凫肉

凫肉
(《纲目》)

【来源】为鸭科动物绿头鸭的肉。

【动物形态】绿头鸭,又名:凫(《诗经》),鸫8、沈凫(《尔雅》),松凫(《南越志》),野鸭、野鹜、晨凫(《纲目》),大红腿鸭、凫鸭、大麻鸭、水鸭。
体长约60厘米,嘴呈黄绿色,嘴甲黑色。虹膜红褐色。雄鸟头和颈辉绿色,颈下有一白环。上背和肩暗灰褐色,密杂以黑褐色纤细横斑,并镶着棕黄色羽缘;下背转为黑褐,羽缘较浅。腰和尾上覆羽黑色,并着金属绿光辉。两翅大都灰褐色;翼镜蓝紫色,其前后缘均为绒黑色,更外缀以白色狭边,三色相衬极为醒目。尾羽大部分白色,仅中央4枚色黑而上卷。胸栗色,羽缘浅棕;下胸的两侧、肩羽及胁大多灰白;腹淡灰;尾下覆羽绒黑色。雌鸟尾羽不卷,体黄褐色,并杂有暗褐色斑点。脚橙黄色,趾间有蹼,爪黑色。
栖息河湖芦苇丛中。主食植物,兼吃贝类、蠕虫及甲壳类等。在我国北方繁殖,在长江流域或更南地区越冬。

本动物的羽毛(凫羽)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性味】甘,凉。

①孟诜:"寒。"

②《日华子本草》:"凉,无毒。"

③《饮膳正要》:"味甘,微寒,无毒。"

【归经】《本草求真》:"入脾、胃、肺、肾。"

【功用主治】补中益气,消食和胃,利水,解毒。治病后虚羸,食欲不振,水气浮肿,热毒疮疖。

①孟诜:"主补中益气,消食,消虫,平胃气,调中。又身上诸小热疮,多年不可者,但多食之。"

②《日华子本草》:"补虚助力,和胃气,消食,治热毒风及恶疮疖,杀腹藏一切虫,大补益病人。又治水气浮肿,和五味作粥啖之。"

③《日用本草》:"利水,导热毒,去风气疮肿。"

④《医林纂要》:"补心养阴,行水去热。清补心肺。"

⑤《本草求原》:"益肺胃阴气。"

【用法与用量】内服:煮食。

【宜忌】《日华子本草》:"不可与木耳、胡桃、豉同食。"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146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观音竹_观音竹治疗感冒吗_观音竹治疗乙肝

    基础信息 别名:蛇儿参、水麦冬、骑马参、龙爪参、双肾草、走肾草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补气润肺;化痰止咳;解毒。主病后虚弱;肺热咳嗽;痰喘气壅;白带;虚火牙痛;毒蛇咬伤 生长…

  • 咸虾花_咸虾花的入药方法_咸虾花的药用部位

    基础信息 别名:大叶咸虾花、狗仔菜、鲫鱼草、狗仔花、万重花、牛鞭子草、晴蜓饭、蜂仔草 性味: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清风清热;利湿解毒;散瘀消肿。主感冒发热;疟疾;关痛;高血压;…

  • 香圆子

    香圆子(《江苏药材志》)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香圆的种子。植物形态详"香橼"条。 【采集】10~11月间采收成熟果实,取出种子洗净,晒干。 【药材】干燥的种子,呈扁卵形,长1~1.…

  • 团叶鳞始蕨_团叶鳞始蕨的功效与作用_团叶鳞始蕨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团叶陵齿蕨、鱼眼蕨、螺视蕨、七星剑、月影草、金钱草、田螺掩、高脚假铁线草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主痢疾;疮疥;枪弹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

  • 紫金龙_紫金龙的副作用_紫金龙是中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串枝莲、黑牛膝、川山七、豌豆跌打、大麻药、豌豆七、野豌豆 性味:辛;苦;凉;有毒 功能主治:镇痛;止血;降血压。主神经性头痛;牙痛;胃痛;风湿关节痛等各种痛证;跌打…

  • 朴松实

    朴松实(《陕西中草药》) 【异名】冷杉果、蒲松果(《陕西草药》)。 【来源】为松科植物太白冷杉的果实。 【植物形态】太白冷杉,又名:四川冷杉、松墨、洮河冷杉、川枞。常绿乔木,高达2…

  • 龙爪菜_龙爪菜可以入药吗_龙爪菜的作用与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蕨菜、锯菜、饭蕨、苦蕨 性味:微涩;甘;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利水通淋;驱虫。主热毒疮疡;烫伤;脱肛;风湿痹痛;小便淋痛;诸虫症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

  • 涩草_涩草有哪些好处_涩草有哪些好处

    基础信息 别名:涩叶、锦标草、金线标、锦线镖、红地榆、白斑人参果 性味:涩;甘;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主风热声哑;肺痈;腹痛下痢;妇女白带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

  • 白毛夏枯草_白毛夏枯草的药理用途解说_白毛夏枯草的搭配禁忌

    基础信息 别名:雪里青、见血青、白头翁、退血草、散血草、白夏枯草、散血丹、白毛串、白喉草、四季春草、大叶刀焮草、白调羹、朋花、雪里开花、青石藤、一盏灯、野鹿衔花、天青地红、叶下红、…

  • 马刀肉

    马刀肉(《纲目》) 【来源】为竹蛏科动物长竹蛏的肉。原动物详"马刀"条。 【性味】姚可成《食物本草》:"甘,寒,无毒。" 【功用主治】①《纲目》:"同蚌。" ②姚可成《食物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