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奇经八脉总说·奇经八脉总说

  凡人一身有经脉、络脉,直行曰经,旁支曰络。经凡十二∶手之三阴、三阳,足之三阴、三阳是也。

  络凡十五:乃十二经各有一别络,而脾又有一大络,并任、督二络为十五也。(难经作阴络,阳络)共二十七气,相随上下,如泉之流,如日月之行,不得休息。故阴脉营于五脏,阳脉营于六腑,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入于奇经,转相灌溉,内温脏腑,外濡腠理。奇经凡八脉,不拘制于十二正经,无表里配合,故谓之奇。盖正经犹夫沟渠,奇经犹夫湖泽,正经之脉隆盛,则溢于奇经。故秦越人比之∶天雨降下,沟渠溢满, 霈妄行,流于湖泽,此发灵、素未发之秘旨也。八脉散在群书者,略而不悉。医不知此,罔探病机;仙不知此,难安炉鼎。时珍不敏,参考诸说,萃集于左,以备学仙、医者,筌蹄之用云。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16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10/03/2024
下一篇 12/03/2024

相关推荐

  • 卷一 带脉·带脉

      带脉者。起于季胁足厥阴之章门穴,同足少阳循带脉穴,(章门足厥阴少阳之会,在季肋骨端,肘尖尽处是穴。   带脉穴属足少阳经,在季胁下一寸八分陷中)围身一周,如束带然。又与足少阳会…

  • 卷一 释音·释音

      跷 脚、却、乔、跷四音,举足高也。又跷捷也。   跗 音肤,足背也。   跟 音根,足踵也。   踝 花上声,足螺蛳骨也。   嗌 音益,喉也。   噤 音禁,口闭也。   龈…

  • 卷一 督脉·督脉

      督乃阳脉之海,其脉起于肾下胞中,至于少腹,乃下行于腰、横骨围之中央,系溺孔之端,男子循茎下至篡;女子络阴器,合篡间。俱绕篡后屏翳穴。(前阴后阴之间也)别绕臀至少阴,与太阳中络者…

  • 卷一 阴维脉·阴维脉

      阴维起于诸阴之交,其脉发于足少阴筑宾穴,为阴维之郄,在内踝上五寸踹肉分中,上循股内廉,上行入少腹,会足太阴、厥阴、少阴、阳明于府舍,上会足太阴于大横、腹哀,循胁肋会足厥阴于期门…

  • 卷二 阳维脉·二维为病

      越人曰∶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蓄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也。故阳维起于诸阳之会,阴维起于诸阴之交。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阴阳不能自相维,则怅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又曰∶阳维…

  • 卷一 阳维脉·阳维脉

      阳维起于诸阳之会,其脉发于足太阳金门穴,在足外踝下一寸五分。上外踝七寸会足少阳于阳交,为阳维之 。(在外踝上七寸,斜属二阳之间)循膝外廉,上髀厌,抵少腹侧,会足少阳于居 。(在…

  • 卷二 带脉·带脉为病

      秦越人曰∶带之为病,腹满,腰溶溶如坐水中。(溶溶缓慢貌)   明堂曰∶带脉二穴,主腰腹纵溶溶如囊水之状。妇人少腹痛,里急后重,螈 月事不调,赤白带下,可针六分,灸七壮。   张…

  • 卷一 阴跷脉·阴跷脉

      阴跷者,足少阴之别脉,其脉起于跟中,足少阴然谷穴之后,(然谷在内踝前下一寸陷中)同足少阴循内踝下照海穴,(在内踝下五分)上内踝之上二寸,以交信为 。(交信在内踝骨上,少阴前太阴…

  • 卷二 督脉·督脉为病

      素问骨空论云∶督脉生疾,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女子为不孕、癃痔、遗溺、嗌干。治在骨上,(谓腰横骨上毛际中,曲骨穴也)甚者在脐下营。(脐下一寸,阴交穴也)   王启…

  • 卷二 阳跷脉·二跷为病

      秦越人难经曰:阴络者,阴跷之络;阴络者,阳跷之络。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   王叔和脉经曰:阴跷脉急,当从内踝以上急,外踝以上缓;阳跷脉急,当从外踝以上急…