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小儿门

  大小五痫:水沟百会神门金门昆仑巨阙。

  惊风:腕骨。

  瘈瘲,五指掣:阳谷腕骨昆仑。

  摇头张口,反折:金门。

  风痫,目戴上:百会昆仑丝竹空。

  脱肛:百会长强。

  卒疝:太冲。

  角弓反张:百会。

  泻痢:神阙。

  赤游风:百会委中。

  秋深冷痢:灸脐下二寸及三寸动脉中。

  吐乳:灸中庭(在膻中下一寸六分)。

  羊痫及猪痫:巨阙(灸三壮)。

  口有疮蚀龈,臭秽气冲人:灸劳宫二穴,各一壮。

  卒患腹痛,肚皮青黑:灸脐四边各半寸,三壮,鸠尾骨下一寸,三壮。

  惊痫:顶上旋毛中(灸三壮),耳后青络(灸三壮,炷如小麦大)。

  风痫,手指屈如数物者:鼻上发际宛宛中,灸三壮。

  二三岁两目眦赤:大指次指间后一寸五分,灸三壮。

  囟门不合:脐上、脐下各五分,二穴各三壮,灸疮未发,囟门先合。

  夜啼:灸百会三壮。

  肾胀偏坠:关元(灸三壮)大敦(七壮)。

  猪痫如尸厥,吐沫:巨阙(三壮)。

  食痫先寒热,洒淅乃发:鸠尾上五分,三壮。

  羊痫:九椎下节间(灸三壮)又法:大椎三壮。

  牛痫:鸠尾(三壮)又法:鸠尾、大椎各三壮。

  马痫:仆参(二穴,各三壮)又法:风府、脐中各三壮。

  犬痫:两手心足太阳肋户(各三壮)。

  鸡痫:足诸阳(各三壮)。

  牙疳蚀烂:承浆(针灸皆可)。

  遍身生疮:曲池合谷三里绝骨膝眼。

  腋肿,马刀疡:阳辅太冲。

  热风瘾疹:肩髎曲池曲泽环跳合谷涌泉。

  疡肿振寒:少海。

  疥癣疮:曲池支沟阳溪阳谷大陵合谷后溪委中三里阳辅昆仑行间三阴交百虫窠。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5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7/03/2024
下一篇 09/03/2024

相关推荐

  • 卷一·缪刺论

      黄帝问曰:“余闻缪刺,未得其意,何谓缪刺?”   歧伯对曰:“夫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

  • 卷九·壮数多少;灸法;炷火先后

      壮数多少   《千金》云:“凡言壮数者,若丁壮病根深笃,可倍于方数,老少羸弱可减半。扁鹊灸法,有至三五百壮、千壮,此亦太过。曹氏灸法,有百壮,有五十壮。《小品》诸方亦然。惟《明…

  • 卷一·刺齐论

      黄帝问曰:“愿闻刺浅深之分?”   歧伯曰:“刺骨无伤筋者,针至筋而去,不及骨也;刺筋无伤肉者,至肉而去,不及筋也;刺肉无伤脉者,至脉而去,不及肉也;刺脉无伤皮者,至皮而去,不…

  • 卷四·生成数(聚英)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   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 卷二·流注指微赋(窦氏)

      疾居荣卫,扶救者针。观虚实于肥瘦,辨四时之浅深。   是见取穴之法,但分阴阳而溪谷;迎随逆顺,须晓气血而升沉。   原夫指微论中,赜义成赋,知本时之气开,说经络之流注。   每…

  • 卷八·头面门

      头痛:百会上星风府风池攒竹丝竹空小海阳溪大陵后溪合谷腕骨中冲中渚昆仑阳陵。   头强痛:颊车风池肩井少海后溪前谷。   头偏痛:头维。   脑泻:顖会通谷。   头风:上星前顶…

  • 卷一·刺水热穴论

      黄帝问曰:“少阴何以主肾?肾何以主水?”   歧伯曰:“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肺者,太阴也;少阴者,冬脉也。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   帝曰:“肾何以能聚水…

  • 卷五·十二经是动所生病补泻迎随(聚英)

      《内经》曰:『十二经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又曰:『迎而夺之,随而济之。』又曰:『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难经》曰:『经脉行血气,…

  • 卷三·行针总要歌

      黄帝金针法最奇,短长肥瘦在临时,但将他手横纹处,分寸寻求审用之。   身体心胸或是短,身体心胸或是长,求穴看纹还有理,医工此理要推详。   定穴行针须细认,瘦肥短小岂同群,肥人…

  • 卷八·胸背胁门

      胸满:经渠阳溪后溪三间间使阳陵三里曲泉足临泣。   胸痹:太渊。   胸膊闷:肩井。   胸胁痛:天井支沟间使大陵三里太白丘墟阳辅。   胸中澹:间使。   胸满支肿:内关膈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