼邪先间使,手臂挛痹取肩髃。   脚若转筋并眼花,先针承山次内踝。脚气…

  • 卷四·生成数(聚英)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   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 卷五·八法临时干支歌

      甲己子午九宜用,乙庚丑未八无疑,丙辛寅申七作数,丁壬卯酉六顺知,戊癸辰戌各有五,巳亥单加四共齐,阳日除九阴除六,不及零余穴下推。   其法如甲丙戊庚壬为阳日,乙丁己辛癸为阴日,…

  • 卷九·捷要灸法(医学入门)

      鬼哭穴:治鬼魅狐惑,恍惚振噤。以患人两手大指,相并缚定,用艾炷于两甲角及甲后肉四处骑缝,着火灸之,则患者哀告:我自去。为效。   灸卒死:一切急魇暴绝,灸足两大趾内,去甲一韭叶…

  • 卷三·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

      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承山配,太冲昆仑穴。   环跳与阳陵,通里并列缺。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   三百六十穴,不出十二诀。治病如神灵,浑如汤泼雪。   北斗降真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