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间神经痛的中医辨证治疗

梅某,男,46岁,工程师。初诊:1975年2月22日。右侧胁肋疼痛4年多,经地方和部队医院先后检查,均诊断为肋间神经痛,曾用普鲁卡因肋间神经封闭治疗,服解热止痛片和逍遥散、龙胆泻肝汤、一贯煎等方药100余剂,疗效不显。仍隐痛,时刺痛,痛处固定,入夜或贴卧凉席痛势更剧。舌体紫暗,脉沉涩。辨证为寒凝血滞,瘀血入络,用叶天士温通血络法。

当归须10g 赤芍10g 广茜根10g 炒蒲黄(包煎)10g 五灵脂(包煎)10g 丹参10g 桂枝10g 乳香10g 炒小茴香6g 香附炭10g 青葱管3根

二诊:3月1日。进4剂后,疼痛大减,本前方再服4剂。

三诊:3月8日。胁肋隐痛消除,右侧入夜时无不适,但牙龈、口舌生疮疹,用清泻胃热、凉血驱风施治。拟清胃散加味。

升麻4.5g 当归10g 黄连6g 丹皮10g 生地黄10g 神曲10g 炒麦芽10g 僵蚕10g 防风10g 黄芩10g 细辛3g 白芷10g

服2剂后,胁痛未作,牙龈热痛及口舌疮疹亦愈。

按:人知肝脉布胁,胆脉循胁,胁痛多肝胆为病,然施治须药证相符,方能奏效。本例胁痛辨为寒邪深入血络,是因右胁刺痛部位固定、舌体紫暗、脉涩等症为瘀血阻络之据;入夜或睡卧凉席痛势特甚,亦是寒主凝滞、收引之故。叶天士所谓久痛入络即与本病相合。故初诊以温血通络为治,4剂后病势大减。二诊守方重服,右侧胁肋疼痛消除。复因新感风热,加之药性偏温,胃燥复生,出现齿痛及口舌疮疹,给清胃散加清热驱风之品,二剂即平。4年之患,两旬而愈。前医以疏肝、柔肝、清肝泻胆诸法不愈者,药证未符之故。

——本文摘自《宋鹭冰60年疑难杂症治验录》一书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43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400种常用国药养生保健全知道》

    本文目录 1 内容简介2 作者简介3 图书目录内容简介《400种常用国药养生保健全知道(全彩超值白金家庭版)》以明朝著名医学家李时珍著作《本草纲目》为基础,并参考了大量其他古代、近…

  • 肛窦炎方一大黄元明煎

    方名:大黄元明煎【功能主治】功能清热燥湿,活血止痛。主治肛窦炎。【处方组成】大黄20克、元明粉50克、黄连20克、黄柏20克、乳香20克,水煎成400毫升,早晚2次灌肠,每次40-…

  • 千金苇茎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肺粘连

    赵某某,男,25岁,四川名山县红光乡农民。1978年4月4日初诊。自诉:先是咳嗽十余日,继而胸痛,咳则胸痛加剧,于3月22日经医院检查,诊断为左半隔粘连、时已两月,服中西药俱无效,…

  • 补气血类食谱

    一、清蒸人参鸡原料人参15克,母鸡1只,火腿10克,水发玉兰片10克,水发香菇15克,精盐、味精、葱、生姜、鸡汤各适量。制作1.将母鸡宰杀后,退毛去净内脏,放入开水锅里烫一下,用凉…

  • 白血病不宜服用益血生

    在医院住院医师开的药物,不应以西医理论开中药或中成药。整体观、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无有此地理论基础很难保证患者疗效。通常所指“热者寒之、寒者热之”,为每一位临床中医所熟知,从临床…

  • 治雀斑常用的偏方10

    桃花、冬瓜仁各等份。制用法:共研细面,与蜂蜜调匀涂面,日1次。疗效:7-10天消退。

  • 治疗骨折的验方:接骨丹

    象皮(土炒)30g,象牙(土炒)30g,儿茶6g,木鳖子(去油)1.5g,乳香(去油)9g,没药(去油)9g,龙骨9g,五明异9g,木瓜9g,天冬9g,自然铜(醋炒)12g,麝香1…

  • 治疗男性不育的偏方10

    生苡仁30克,滑石20-30克,麦冬15克,虎杖12克,生地、女贞子、茯苓各10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证]精子不液化症。

  • 猪肠汤

    [原料]猪大肠250克,木耳15克,水发海参120克。[制作]将木耳浸开洗净;水发海参洗净,切丝,猪大肠用粗盐一汤匙擦洗净,放入开水中稍烫,再用冷水冲洗后,切段。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

  • 治疗感冒的偏方13

    柴胡、紫苏叶、葛根各9克,黄皮树叶15克,贝母6克。[制用法]水煎服。每日l剂,分3次服下。[适应证]风热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